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老农开山炸出汉朝古墓,金丝楠木搭建黄肠题凑,墓主却不是皇帝?

    2023.01.18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1979年的江苏高邮天山镇,一群农民正在神居山进行开山作业,准备采一点石头用于生产。一时间,神居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炸石声。然而,当农民们跑到了起爆地一看,不由得吓了一跳,只见这好端端的山地,竟然被他们炸出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大窟窿。

    农民们心情颇为忐忑,没想到这神居山看上去平常,却还有着这么一个山洞。那这个山洞里究竟有些什么呢?

    几个比较精壮的农民大着胆子钻了进去,过了一会儿,农民们脸色发青地跑了出来,告诉围观群众:赶紧上报吧,这不是个山洞,这是个墓地,千万别乱动,这墓可大着呢!

    农民们的说法没有问题。根据后来考古队的测算,神居山上发现的大墓,其木梓面积是长沙马王堆汉墓的18倍,绝非等闲人能用得起的。那么,这个大墓的墓主人是谁?它的里面都有什么宝贝呢?

    1980年,一篇报道轰动了全国,就在这个神居山的大墓中,考古队发现了一座用金丝楠木制成的“黄肠题凑”。它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得最为完整、规模最为宏大的黄肠题凑之一。

    “黄肠题凑”在中国的古墓中,是一个少见的葬式。但是对于通晓汉史的学者来说,这绝对是一个能惊掉他们眼球的名词。因为黄肠题凑在汉代,只有皇帝才有资格使用。

    当然,江苏肯定不可能有汉代的皇帝下葬。但是在西汉时期,如果皇帝允许,一些地方上的刘姓王和大臣也能使用这种葬式。那么,这“黄肠题凑”到底是什么?怎么还用上金丝楠木了呢?

    所谓黄肠题凑,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根据记载,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其在位时的葬制就有“梗枫豫章为题凑”的说法。这个“题凑”,指的是一种天子的外椁室。

    有道是棺椁棺椁,内为棺,外为椁,“椁”就是一个装棺材的套子,起到保护棺材的作用。但这“题凑”可不一样,它不是一个椁套,它是一个“椁室”,是个如假包换的屋子。

    而且,这个屋子不是说砌个墙,夯个土,垒个砖头就行了的,它有着形制的要求,什么要求呢?必须要用木条堆叠而成。注意用词,是“堆叠”,这个椁室的墙壁,不是把这些木条一根根竖着排出来的,而是把木条横着放,与棺材呈垂直方向垒出来的。从外部来看,我们只能看见一块块正方形的木头末端。所以叫做“题凑”。

    而我们在这个神居山汉墓中发现的这个椁室,为什么会叫做“黄肠题凑”呢?因为在汉朝,“黄肠题凑”需要用到的木条,普遍是剥去外皮的黄心柏木,因为其外形金黄,所以被称作“黄肠”。

    对于汉朝的人物来说,死后能以“黄肠题凑”的规格下葬,实在是至高无上的殊荣。除了皇帝以外,只能是极有大功、有声望、与皇帝十分亲近的诸侯王和朝廷重臣,才能值得皇帝动用特权,破格允许其使用这种葬制。其中,臣子里被皇帝批准使用黄肠题凑的,根据史书记载有两个,一个是曾经废过皇帝的霍光,另一个是汉哀帝的男宠董贤。

    所以说,对于外臣来讲,这“黄肠题凑”基本就不用考虑了,想给自己挣一套就得把皇帝给拿下,难度系数实在太高。考古队普遍猜测,这神居山汉墓的墓主人,大概率是个诸侯王。

    不过我们之前提到过,神居山汉墓虽然也用了“黄肠题凑”,但使用的却不是黄心柏木,而是金丝楠木,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神居山汉墓的主人究竟是谁呢?

