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赵云公而忘私,一句话得罪了大部分的同僚,下属也很无奈

    2023.05.28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很多深受读者喜欢的角色,比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忠义无双的关云长、智勇双全的赵云、算无遗策的郭嘉、闭月羞花的貂蝉……#赵云#

    赵云,是读者最喜爱的三国人物之一,粉丝或者说人气甚至不低于武圣关羽。

    赵云在追随刘备之后,屡立功勋,多次于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救下刘备或其家人。

    长坂坡,赵子龙在百万军中,杀了个7进7出,拼死救出刘备的唯一儿子刘禅,以及甘夫人;

    东吴施展美人计,把刘备骗到江东和孙尚香完婚,也是赵云见机行事,把刘备带回荆州,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刘备中了曹军埋伏,被高览追杀,几乎陷入绝境,刘备就要拔剑自杀,赵云赶到一枪挑杀高览,保着刘备杀出一条血路。

    刘备伐吴,被陆逊火烧连营700里,大军溃败,还是赵云率军赶到,惊退了陆逊追兵,护送刘备到白帝城休养。

    赵云是一个完美型的将领,忠诚、正直、勇敢、稳重可靠,不骄不躁,公而忘私,基本上没有任何缺点。

    正是这样的性格,让赵云公而忘私,直言不讳,从而得罪同僚,也让下属对他不满。

    刘备夺取益州之后,就想犒劳属下,提议把一些有名田宅分配给麾下文武功臣。

    刘备话音刚落,赵云就站起来反对,建议把那些田宅归还给原主,以稳定成都局势。

    益州既定,玄德欲将成都有名田宅,分赐诸官。

    赵云谏曰:“益州人民,屡遭兵火,田宅皆空;今当归还百姓,令安居复业,民心方服;不宜夺之为私赏也。”

    玄德大喜,从其言。

    刘备一听大喜,当即采纳了赵云的意见,取消了分田分地分宅院的福利,大家空欢喜一场!

    赵云一心为公,为了忠义,为了复兴汉室追随刘备,不计较个人得失,但其他人并没有那么高尚,他们提着脑袋跟刘备干,大部分都是利益。

    到手的鸭子就这么飞了,不怨恨赵云是不可能的。

    赵云这一句话,得罪了其他所有的同僚,除了诸葛亮这种高风亮节之人,其他人肯定会对他不满,坏了大家的财路。

    关羽被孙权和曹操前后夹击,最后兵败麦城,被孙权杀害。

    结义兄弟被杀,刘备悲愤异常,大举兴兵讨伐东吴,想要为结义兄弟关羽报仇。

    赵云反对刘备伐吴,认为当务之急是讨伐篡汉自立的国贼曹丕,而不是东吴孙权。

    刘备表示伐吴是为二弟关羽报仇。

    赵云继续苦谏:“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

    刘备拒绝了赵云的谏言,回答说:“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

    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讨伐魏国,本来形势一片大好,却因为马谡丢失街亭这个战略要地,导致全局崩溃,诸葛亮不得不施展空城计,然后率军退回。

    蜀军损失惨重,唯有赵云所部没有伤亡,而且辎重物品,都没有遗失,这一切都源于赵云独自断后,斩将退敌。

    诸葛亮大喜,命人取金五十斤以赠赵云,又取绢一万匹赏云部卒。

    赵云却拒绝了,理由是此次兵败,大家都有责任,自己不能单独受奖赏赐。

    孔明曰:“真将军也!”遂取金五十斤以赠赵云,又取绢一万匹赏云部卒。

    云辞曰:“三军无尺寸之功,某等俱各有罪;若反受赏,乃丞相赏罚不明也。

    赵云拒绝了诸葛亮给他个人的50斤黄金,也拒绝了赏赐给他部下的10000匹绢。

    在三国这个乱世,当时流通的“直百钱”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绢布就是硬通货。

    一匹绢大约相当于1500文钱,当时一石小米也就200文,一匹绢可以买7.5石粮食,也就是900斤粮食,省着点吃的话,够一家三口吃一年多了。

    10000匹绢的赏赐,对于赵云麾下的普通部卒来说,简直就是一笔横财,这么大一笔钱,被赵云一句话拒绝了。

    他的麾下部卒得知后,只怕会气得捶胸顿足,即便不谈厌恨赵云,但也必定是很无奈——别人家将领想方设法为麾下争取利益,而自己却摊上这么一个大公无私领导,还能说什么呢?

    单字解释: 赵 云 公 而 忘 私 一 句 话 得 罪 了 大 部 分 的 同 僚 下 属 也 很 无 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