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开国中将吴法宪:89岁病逝后,魂归故里,了却40余年的遗憾

    2024.01.24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一个有期望的民族需要英雄,英雄是一个国家的坐标。回望历史,在战乱年代,很多人为了国家的建设努力奋斗,他们无畏向前,做出了许多牺牲,甚至献出了自己生命。

    在开国将军中,吴法宪的名字格外引人注意,因为他的故事令人动容。戎马一生,在他病逝后,终于魂归故里,了却40多年的遗憾,实现了自己一生中最后的心愿。

    参加红军,战功显赫

    吴法宪的人生与战场的联系很是紧密。1915年,他出生在江西永丰一个普通的农民家中,虽然家境普通,但是他的父亲却十分重视对他的教育,在他很小的时候,他曾经在私塾读书,是当地少数受过教育的人。

    祖父去世后,他被迫辍学回家,1929年,当红军来到他的家乡建设革命根据地时,他的人生就此开始了新的篇章。

    辍学回家后,他没有其他工作,便来到红军这里担任儿童团团长,这一年他15岁。他年龄尚小,却十分稳重。当第一次战斗打响时,他带领儿童团的成员有序地将伤员进行转移,在战斗结束后,因为他出色的表现,他受到了上级的表扬。

    在儿童团的经历让他找到了人生的目标,一年后,他正式参加红军,在红军的队伍中,他继续表现出色,赢得了更多人的认同,此后,上级决定要重点培养他,将他送到学校学习,学校的学习让他懂得了更多东西,也为他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红军长征开始后,他也成为了长征队伍的一员,后来,因为其出色的表现被升任为红二师团总支部书记红二师团成立于1930年,由以前的红四军和红六军合并形成,在革命期间,红二师团参加了很多的战斗,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1934年,红军在取得湘江战役的胜利后,继续向贵州前进,乌江水流湍急,周围都是悬崖峭壁,地势险峻,当红军来到乌江边上的时候,敌人已经提前将所有可以使用的东西都搬走了,面对这样的情况,红二师制定详细的计划,并决定选出18人作为先前部队,之后顺利渡过乌江。

    在这次战役中,吴法宪亲自带领部队冲锋陷阵成功拿下渡口,还将敌人的两个连队打败,战役结束后,在发布的表彰报纸上他的名字位列第一,取得这个成就的时候他只有20岁,可谓是年少有为。

    红军长征结束后,他开始担任红二团的政委,之后他和团长一起带领队伍参加了西征,因为战斗英勇,他在军队中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抗战开始后,吴法宪带领军队来到山东地区。在这里,他奉上级命令发展革命根据地,进入这个地区后,他帮助百姓做了很多的事情,在他的努力下,部队的人数翻了几倍。

    此后,他带领这支队伍在抗日战场上击退了很多的日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抗战结束后,吴法宪被调往辽西工作,在那里工作不长时间他又被调往东北,成为林彪的手下。在辽沈战役中,他带领东北野战军,英勇作战,走在了最前面。

    在当时,解放军虽然人数多,但是武器却和敌人相差很大。为此,吴法宪根据军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新的计划,并根据战场上的变化随时做出调整,在经过长久的努力后,他顺利完成任务。

    此次战争结束后,他没有选择安逸,而是在稍做休息后,又带领部队参加平津战役。平津战役中,他的部队被改编为解放军第37师,这次,他再次展现出自己出色的能力,顺利拿下天津,为天津解放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懵懂的少年到独当一面的战士,吴法宪的半生都在战场上度过,在战场上,他勇敢向前,从不畏惧,作为一个战士他永远冲在最前面,面对不停的炮火,他从来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

    几次战争结束,他用显著的成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虽然战场残酷,但是他却在战场上寻得了一生的伴侣。

    在战场上,与妻子相遇,相伴一生

    吴法宪的妻子名叫陈绥圻,上海人,家庭条件优越。1941年,她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决然地来到苏北参加新四军,在吴法宪所在的政治部工作。在政治部全体工作会议上,吴法宪传达报告,给陈绥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

    不久后,她迎来了加入组织后的第一个任务,在这个任务中,她要负责帮助转移三个孕妇,这个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因为孕妇移动非常困难。努力的人不怕困难,在陈绥圻的努力下,她顺利完成这个任务。

    后来,她因出色的表现被升任为政治部书记,在此时间,她认识了吴法宪,之后两人结婚。因为战争原因,两人相聚的时间短,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两人的感情。

    1968年,两人终于结束异地的生活,这份团聚是非常难得的,两人非常珍惜这个机会,一起努力工作,相互帮助着,共同进步。

    后来,因为丈夫的原因,她被送去劳改,此时她已经55岁了,面对此等境况,她没有抱怨丈夫,而是乐观面对监狱生活。因为会说英语,在空闲时间,她会教别人说英语,这也为她监狱内单调的生活画上了独特的一笔。

    开国中将,晚年入狱

    在授衔仪式上,吴法宪被授予开国中将,在林彪的推荐下,他成为空军副政委,进入空军领域后,他继续努力,并和当时空军司令刘亚楼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刘亚楼去世后,他开始担任空军司令的职位。

    在担任空军司令的这段时间,他一直在为空军的发展四处奔波,之后他来到苏联,和相关的专家进行学习交流,在他的努力下,一年后,空军就在朝鲜战场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吴法宪的前半生可谓是战功显赫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成为空军司令,但是晚年的他却为了自己的利益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吴法宪因为在那十年期间的错误行动被判17年,之后他开始了在狱中的生活,狱中的生活简单枯燥,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10年。1981年,工作人员告诉他上级决定将其保外就医,并将他安排到济南生活。

    在来到济南后,为了避免麻烦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吴呈清,因为很小参加红军,他的生活一直很简单,自理能力不是很好,在女儿的帮助下,他开始学习起如何过好日常生活。

    和狱中生活相比,在济南的生活十分自由,他也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在空闲时间,他会来到街上买菜,时间久了周围的人也都认识他了,会主动和他打招呼。

    此后,他的儿子为父亲买来书法用品,吴法宪得到这些工具后就开始潜心研究起书法来,他的书法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进步,甚至有很多人想要购买一幅进行收藏。

    上个世纪90年代,上级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住宿条件,在晚年他过上了舒适的生活,2004年他因病在济南去世,享年89岁。对在外的游子来说,对家乡的思念永远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对于吴法宪也是,他15岁参加红军,之后他只回过家乡一次。

    那一次因为天气不好,他走了很长时间才回到自己家中,当时他的家乡还比较贫困。因为常年在外,他的父母都已经去世,那一天,他站在父母的墓前久久没有离去。

    在军队中他是出色的战士,但是对于父母他没有尽到自己的孝心,家乡熟悉的一切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但是由于还有事情要处理,他只待了一晚就离开了。这一次回家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回家,因此回家成为他人生中的一个很大的遗憾。

    在他去世后,有很多人前来送行,他生前曾经特意告诉儿女要将自己的骨灰送回故乡,之后儿女完成了他的愿望,了却了他40多年的遗憾,实现了他一生最后的心意。

    从江西永丰走出,再到回到那里,吴法宪的遗愿得到了实现,作为开国中将,他在战场上是很英勇的,但是在晚年的时候,他为了自己的利益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吴法宪因为错误的选择付出了代价,尘封已久的事情,已经不再是政治,而是历史。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吴法宪的功过也交由后人评判。

    单字解释: 开 国 中 将 吴 法 宪 岁 病 逝 后 魂 归 故 里 了 却 余 年 的 遗 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