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真正让孔融出名的,其实不是因为“让梨”,而是曹丕

    2022.06.18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孔融是大家十分熟悉的古代名人之一,孔融让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孔融不仅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在当时也特别著名。

    孔融到底有多出名呢?据《后汉书》记载,河南尹何进晋升为大将军时,孔融送去了一封弹劾信。何进勃然大怒,想派人暗杀孔融,其中一个宾客劝阻说:“孔文举(孔融,字文举)的名气很大,您若与他结下怨仇,天下的豪杰志士都会远离和背弃您。”考虑到孔融的巨大影响力,何进不但放弃了暗杀的想法,还真诚地邀请孔融前来做官。还有一次,孔融遭到黄巾军围困,情急之下,只好向平原相刘备求救。刘备见到来使,受宠若惊,激动地说:“没想到孔北海(孔融做过北海相,人称孔北海)还知道天下有我刘备?”遂发兵三千前往营救。即使是一代枭雄曹操,表面上对孔融也是恭恭敬敬。

    可能有人会问,孔融是如何出名的呢?在古代,一个人要想出名十分困难,因为那时没有电视机和报纸这些平面媒体,基本上只能靠嘴巴传送。尽管孔融作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孔子的后代,但由于相隔了十几代,他并没有沾到多少光,倒是他少有异才,让人另眼相看。十岁那年,孔融随父亲来到京城,他很想见一见河南尹李膺,而李膺素以倨傲端重自居,不随便接待他人。孔融来到李府,对守门的人说:“我是李大人的世交子弟,请通报。”李膺见到孔融后,奇怪地问道:“你的祖先父辈曾与我有什么关系啊?”孔融答:“我的祖先孔子和您的祖先李老君是师生朋友,那么,我与您是持续了多少代的世交啊?”李膺听后赞叹不已。这时,一个叫陈炜的宾客不屑地说:“一个人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后不一定有什么作为。”孔融应声说道:“听您这话,您小时候一定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宾客大笑不已,李膺说:“你将来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业。”

    当然,真正让孔融名扬天下的还是因为张俭事件。孔融十六那年,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这个人就山阳人张俭。张俭因得罪了中常侍侯览受到官府通缉,张俭与孔融的哥哥孔褒十分要好,便想到这里来避难。碰巧孔褒不在,张俭见孔融年龄太小,不便告知实情,打算转身离去。孔融见状,赶紧说道:“你是我哥哥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有什么困难请尽管说吧。”张俭在孔融的家里住了几天,不知怎么的,这件事最后被官府的人知道了,孔融和孔褒都被抓捕入狱,但在审判时,郡县官吏犯难了,不知道他们谁有罪。孔融说:“是我收留张俭的,应该判我有罪。”孔融的哥哥说:“张俭是来求助我的,弟弟不知情,请处罚我吧!”两人都说得很有道理,官吏不好决断,就去问他们的母亲。孔母说:“家里的事都是长辈做主,应当由我来承担这个罪责。”就这样,一家人争着认罪,官吏更加无法定夺,只好上报朝廷,由皇帝亲断。最终,皇帝释放了孔融,只判孔褒有罪。事后,孔融美名远扬,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

    此外,孔融能够流芳百世,魏文帝也起了不小的作用。魏文帝十分怜惜孔融的才能,他常常感叹说:“孔融的文名足以与杨雄、班固齐名并列。”随后,魏文帝昭告天下,凡有献上孔融文章的人,一律赏以金银绸帛。在魏文帝的推动下,孔融比生前更加出名了。由此可见,一个有才有德的人,即便不做任何宣传,天下也无人不识君。

    单字解释: 真 正 让 孔 融 出 名 的 其 实 不 是 因 为 让 梨 而 是 曹 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