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杀关羽,杀刘备,破曹休,为政四十余年,陆逊为何会被孙权逼死?

    2023.07.11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三国历史里,传奇人物众多。在今天看来,自然少不了赤胆忠心的关公、仁义谨慎的刘备、勇武过人的曹休等等人中豪杰,他们在当时叱咤风云、所向披靡。

    然而当时也有这么一个人物,他一举将这几位英豪击得“元气大伤”,甚至为此丧命。他杀关羽、杀刘备、破曹休,乃至为政四十余年之久。

    这般的能耐过人,这位人物最终却被孙权逼死,这样的结局,难免让人唏嘘一番,而这个人就是陆逊。

    说起这位人物,有关他的故事还真不少,而他的形象在《三国志》、《三国演义》里也都有比较详细的刻画。那这样一位让英雄豪杰都“闻风丧胆”的角色,究竟为何会落得这般凄惨的下场呢?

    陆逊的传奇经历

    陆逊的出身,在今天看来其实并不低。他所在的家族,是当时江东颇有名望的四大家族之一——陆氏家族,而他的祖父和父亲也都担任着重要官职。

    不过陆逊并非家族嫡系,并且他少年时候就不幸遭遇父亲的离世,而只得跟随祖父在其官职所在地庐江读书。

    而后来孙策攻克庐江,在这场战乱里,陆逊的祖父,包括陆氏家族的众人大都不幸身亡,只剩陆逊的从父陆绩来支撑门楣。

    再后来孙策离世,孙权就开始广纳贤才,陆逊也把握住机会,顺利成为了孙权集团人士。在跟随孙权的这些年里,陆逊做出过不少成就。

    他当过文秘、做过县令,并且心中深怀大义,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灾民,所以也广得民心。

    他平定多起叛乱,并且因此得到了孙权的关注,孙权甚至将自己的侄女许配给他。自此以后,陆逊成为孙权身边的近臣,在诸多事情上都为孙权出谋划策。

    后来陆逊做了一件事,让众人都“大跌眼镜”。

    219年,孙权攻打合肥,关羽趁此机会发动襄樊之战。但他不知道,孙权和吕蒙此时正密谋对抗他的计划。这个时候因为水灾的原因,关羽立下大功,于是吕蒙就好一番“称赞”,赞得关羽有些许“飘飘然”。

    后来吕蒙为了不让关羽看出端倪,所以称病暂避,这时候陆逊出场了。他知道关羽此时正得意于自己的功绩,所以对他没有防备,再加上吕蒙的举荐,陆逊代替吕蒙成为偏将军。

    陆逊旋即致信关羽,又是一番“吹嘘”夸赞,关羽见此不屑一顾,完全放弃对东吴的戒备。

    更要命的是,关羽在此刻因为心浮气躁,与部下产生了矛盾。部下生出异心,他自己尚且无从得知,而陆逊却对此了然于胸,此时陆逊看准时机,上报孙权发兵出动,关羽一世英名,终而败于陆逊手下,被人斩首。

    此时的刘备,惨损一员大将。后来刘备称帝后,不顾众人劝阻,一意孤行想要讨伐吴国,并且亲自领兵前进。

    而此时的孙权仍然派陆逊前往抵御。不过陆逊没有主动进攻,他先是主动后退,以此来让对方深入腹地,与此同时,他“暗搓搓”地养精蓄锐、集中军队力量,延长对方战线。

    刘备此刻难以忍受战事的僵持不下,一心击败敌军。他开始了多方位主动进攻,而此时的陆逊面对这种情况,却不慌不忙,表示要“静观其变”。

    这场战事持续了很久,一直到刘备大军开始稍显懈怠,陆逊才突然下令开始反攻。

    因为出师不利,所以陆逊改选火攻的方式来对抗刘备。不得已之下,刘备只得节节败退,当时为刘备驻守各方的兵士,各个被击破,刘备也只能逃离战事,一时间军队损失惨重,伤亡者不计其数。陆逊因此备受孙权的重视,加官进爵。

    再后来到了黄武七年,陆逊又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破曹休。曹休是曹操的从子,曹操一度对他视如己出,甚至称赞他为“此吾家千里驹也”。

    然而就在这一年,他受到吴将周鲂的欺骗,认为周鲂真心实意归降,所以对吴国开展讨伐。

    在这场战事里,陆逊统率军队,甚至百官都朝陆逊下跪,开始攻打曹休。曹休虽发觉,但他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最终在石亭被吴军击败,不久后忧愤而亡,而他在战事里携带的兵马也被陆逊一行人缴获。

    这种种功业,使得孙权愈加关照陆逊,他甚至让陆逊辅佐太子。不过陆逊显然也没有辜负孙权的重视,他直言上谏、随机应变,最终成为将相。

    陆逊的悲惨结局

    虽说陆逊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但他的结局也实属悲凉。他的死也偏偏和曾经那个一度提携他的人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他是被孙权“逼死”的。

    陆逊生前身居高位,可以说备受大众瞩目,然而“高处不胜寒”,正是这样的辉煌,反而让他的结局凄惨。当时的门阀家族势力强大,而陆逊凭借一己之力,将整个陆氏家族发扬光大。孙权不得不思考这其中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当时陆逊偏向于让太子孙和继位,而孙权偏偏想要孙霸取而代之,正是因为如此,陆逊不小心卷入了这场政治斗争。

    陆逊是个执着的人,他屡屡进谏,想让孙权改变主意。但孙权始终对此不理不睬、不屑一顾。而后孙权对陆逊起了疑虑之心,赐死相关人员后,他又对陆逊大加谴责,甚至这个时候,陆逊也被人称为擅自打探机密之人。陆逊苦于无以倾诉,最终忧愤不平、含恨而亡。

    后来陆逊身死之后,他的儿子陆抗承袭爵位。当时陆逊的罪名已经被洗清,孙权面对陆抗之时,难掩悲色,声称自己因听信谗言,有所后悔。所以最终追谥陆逊为昭侯。

    陆逊的一生,杀关羽,杀刘备,破曹休,甚至为政四十余年,始终忠贞不变,然而结局却戏剧性地被曾经提携自己的圣主孙权所逼死。

    其实在今天看来,孙权当时完全不必将事态想得如此复杂,然而站在当时的角度,孙权也难免会思虑诸多。他对陆逊乃至整个陆氏家族的态度,或许有刻意的打压,又或许本就无意。真真假假,如今也不得而知。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陆逊曹休

    单字解释: 杀 关 羽 杀 刘 备 破 曹 休 为 政 四 十 余 年 陆 逊 为 何 会 被 孙 权 逼 死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