    经过调查,学者们发现,扬州此地在西汉时期,由广陵国管辖。这个广陵国的延续时间比较长,一直坚挺到了新莽时期。国王也有整整六任,一时间还真有点不好找。再加上神居山汉墓曾经遭到过盗掘,里面的不少文物都受到了损失。一时间,确定墓主人身份的工作遇到了瓶颈。

    但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仔细的勘察,考古队在墓中发现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六十四年”。这下终于有了眉目,他们把目光聚集到了第一任广陵王刘胥的身上。因为此人的在位时间不多不少,正是六十四年。

    老实说,神居山汉墓的墓主人是刘胥,这个推论在考古队内部,支持度一直都很高。那么,这个刘胥究竟是什么人,竟然被如此多的人看好呢?

    刘胥是汉武帝的第四个儿子。按理说,做汉武帝的儿子,实在是个精神压力比较大的事情,毕竟老爹太过强势,常常会把儿子打压得抬不起头来。汉武帝就经常嫌弃作为太子的刘据,性格过于软弱。而刘胥却恰恰相反,他很有精神,而且精神的有点过头了。

    根据史书记载,刘胥这孩子,打小身体条件就嗷嗷好,横跳江河竖跳海,万丈高台脚下踩,个子长得高,人也壮实,力能扛鼎,而且“倡乐逸游”,没事儿就喜欢去野地方玩。在野外碰见了老虎野猪狗熊,别人可能会吓得落荒而逃,但刘胥反倒兴致勃勃地冲上去干架,而且还真的打得过,所谓“空手搏熊彘猛兽”。

    刘胥如此生猛,自然也就注定了,他只要不把自己作死,那以他这个体格,大概率能活得很久。

    果然,汉武帝末年,刘彻一手培养的接班人刘据,死在了“巫蛊之祸”中,而汉武帝已经时日无多,必须要从速从快的,从仅剩的几个儿子中选出储君来。

    而当时,有着继承资格的只剩下了三个人,一个是最年长的儿子,燕王刘旦,但是此人实在太操之过急,汉武帝晚年刚得病就上书请求接管长安城的防卫工作。众所周知,控制首都是夺权的标准流程,汉武帝何许人也,立马就看出来了燕王的心思,当场就把他的继承资格给取消了。

    另一个是做了三十年广陵王,还在活蹦乱跳,跟狗熊野猪对线的刘胥,最后一个就是他年方八岁的小儿子刘弗陵。而汉武帝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立刘弗陵为皇太子。

    原因很简单,刘胥平时恃强任性,为人轻浮,不守法度也就罢了,关键是,他作为一介武夫,一旦登基为帝,必然会继续挑起战事。

    而汉武帝在晚年已经决定修养生息,停止大规模的征战。毕竟,那时候的汉朝已经“海内虚耗”、“天下户口减半”,要是刘胥上位,那汉朝大概率就要被折腾崩溃了。还不如选个可塑性比较强的刘弗陵为储君。而且刘弗陵身子骨也挺结实,应该能活很久吧?

    然而,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因为“身体健康”被指定为皇太子的刘弗陵,在登基做了十三年的皇帝之后就病死了,年仅21岁。对于汉廷来说,一代明君刘弗陵猝然去世是一个噩耗,但更麻烦的是刘弗陵死得实在过早,没有自己的儿子。

    这下,问题可就大条了,世袭制继承法是“兄终弟及”,而刘弗陵却是个小儿子,这么一搞的话,皇位的继承人就立刻出现了一批竞争者:

    本来有一次机会的燕王刘旦因为不服气刘弗陵即位,曾经设坛诅咒过刘弗陵,事发被赐死。因此,第一位自然只剩下来刘弗陵的哥哥,广陵王刘胥。

    不得不说,这位大哥的身体是真的好,把自己的小弟都给熬死了还活蹦乱跳着,而且汉武帝的儿子就剩下他还活着了,属于是资历最老,轮也轮到他了。

    第二位是昌邑王刘贺。刘贺是上一代昌邑王刘髆(音通博)的儿子。刘髆是汉武帝的第五子,虽然他的这个辈分太低,但是架不住四叔刘胥再往前的皇系全都断绝了,不选刘胥的话只能选他。

