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湖南发现数千枚竹简,内容颠覆历史,专家:别再让秦始皇背黑锅了

    2023.04.28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他在位时统一六国、首创皇帝制度、修建了万里长城,可以说有千秋之功,但后世对秦始皇的争议却比较大,争来争去,就是争秦始皇究竟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原因很简单,秦始皇虽然做出了很大的功绩,但史书上关于秦始皇的很多记载,都提到了他是如何暴虐无道。比如汉武帝时司马迁主持编写的《史记》,就对秦始皇的种种暴行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这里我们只摘取其中一个例子。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

    说这秦始皇出巡,到了古代湖南境内的湘山祠,他刚想过江,却迎头碰上一阵大风,阻碍了他的前进。于是秦始皇问身边人,湘山祠里供的什么神明。身边人告诉他,这里供的是“湘夫人”娥皇、女英二人,她们是尧的女儿,舜的妻子,湘水之神。

    秦始皇觉得是她们作怪,拦住自己去路,于是大发脾气,命令3000个刑徒动手,把湘山上的树全砍了个精光,把红褐色的土地裸露出来。这样做,等于间接除掉了两位“湘夫人”的衣服,谁让她们捣鬼,害自己不能顺利过江呢?

    所谓“赭其山”,在秦朝,囚犯的衣服正是赭色(红褐色),所以秦始皇这么做,也等于把两位湘夫人从神明贬成了囚犯。从这段记载中,秦始皇的暴虐可见一斑,他不仅四处巡游劳民伤财,还十分狂妄,竟对神明做出如此低劣的事。

    但是近年在湖南发现的数千枚竹简,内容却颠覆了历史。这批由岳麓书院收藏的珍贵秦简,共计2174枚,记载了秦代的不少史料,包括《质日》、《为吏治官及黔首》、《占梦书》、《数书》、《奏谳书》、《秦律杂抄》和《秦令杂抄》7大篇目。

    而这批秦简中关于秦始皇的一些记载,与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的相差很大。比如秦始皇对湘山的态度,完全是另一个样儿。秦始皇不但没让人砍树,反倒因为欣赏湘山的秀美,下令保护湘山树林,因此颁布了一篇“秦始皇禁湘山”的诏书:

    “自吾以天下已并,亲抚晦(海)内南至苍梧,凌涉洞庭之水,登相(湘)山、屏山,其树木野美,望骆翠山以南,树木□见亦美,其皆禁勿伐。”需要注意的是,司马迁撰写《史记》,是秦始皇百年后的事情了,对比之下,这批秦简,才是最原始的史料。

    所以很多史学专家认为,秦简的记载比《史记》可信度要高一些。后世撰写的史书,因为种种原因,总会对前朝的一些错处加以夸张化。司马迁是汉朝的史学家,他编撰的《史记》个人色彩非常鲜明,他的内心痛恨暴秦。

    而且,湘山一带,在古代是楚国的旧地,楚人对秦始皇的仇恨是最深的,出现“秦始皇把树砍光”的谣传很正常。所以专家们也呼吁,对秦始皇进行评价时,尽量少受影视剧和惯性思维影响,应当尊重客观史实,别再让秦始皇背一些奇怪的黑锅了!

    单字解释: 湖 南 发 现 数 千 枚 竹 简 内 容 颠 覆 历 史 专 家 别 再 让 秦 始 皇 背 黑 锅 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