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古代打仗谁没败过,为何马谡败了一回,诸葛亮就非得当众杀了他?

    2023.05.1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马谡大意失街亭”是《三国演义》中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情节,马谡主动请缨去守街亭,诸葛亮千叮万嘱,结果马谡还是丢了街亭,最后被诸葛亮下令处伤。说起来有点奇怪,古代打仗谁没败过,马谡才败了一回,还有回旋余地,诸葛亮为啥非得当众杀了他?

    其实诸葛亮一定要当众杀马谡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出于形势的影响。其一,“街亭之战”比较特殊,它发生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期间。古人打仗讲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出征的胜败不仅会影响当前的战局,还会影响到之后军队的士气。

    诸葛亮身为兵家高手,自然明白这个道理。蜀国不如魏国势力大,诸葛亮以弱伐强,本来就需要给手底下的将士们建立信心、鼓舞士气,所以第一次北伐魏国可以说是一场只能胜不能败的战斗。你马谡居然捅了这么大的篓子,把军心都打散了,不杀你杀谁?

    其二,街亭的地理位置的确很新的,根本不容有失。诸葛亮率军攻打曹魏,诈称要从斜谷道攻打郿县,派了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就是为了把魏国大将军曹真引去郿县;诸葛亮自己,就亲自带兵进攻祁山。

    精心布局,原本是胜利在望。街亭虽然是个小地方,但地理位置极其新的,是诸葛亮的一大关键据点。诸葛亮自己说:“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既然派马谡去,就是相信他的能力,谁知道你却辜负了我的信任,诸葛亮也是人,能不大怒吗?

    其三,不杀马谡的害处,远比杀他的害处更大。马谡被害之前,参军蒋琬从成都来到军中,正巧撞见诸葛亮居然要斩了马谡,曾经喝止劝阻过,但诸葛亮怎么说的呢?“若复废法,何以讨贼?”法,就是法度,军队没有严明的法度,肯定生乱。

    马谡之前立了军令状,说自己守不好街亭,甘愿被处伤,既然说出口了,就必须做到。如果不杀马谡,确实可以像蒋琬说的那样留下一个新的的谋臣,但是其他人会怎么想?军令状都可以成为狗屁,诸葛亮以后再也甭想让众人服气了。

    其四,诸葛亮想到了刘备生前的嘱咐。刘备在白帝城病逝前,将蜀国大业交付给诸葛亮,还特意提起过马谡这个人,问诸葛亮对他的看法。诸葛亮的回答是马谡是个能干的人,堪当重任。

    但刘备和诸葛亮看法不一样,他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结果还真就应验了,诸葛亮生平以看人看事精准著称,偏偏马谡演技太好,让“神诸葛”也栽了个大跟头,换成谁,谁不郁闷呢?综上所述,马谡还真是非伤不可了。

    单字解释: 古 代 打 仗 谁 没 败 过 为 何 马 谡 败 了 一 回 诸 葛 亮 就 非 得 当 众 杀 了 他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