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西晋王朝兴亡史:司马氏与曹氏家族的爱与恨

    2022.07.18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都没有逃出这个历史循环。在经历了秦汉时期的大一统后,历史进入了三国时期,再后来三国尽归司马氏,中原大地又迎来了短暂的统一。今天的主角就是司马氏所建立西晋王朝,一起在历史长河中走进西晋王朝的兴与衰。

    司马氏与曹氏家族的爱与恨

    一、托孤大臣司马懿

    若要谈司马氏建立的西晋王朝,则要从三国时期说起。东汉末年军阀四起,州牧割据,中原大地经过一番厮杀后,曹操逐渐统一北方成为“乱世枭雄”。曹操任丞相后,重用司马懿,后来司马懿公开建议曹操称帝,加之屡屡提出高明之见,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在曹操去世后,司马懿帮助曹家料理后事,辅佐曹操次子曹丕继位,使得朝野上下无不肃然。曹丕死去后,司马懿再次接受托孤辅佐曹叡,这时候的司马懿已经官至舞阳侯,是曹魏三大辅政大臣之一,帮助曹家击退孙权、诸葛瑾的多次进攻,并拜为骠骑将军,俨然一副周公在世的形象。但曹家人的的寿命都不太长,司马懿尽心竭力辅佐的曹叡年仅36便去世。史书记载明帝曹叡去世之时,执司马懿之手,说“以后事相托。死乃复可忍,吾忍死待君,得相见,无所复恨矣。”从此可以看出曹家对司马懿是一百个放心,把他当成了“托孤专业户”,同时也能看出此时的司马懿一心为主、诚信辅佐曹魏的心意。

    但历史总是喜欢对人开玩笑。诚心为曹的司马懿遇到了他的劲敌——曹爽。曹爽作为曹魏宗室对司马懿这个外人自然提防,屡屡想要架空司马懿。面对曹爽的步步紧逼,司马懿不再步步退让,最终在高平陵之变中诛灭了曹爽集团,从此走向了他的黑化之路。

    二、司马昭之心

    在经历了一生的政治斗争后,司马懿已是垂垂老矣,如果说他还心存对曹魏心存一私愧疚的话,那他的两个儿子则完全没有这种愧疚感了。司马懿有两位虎子,司马师与司马昭。这兄弟二人都是狠角色,司马师废曹芳立曹髦为帝,在其死后由二弟司马昭继承其兄位,镇守许昌。接下来我们主要说一说这个司马昭。

    其实在司马懿晚年,曹魏的政权就已经落入了司马家族手中。加之司马昭攻蜀战吴,战功赫赫,在寿春之战后,皇帝曹髦甚至要封他为晋公,建立晋国。面对野心膨胀的司马昭,年轻气盛的曹髦有些按捺不住了。甘露五年,年仅20岁的曹髦召集王沈、王业、王经一同议事,他说:“现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一心谋逆,我不能坐等着被他废掉,现在就带你们一同去讨伐他!”三人多番劝解无效,但又惧怕司马昭的实力,于是王业、王沈连忙通知了司马昭。司马昭毕竟久经沙场,怎会怕这样一个黄毛小子,便让贾充率军做好戒备。不久曹髦冲进了司马昭宫邸,士兵将其团团包围,但怯于其皇帝身份,无人在敢向前。这时贾充在一旁煽风点火,太子舍人成济驾马上前,当众刺杀了大魏天子曹髦。

    关于此次弑君,有观点认为是司马昭背地指示的,也有人认为是成济想借机邀功,猜度司马昭的心意。我个人认为,曹髦之死是出乎司马昭意料的,因为后续司马昭大呼“天下人将会怎样看待我呀!”,并且诛杀了成济三族,如果是假装的,这样的行为有点说不过去、况且当时的司马昭多次被加九锡,被必要冒这样的政治风险。但这件事毕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开弑君,表明司马家与曹家的矛盾已经彻底公开,两家由先前的莫逆之交到了现在水火不容的境地,相比这是曹操曹丕曹叡等人万万想不到的吧。

    三、司马代魏

    在弑君后的第五个年头,即公元265年,司马昭病逝,嫡长子司马炎继承晋王爵位,于同年12月,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皇位。从此中国疆域再度统一,西晋走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但是这样一个弑君篡位、得国不正的王朝会带领历史走向何处呢?

