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摊丁入亩是什么意思

    2024.01.04 | lishimi | 次围观

    1136a15974ab6af124f9dffea2a5f996.jpg
    摊丁入亩是1712年4月4日,由雍正推行的一种税收政策。是康熙皇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的进一步改革和开展。主要内容有4条,1、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2、政府放松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3、各省地方政府,查清各处地亩多少,按亩均摊税赋;4、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也。

    这一制度的实行,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生自由,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开展。赋税规那么的简化减少了官府打马虎眼任意加税的可能。“摊丁入亩”政策有利于贫民而不利于地主,是我国赋税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加强了封建统治,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轻微改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摊丁入亩的施行,直接导致中国人口的爆炸性增长,从乾隆六年(公元1740年)人口打破1亿,到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打破3亿,再到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全国人口打破4亿,占世界人口超40%(1830年全世界人口为10亿),奠定了中国人口大国的根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