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退林还耕、水稻上山!3000元改造的高标准农田真的“高”吗?

    2024.01.21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导语: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而耕地则是粮食赖以生存的土壤,因而保护耕地、提高单亩产量、保障粮食质量是重中之重,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是增产保供的途径之一,但是农民却不满意,因为啥呢?

    在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再次提到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道理来讲这是好事无论对国家粮食安全还是农民种地收益的提高都好,然而真的实施的时候却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尤其是一些山区进行的退林还耕、水稻上山。

    高标准农田的“高”是指多方面的,要求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

    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年度任务,重点补上土壤改良、农田灌排设施等短板,统筹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解读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严格耕地用途管控,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完成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的年度任务,抓紧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要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看着数据、要求都很美好,但是实际的情况却并不令农民满意,甚至于说猫腻很多,满意并没有从中得到实惠,主要体现在三点。

    第一、改造之后无人用

    作为平原地区的农民,水系发达,粮食产量较全国平均水平高,但是也进行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是在水利方面,几乎沿着机耕道把所有的农田地头都铺设上了水管,建设了泵房,建成到现在应该超过了6年,然而水泵是一次偶读没有使用过,田间地头的喷头现在早已无踪。

    有专家说全国高标准农田改造多地投入每亩为3000元,目前改造超过12亿亩,农业部长说15.46亿亩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这是超过1.6万亿的投入。然而建成之后没人用,那么这个投入的钱哪去了?

    村子四周都是河流,农民现在的灌溉也是自己拉个汽油泵或者柴油泵浇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并没有给农民带来一点好处,粮食产量没有增加,甚至因为改造施工占用了农田导致一段时间的减产,那么这3000元不如给农民,增加农民收入多好?

    第二、退林还耕无人种

    农民之所以在农田中种树,底层的原因就是种粮不赚钱,同时种粮需要的人力成本太高,所以大部分的农民都出门务工赚钱。要么土地荒着,要么种树卖钱,有选择的话自然要种树了。

    但是却还三令五申要农民只能种粮,不种粮就如何如何处罚,农民也不是傻的,种粮不赚钱宁愿荒着也不会种。而这又开始要求农民退林还耕,这与当年要求退耕还林的都是同一批人。

    第三、水稻上山猫腻多

    其实水稻上山、退林还耕的猫腻有不少,如果真是农民,真的在农村生活都知道目前的山区荒地是整村整村的,很多村子都已经是空心村,除了春节期间有几个人回乡。就连发达的广东地区也是如此,一位女生在春节数了数村子过年时有多少人,最后连自己家总共四户35个人,谁去种不赚钱的粮食。

    但是为何还要推行水稻上山?有网友说这与当下的“土地占补平衡”有关,山下的良田建房子搞工业,然后开垦山上的林地补耕地。

    2023年一号文件说要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实行部门联合开展补充耕地验收评定和“市县审核、省级复核、社会监督”机制,确保补充的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产能不降。

    然而可能吗?相信懂得都懂,这绝对不是3000元就能把原本贫瘠的林地改造成亩产1000公斤以上的高标准农田的,只是为了卖山下每亩数十万良田的土地财政罢了,而这数十万与三千元对比之下,钱哪去了?给农民了吗?

    最后的结果良田没了、产量低了,农民一分好处都没有,能满意才怪!

    单字解释: 退 林 还 耕 水 稻 上 山 ! 元 改 造 的 高 标 准 农 田 真 的 高 吗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