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金寨,大别山红色旅游,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

    2023.07.01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地处皖西边陲的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大别山在这里纵横千里,淮河水从这里穿境而过,这里云山高耸,森林广阔,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境内的天堂寨,以“奇峰怪石、雾涛云海、飞瀑流泉、峡谷龙潭”蜚声中外,有“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之美誉。与天堂寨毗邻的燕子河大峡谷,以“四奇五趣”共同构成了“奇趣相生第一谷”。这里还有淠史杭灌区5大水库之中的梅山水库和响洪甸水库,青山碧水、相映成趣。这些可以说都是金寨县让人流连忘返、心驰神往的旅游亮点!不过金寨还有一个最最响亮的名号,那就是“红色金寨”。

    金寨县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也是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革命的红旗在这里迎风飘扬,屹立不倒。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爆发过著名的“立夏节起义”、“六霍起义”,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地和中心区域。这里是鄂豫皖边区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的主要诞生地,先后组建了11支主力红军,是全国主力红军诞生最多的县,有“中国红军第一县”之称。抗日战争初期,这里是安徽省乃至大别山区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中心。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金寨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

    “金寨儿女多壮志,血沃中华铸丰碑”在那峥嵘岁月中,金寨人民始终发扬“忠诚、奉献”的大别山精神,先后有十万金寨英雄儿女参军参战,大多数人都血洒疆场,为国捐躯。解放后,追认为革命烈士的有一万多人,占安徽省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金寨籍红军中走出了600多位高级将领,其中开国将军就有59位,其中上将1位、中将8位、少将50位,占全国开国将军总数的4%,是“中国第二大将军县”。金寨也因此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

    据统计,金寨县分布保存革命旧址共288处,像革命烈士纪念塔、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红军烈士墓园、洪学智将军纪念碑、金寨县红军纪念堂、红25军和28军旧址等等,这些都是全国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也是了解新中国成立艰难历程和人民军队发展辉煌历史的重要窗口,在这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文化的熏陶,让心灵在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地方受到感触、洗礼和鞭策。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作为安徽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山区县和旅游资源大县,今日的金寨县虽然已成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知名的风景名胜区。但是在这片红旗映红的天空之下,金寨人民依旧继承着革命先烈的遗志,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传统,艰苦奋斗,团结拼搏,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单字解释: 金 寨 大 别 山 红 色 旅 游 被 誉 为 红 军 的 摇 篮 将 军 的 故 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