    从“太康之治”到“八王之乱”

    一、“太康之治”,短暂繁荣

    在西晋建立之初,晋武帝司马炎还算励精图治。在位期间,他首先缓解社会上存在的与曹魏和汉室的矛盾,让当时贬为陈留王的曹奂载天子旌旗,行魏正朔,给足了曹魏旧势力的面子,同时解除对汉室的禁锢,这些措施对稳定慌乱的民心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广纳人才,发展文化。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很多人才,号称“一左、二陆、二潘、三张”,其中就有写了《三都赋》的左思,人称“太康之英”的陆机。最后,在军事上统一全国。司马炎认识到要想实现霸业,必先统一南北,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西晋灭吴,全国在此回归统一。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西晋逐渐从三国战乱中走出来,出现户口殷实,文化发展的景象,这一时期被人们成为“太康之治”。历史看似已经迈上了正轨,但司马炎的两个致命失误却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灾殃。一是分封诸侯,二是选错了继承人。

    原来,司马炎认为曹魏防范宗室导致了孤立无援,于是在全国大肆分封宗亲,即位之初便分封27人,后来继续扩封,宗室中的诸侯数量增加到了57人。司马炎对于功臣的分封也毫不吝啬,据统计,有五百余人被封为异性诸侯。这位日后西晋内部的不稳定埋下了极大的隐患。其次司马炎在选择皇位继承人上出现了失误:他当时在世的有18个儿子,唯独选了不大聪明的司马衷。对于为何选司马衷继承皇位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觉着司马衷不一定是个傻子,也有人认为,司马炎是看着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聪明过人,心想天下总归是我孙子的,现在将就一时也是值得,于是立了司马衷为皇帝。不管怎样,继承人的问题太过于草率,在司马炎死后,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开始祸乱朝政,搅得上下不得安宁,最终西晋王朝爆发“八王之乱”,战火声中为西晋敲响了丧钟。

    二、八王之乱,走向覆灭

    刚才我们提到,西晋建立之初,司马炎为了巩固统治同时对抗士族势力,大肆分封诸侯。这些诸侯依靠分封食邑迅速有了充足的兵力跟经济实力。司马炎本人才能过人,在他生前尚能控制诸侯,但它死后,整个政局交给了傻儿子司马衷、夜叉儿媳贾南风。在贾南风的挑拨下,以杨骏谋反为由,让楚王司马玮进京诛杀,杨骏无力反抗,被夷三族。此时权力落入汝南王司马亮手中,贾南风又假传惠帝的密令,让司马玮诛杀了司马亮,然后卸磨杀驴,除掉了司马玮。

    就这样,心狠手辣的贾后采取各种手段,让司马家的兄弟自相残杀,整个中原大地再次陷入了战乱之中,参战的还有赵王司马伦等其余八王,他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好生热闹。八王之乱打空了西晋王朝的最后一点国力,让北方的匈奴人看到了可乘之机,于是趁机南下。就这样,公元316年,短暂统一了50年的西晋王朝如流星一般迅速陨落。

    回顾西晋王朝的兴衰历程,让人不得不感慨历史的强大轮回:本来司马氏就弑君篡位、得国不正,纵然前期的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几代人权势滔天,但看看其子孙们的自相残杀,真应了那句老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参考:

    《晋书》《从司马到司马》《资治通鉴》

    单字解释: 西 晋 王 朝 兴 亡 史 司 马 氏 与 曹 氏 家 族 的 爱 与 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