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抗战日军番号为何保密?因为只看日军师团番号,就知道什么战斗力

    2022.11.17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在抗战时期中国的新闻报道中,经常会在日军师团番号前面加上师团长的姓名,例如“板垣师团”等。而日本国内的新闻报道在这方面则显得比较混乱,首先在大部分情况下日本报道不会出现“师团”这类的字眼。

    番号不简单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日军出于“保密”的考虑。在抗战爆发前,日军大本营为防止外国间谍通过分析日本国内的新闻报道,从而推测日军各部队的驻地,专门要求媒体进行保密。

    当时日本媒体也有一套独特的番号系统,即用兵团代替“师团”,将联队称为“部队”,中队和小队则称之为“队”。更有甚者,日军的正式文件中,经常将某一师团的番号抹去,直接用一个字代替,如“玉兵团”、“鲤兵团”等。

    其实,中国当时以日军师团长名称代称其部队的方式,日本军队早在“九一八”事变期间就在使用。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越来越多的日本军队在中国战场上遭遇重创。为粉饰这一情况,日本的媒体经常将遭遇重创的部队包装成“以一当十”的敢死队。

    同时,为突出日军指挥官的高明,日本记者通常会用大队指挥官的名字命名某一部队,如“川崎大队”等。而在日军的官方文件中,也采用了这种命名形式,如在诺门坎战役中被苏联红军重创的日军第23师团,就以师团长小松原太郎的名字命名,称为“小松原兵团”。

    不过,随着战争形势的扩大化,日军大本营很快发现用指挥官的名字来命名麻烦颇多。当时在中国战场日军的伤亡很大,许多指挥官或被裁撤或被击毙,因此部队的代称只能跟着变换。面对这种情况,日本陆军专门出台了《1940年陆军动员计划令细则》,详细规定了各部队的代称编号。

    首先,对于师团和旅团级别的部队,统一授予单一汉字的代称,即所谓的“兵团文字符”。各联队、大队的番号,则在师团的符号后面加上3—5位数字组成的编码,作为各部队的“通用番号”。

    “乡土部队”体制

    时间回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日军的兵力一度扩充到76个步兵联队的规模。为增强部队凝聚力,昭和年间的兵役法将日本国内划为16个师管区,每个师管区负责3—4个联队的补充兵员。这样一来,日军各联队的成员大致来自同一地区,也形成了浓厚的地域风格。

    随着日本陆军在中国战场的节节败退,“乡土体制”也遭遇了许多风波。以日军第34步兵联为例,它主要由静冈县人组成,在1937年9月被送至上海参战。两个月后,第34联队就有1248人被击毙。当第一批被击毙的日军遗骸运至静冈县,引起了当地的极大怨愤。

    部队分层次

    国内的媒体在提到日军番号时经常会称“某某甲种师团”。实际上,在日军的具体编制里,不同时期的“甲种”含义也完全不同。

    据资料记载,日本陆军特别喜欢在部队中分出三六九等,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国内就分出了“近卫联队”和“乡土联队”。到了日俄战争时期,日本陆军的师团规模一度增加到21个,为区分这这一情况,日军又设置了“常设师团”的番号。

    抗战期间,日军提出了《1938年度》动员计划,在计划中对师团的性质做了区分。计划提出,将17个常设师团改为“甲种师团”,并以其他师团为骨干,编成13个“乙种师团”。当然,这时日军还未明确区别两种部队在装备上的差异。

    随着中国战况的扩大,日本陆军的兵力逐渐捉襟见肘,许多装备也面临淘汰的问题。因此,1941年11月22日,日本陆军正式将师团划为三等,即第一、第八和第十等(丙种)师团。从具体装备来看,甲种师团和乙种师团均装备齐全,但丙种师团就没有自己的野炮联队和搜索部队。

    虽然“丙种师团”建立的时间较晚,但其并不是日本陆军战斗力最差的部队。1954年4月,为抵抗盟军登陆日本,日军大本营在国内组织了一批本土决战师团。由于缺乏有效的训练,这些师团也被戏称为“急造师团”。

    单字解释: 抗 战 日 军 番 号 为 何 保 密 ? 因 为 只 看 日 军 师 团 番 号 就 知 道 什 么 战 斗 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