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被皇帝赐自尽后,能不能跑路?

    2022.05.2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被皇帝赐自尽后,能不能跑路?

    当然可以啊,你只需要手撕传圣旨的小太监,抢了他的拂尘,然后用灭绝师太独创的打狗棍法,消灭门前的御林军,最后骑马冲进皇城篡位夺权。

    一般情况下,赐死是皇帝对大臣的恩典,兼具“礼”与“刑”,让你体面地来体面地走,而且这个一般人还享受不到,怎么也得是皇亲国戚或有功之臣。

    如果赐死时不乖,派去的御林军会帮你体面,但这个体面就变味了,好点的按原先方案整死,不好的直接酷刑招呼,或者株连和连坐,让你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

    古代赐死的花样很多,比如先秦赐剑,让罪臣找个僻静的地方抹脖子,白起、伍子胥都是这样死的。秦始皇一统后,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在这种制度下,臣子更加不敢反抗,因为自己死了,家人还能保全,子孙还有机会。

    到了汉朝时期,有明诏赐死和暗示赐死等形式,不管怎么装傻,总会有一种适合自己,聪明人都会主动接受。

    东晋刘彧病重后,为了给小儿子铺路,开始大开杀戒,作为外戚的王彧成为首选,因为他们不仅名字相同,老王还是国舅,这个威胁太大了。

    刘彧派人给老王送去手诏,大致内容是:“我说不出来你有啥罪,但我一个人死实在不放心,你先去探探路。”手下都劝王彧谋反,但老王是个明白人,深知如果自己不乖乖受死,全家百余人都将难以幸免,写了封感谢信后,拿起毒药一饮而尽。

    那有没有不肯死的?你别说,历史上还真有人这么干过,北魏孝文帝的皇后冯氏是个狠女人,出轨、逼公主出嫁、画小人诅咒皇帝,这些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她全干过。

    事情败露后,孝文帝虽然伤心,但还是给她留足了体面,允许冯氏死后和自己合葬。当王爷带着毒酒到达废弃的庭院,冯氏不肯就范,边跑边叫,最后一群人把她按住,强行灌了下去。

    汉文帝想赐死亲舅舅薄昭,但碍于权势、名声以及母亲的干涉,无法直接下达诏令。于是文帝用了个损招,安排公卿大臣到薄昭家蹭吃蹭喝,然后劝他自杀,薄昭又不傻,肯定不愿意接受。

    文帝紧接着派群臣换上丧服去薄昭家门口哭,一边哭一边喊着来生再见,让薄昭社会性死亡,通俗点说就是恶心死你,最后薄昭选择了自杀。

    所以赐死并不是想象中得那么简单:“皇帝提前通知你或者直接扔一道圣旨过来,死不死可以自己决定”,那样确实有机会逃跑。

    然而事实上,“送葬团”各项设施完备,计划周全,足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只有体面地死,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

    单字解释: 被 皇 帝 赐 自 尽 后 能 不 能 跑 路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