    而第三位则是这场储君之争的最终胜利者,也是霍光所青睐的刘询。刘询是废太子刘据的孙子,“巫蛊之祸”中,刘据含冤而死,天下百姓都为太子鸣不平,所以将权力还给太子一系也算众望所归,但是在当时的汉朝,除了大权独揽的霍光,是没人敢提这一茬的。

    但霍光仍然坚定地选择了刘询。可能是因为刘询少年曾流落民间,见识到了不少人间疾苦,日后必定是个爱民的好皇帝,也有可能是霍光单纯地想要选个好操控的孩子,方便他继续涉政。总而言之,刘胥又一次与皇位擦肩而过。

    俗话说,最残酷的不是失去,而是得到了再失去。刘胥眼睁睁地看着皇位在自己面前飞走了两次,他的心态也失衡了起来,毕竟,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自己的辈分都是最理所应当的继承人啊。

    被愤怒冲昏头脑的刘胥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也学起了三哥刘旦,在宫中设下了祭坛,诅咒新皇帝刘询,也就是汉宣帝。

    有的人说,刘胥设坛诅咒汉宣帝,是为了把汉宣帝咒死。到时候,汉武帝其他的皇子世系都死绝了,朝廷无人可选,自然只能选他做皇帝。

    但是说实话,这个猜测不太可能。因为当时的刘胥在位已经64年了,虽然史书没有记载刘胥的生年,但这个在位时间,刘胥的年龄有多大可想而知,哪怕真坐了皇帝,又能干几年?所以有些人更倾向于认为,头脑简单的刘胥,可能单纯是被气糊涂了。

    但诅咒皇帝这种重罪,是不可能用一句“气糊涂了”就能糊弄过去的。很快,刘胥东窗事发。而且有关部门还发现,这位这位头脑简单的家伙是真的作死不止,当年汉武帝没有选他,而是选刘弗陵做太子的时候,刘胥就愤愤不平,跟刘旦前后脚的设坛诅咒了刘弗陵。只是汉武帝前脚立了太子,后脚就驾崩了,然后,刘旦的事先爆了雷,当时大家一片忙乱,就没注意这茬。

    连着咒了两代皇帝,这下神仙都救不了他了。于是汉宣帝下令,将他的这位四爷赐死。

    作死作了一辈子的刘胥,终于“求仁得仁”。他对于自己的下场也没多说什么,悔罪认罪的态度非常良好,特意要求薄葬。

    可能不少人会好奇,刘胥是作为罪臣而死的,还特意要求薄葬,那在神居山发现的豪华汉墓怎么会是他的呢?

    其实这个事情也说得过去,汉宣帝为人向来宽厚,对于这个四爷也一直很敬重,知道他心理不平衡,所以网外开恩,允许他继续使用自己的墓葬,再允许他用“黄肠题凑”过一把当皇帝的瘾,还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当然,不知是因为刘胥身份过于敏感,还是因为节省木料,刘胥的这个黄肠题凑用的并不是黄心柏木,而是金丝楠木。

    同时,刘胥做了六十四年的广陵王,一般国王、皇帝即位第二年就可以修建自己的陵墓,六十四年的时间,足够让刘胥修建一座规模庞大又极其完备的陵墓了。

    当然,目前学界对于神居山汉墓的墓主人真实身份,也并没有完全下定论。仍有不少学者认为这个墓地是刘胥的儿子刘霸的。但总而言之,神居山汉墓作为中国目前为止发现最大、最完备的“黄肠题凑”葬式,仍然有无数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

    单字解释: 老 农 开 山 炸 出 汉 朝 古 墓 金 丝 楠 木 搭 建 黄 肠 题 凑 墓 主 却 不 是 皇 帝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