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诸葛亮出山的时候,没有任何军政实操经验,刘备何以敢于把实权交给他?

    2023.10.05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三步走”的隆中决策,然后出山辅佐刘备定天下,开始了他的波澜壮阔的一生。刘备如鱼得水,对诸葛亮不但信任,而且重用,初出茅庐的诸葛亮虽无任何军政实操经验,刘备仍然敢于把实权交给他,随着蜀汉事业大发展,诸葛亮的权力越来越大。在初始阶段,刘备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负责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略工作,等到入西川之后,诸葛亮负责镇国家、扶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的工作,刘备登基为皇帝,诸葛亮成为蜀汉丞相,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更是成为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加封武乡侯、领益州牧。

    之所以诸葛亮初出茅庐无任何军政实操经验,刘备仍然敢于把实权交给他,原因是多方面的。

    诸葛亮是琅琊郡阳都人,出生在名门望族。祖父诸葛丰是东汉末年的司隶校尉,地位显赫,父亲曾任泰山郡丞,叔父也是东汉官员。在注重家族门第的时代,祖上的辉煌历史是非常重要的成功因素之一。

    诸葛亮隐居隆中十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日知其所无,在半耕半读的同时,认真研究政治军事,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诸葛亮与荆州知识阶层纵论天下大势,经常把自己与春秋时代的管仲和战国时期的乐毅相比较,认为自己的能力在他们之上,功业也将超过他们,而司马徽、徐庶等知名人士都认为诸葛亮对自己的评语恰如其分,不但不言过其实,而且有些谦虚谨慎了,甚至姜尚张良水平也不过如此,同时大力点赞大力推荐。

    刘备“凡三往,乃见”,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见到诸葛亮,诸葛亮就根据刘备咨询的“欲伸大义于天下”的重要问题,做了一个全面的分析和规划,制定了“三步走”战略,先占荆州,再占益州,最后兵分两路,北伐中原,一统天下。

    刘备集团从此按照《隆中对》决策,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阶段性胜利,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打下坚实基础。

    在出山后的各个历史阶段,诸葛亮业绩非凡,在政治军事经济和高科技研发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没有贪污腐败,没有侵吞国有资产,充分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为了适应北伐战争中的山地作战,研发成功了木牛流马,木牛用于山崖栈道,流马用于山谷水道,同时研制成功孔明灯,用于信息收集和信息传递工作。

    为了提高武器装备的威力,诸葛亮研制成功了诸葛连弩,一发十枝,大大提高了蜀汉军队的威慑力和杀伤力,使曹魏军队闻之色变,常常有恐惧之感在心头,魏国大将张颌就是在木门道被埋伏在那里的蜀汉军队用连弩射杀的。

    在七擒孟获的平南战争中,诸葛亮研发成功了馒头,极大提高了蜀汉军队的后勤保障能力,也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由吃饱到吃好的局面,从此,馒头流行全国,走向世界。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诸葛亮根据气象学研究成果,成功完成了草船借箭、借东风等工作任务,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做出贡献,用博学文化知识舌战群儒,更有出师一表真名世,又根据阴阳五行之术研制成功了八阵图,在同魏军多次阵战中,诸葛亮用八阵图布防,使司马懿屡屡受挫,大败而归,《梁父吟》、《卧龙吟》等篇章,彰显诸葛亮济世为民的风骨和功成归隐的理念。

    以上足以说明,诸葛亮是经天纬地,安邦定国的卓越大才,所以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信任并重用诸葛亮,迅速完成三国鼎立的阶段性目标,白帝城托孤,刘备把大权交给诸葛亮,封诸葛亮为蜀汉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并下遗诏,要求后主刘禅“事之如父”。

    至于诸葛亮没有实现三分归一统的远大目标,主要是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与失荆州、败夷陵、刘关张相继而亡、蜀汉人力财力不足等密切相关。

    单字解释: 诸 葛 亮 出 山 的 时 候 没 有 任 何 军 政 实 操 经 验 刘 备 何 以 敢 于 把 实 权 交 给 他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