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李陵投降匈奴后,被迫娶了个匈奴公主,繁衍出1个强大的草原民族

    2022.12.17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唐朝最强盛的时期,不仅国内一片繁华的景象,在国际交流中也是“番邦来朝”。当时作为亚洲第一大国,隶属于唐朝的属国是很多的,如朝鲜、倭国、吐蕃、回纥等。

    这些属国在当时是比较大的民族,因此也更为人所知一些,但是要论起亲缘关系,还属黠戛斯这个属国更为亲切。这位黠戛斯这个民族被传说是李陵的后代,这也是他们与李唐亲近的原因。

    后来也从多方资料中证实了,李陵与黠戛斯这个草原民族确实有着非常深的关系。不过这一切还得从隋朝时期出征匈奴那段往事开始说起。

    出征匈奴

    李陵是西汉时期的名将李广的长孙,身为将门之后,他从小就善于骑射,并且颇具仁爱之心,对将士们都以礼相待,因此在军中颇有名望。汉武帝觉得他承继了李广将军的风范,对他特别看重。

    那时候匈奴是西汉的一个劲敌,强大的匈奴成为掣肘西汉的一根钉子,西汉与匈奴也是多次交战。天汉二年,汉武帝命李广利">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去征战匈奴,而李陵则负责押运粮草。

    但李陵不想做后勤部队,只想独当一面,于是他向汉武帝自荐说要去兰干山的南边去分散匈奴单于的主力部队。最终汉武给了他五千的步兵,随后李陵率兵从居延出发,行军一个月后抵达浚稽山。

    在浚稽山上,李陵与匈奴展开了一场血战。此时匈奴单于率领三万骑兵将李陵他们包围在此处,而李陵手中只有五千骑兵。虽然人数悬殊,但李陵手下的都是精兵,以一挡十。

    因此前期混战之中,李陵还是占上风的。匈奴欺负他们人少,没有任何排兵布阵就命人往李陵的阵营这边冲,但却被李陵他们给打得节节败退。

    这时单于才知道对方不好惹,遂派出左右贤王的八万骑兵前来围剿李陵。

    李陵一边打一边向南走,没想到几天后却被围困在一个山谷中。连日的苦战使得他们伤兵累累,已经没有一个完好的人。然后他们在向南突围的时候又斩杀了匈奴三千多人。

    此时的匈奴非常震惊,上万的部队居然打不过汉军的几千人,后来他们觉得在恶战下去对自己没什么好处,于是准备撤退。可就在这时,李陵军中一名军侯叫管敢,他临阵叛逃到了匈奴的军营。

    他将李陵军中的情况都告诉了匈奴单于,使得李陵残余部队在最后被围追堵截,李陵没有后援,孤军奋战到最后一刻被匈奴单于俘获。

    在匈奴建树

    李陵虽然没有选择战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但他作为汉人的气节还是有的。匈奴单于知道他是李广的孙子,对他礼遇有加,几次让他加入匈奴,但是他却一直没有下定决心。

    直到汉武帝诛杀他们全家的消息传来,李陵才感到什么叫心灰意冷。原本汉武帝对李陵血战匈奴是嘉奖的。可一年后汉武帝派遣公孙敖去迎接李陵回朝的时候,公孙敖误将在匈奴练兵的李绪看成是李陵。

    于是便回朝报告给汉武帝。汉武帝大怒之下就下令杀了李陵全家老少。直到有使者来到匈奴见到了李陵,他责问使者为何皇帝要杀他全家,使者才道出实情。

    李陵当场大呼:“那个练兵的是李绪,不是我”。但已经晚了,他的家人已经被杀死。

    李绪原本是汉朝的塞外都尉,后来投降了匈奴。此刻因为李绪而使得李陵的家人遭遇灭顶之灾,后来李陵派人刺杀李绪给家人报仇。从此以后,李陵才正式投降匈奴。

    单于非常欣赏李陵的勇敢,于是便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给了他,并且还封他为右校王,李陵凭借着这层关系,成为了匈奴王朝中的贵族。

    汉昭帝继位之后,大将军霍光等人曾与李陵交好,他们曾派使者任立政前往匈奴想要迎接李陵回朝。

    任立政是陇西人氏,与李陵算是老乡。此次他出使匈奴就是想带李陵回去。在宴席上,任立政与李陵寒暄了几句,字里行间都在表示只要李陵肯回归汉朝,富贵自然不用担心。

    但此时的李陵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胡服,又摸了摸自己匈奴的发样,感慨道:“回去是很容易的事,但只怕回去后再次蒙受耻辱,大丈夫不能反复无常”。

    李陵心中虽然对故国仍然有着向往,但他如今在匈奴也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况且匈奴单于对他也不错,自然不会再想要回去,毕竟他的家人是死在了汉武帝的手中。

    就这样李陵拒绝回到中原,他一直生活在匈奴这片草原上。他与匈奴公主婚后也孕育了许多子女,匈奴单于让他管辖坚昆一带,李陵一直到去世都居住在此处。

    黠戛斯一族

    黠戛斯一族地处回鹘西北,是隋朝时期就繁衍起来的西北草原民族。后来他们被匈奴征服,正式纳入匈奴的属国范围。李唐灭掉汉朝建立唐朝之后成为东方实力大国,因此四方的民族都来朝拜。

    公元684年,四面八方的朝贡团进驻长安前来称臣,其中有一个非常特别的使团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这是许多长安人都没见过的民族,他们就是黠戛斯一族。

    黠戛斯在酋长长失钵屈阿栈的率领下,带着土特产来到长安朝拜,当然他们此行除了向唐朝称臣朝贡之外,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认亲”。

    酋长自称是李陵的后裔,与唐朝的国君是血脉相连。这个说法太有趣了,唐朝皇帝没想到自己还有一个外国的亲戚。于是便开始追溯这个黠戛斯的来源。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黠戛斯都是红色头发、绿色的眼睛,长相都是外国人的特征,然而这个酋长带来的人却是黑头发黑眼睛,跟中原人有着极高的相似度。

    他们居住在坚昆一带,这个地方正好是黠戛斯的古称,而当时李陵投降匈奴并迎娶公主之后,就一直管辖着这一带,因此他们是李陵后代的可能性很大。

    李陵是李广的孙子,而李唐的皇帝也自称自己的李广之后,这样算下来这群黠戛斯跟李唐还真是有血缘关系的。得知来龙去脉之后,黠戛斯也得到了大唐皇帝的厚待。

    黠戛斯的酋长也表示愿意归顺与唐朝,随后唐太宗便在黠戛斯设立了都督府,此后的百余年内,黠戛斯与唐朝的关系一直都很好。

    而黠戛斯也是唐朝最为信任的番邦,在多次唐朝打击突厥的行动中,黠戛斯都竭尽全力地参与和支持,兴许也是源于血缘关系上的亲近。

    单字解释: 李 陵 投 降 匈 奴 后 被 迫 娶 了 个 匈 奴 公 主 繁 衍 出 个 强 大 的 草 原 民 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