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甄嬛传33:安陵容见浣碧第一眼,为何问她是不是甄嬛的妹妹?

    2024.04.06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回看甄嬛入宫前的这一段,才发现有许多细节值得注意考究。

    首先,安陵容、甄嬛、沈眉庄三人入选成功后,便回了家。这一安排实际在之前选秀的时候姑姑早已说过。

    不留用,就撂牌子赐花归府;留用,选中了或当场指婚给哪位宗亲,福气更大的,成了宫里头的小主,先暂居本家,等着册了辈分,选吉日入宫。

    也就是说,成为小主之后,要暂居本家,这期间等待册了辈分的圣旨,选吉日才能入宫。

    沈眉庄家里有权有钱,京城应该是有房产的,之前入宫选秀,也是早早来适应了几天调整好状态备考的,相较之下,安陵容则是当天风尘仆仆地赶到。

    所以入宫前,安陵容受甄嬛之约,来甄家暂住。

    当时流朱还说去客栈接安陵容的时候,那老板以为安小主奇货可居,硬是不让她走,结果被她好一顿吓唬,给打发了。

    流朱的说法算是比较给面子的,安陵容自己也说,那老板总说她们连赏钱都打发不出去,不给走呢。

    回到安陵容坐轿来到甄府的那一幕。

    流朱去接安陵容,浣碧在府前等候,安陵容刚下轿子,看到的便是打扮华丽的浣碧。可这一点并不足以让她说出,“这位姐姐是甄姐姐的姐妹吗?”这样的话。

    一则流朱也是甄府的丫鬟,打扮的就不是这么华丽,二则府内的小姐,像甄嬛,就没有亲自出门去迎接,所以让谨慎的安陵容能够问出这样的话,可能第一反应是浣碧的容貌与甄嬛长得很像。

    浣碧听到安陵容这么问,第一时间并没有否认,而且表情很耐人寻味。反而是流朱先解释的,说浣碧和自己一样,也是小姐的贴身丫鬟。

    这也给后面甄远道透露浣碧是甄嬛的妹妹做了铺垫。而浣碧的表情,也表明了她心里应该是知道自己的身世的。

    包括后面浣碧问流朱小姐要进宫,她跟不跟着去,流朱就说小姐去哪我去哪。可流朱反问浣碧,浣碧却说她们要是都走了,谁来伺候老爷,还有夫人啊。可是甄府这么大,哪里还找不到几个丫鬟伺候老爷夫人,这根本就不是她们该操心的事情。可见,浣碧从开场就知道自己的身世。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在入宫选秀时,安陵容遭欺负,甄嬛挺身相助,几人也不问对方年纪,都以姐姐来称呼对方,可见,姐姐当时是个尊称,而且年纪随便问可能是不大礼貌的。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她们当时是萍水相逢的,有可能此后都不一定再能见到,于是也就不轻易问年纪了。

    安陵容进了甄家,进门同甄嬛打招呼,说,“陵容与姨娘在京中无亲无友,幸得姐姐。”

    甄嬛极会接话,“现下到了这里,可不是有亲有友了。”

    陵容说因为有了甄嬛,才得以在京中有个安身之地,此恩此德她无以为报。甄嬛又说妹妹不必客气。

    这么看来,前面她们姐姐妹妹的称呼,几乎是在乱用。

    于是甄嬛终于也忍不住问了,还用了冒昧一词,并先将自己的生辰告知:“冒昧问姐姐一句,姐姐是几月里生的,我今年十七,四月十七的生日。”

    安陵容回答,“我今年十六,二月初九生的。”

    两人这才固定了姐姐和妹妹的称呼。

    另外,太监来宣旨入宫的时候,宣旨甄嬛的时候,安陵容和萧姨娘是一起跪的,而宣旨安陵容的时候,甄家却没有跟着一起跪。

    太监介绍教导礼仪的芳若姑姑,安陵容还愣着,浅摆着小主的谱的时候,甄嬛已经立马上前行礼并说“姑姑安好。”

    这时公公就夸甄嬛,“好伶俐的小主啊,甄大人好教养。”又说起刚刚领着另一位教养姑姑去夏常在家,看了好大的脸色。

    芳若姑姑给两位小主请安,这次安陵容学到了,正想上前扶,但甄嬛不仅快她一步,嘴上也快,一边说一边扶,大方有礼,让人舒服:“姑姑身份贵重,在教导礼仪期间不必行大礼,我怎敢受姑姑的礼。”

    芳若姑姑自然对甄嬛很有好感。

    另一边,甄嬛的母亲已经拿了银票放在公公手上,“公公辛苦了,这几日天还有些热着呢,劳烦公公走这一趟。”

    这一切安陵容都看在眼里,但无可奈何。

    她既没有帮忙打点的老妈,也没有有权势的老爹,甚至连身边的帮忙的萧姨娘,都不像人家府内的丫鬟那样有眼色和见识,只能尬看着干笑。

    单字解释: 甄 嬛 传 安 陵 容 见 浣 碧 第 一 眼 为 何 问 她 是 不 是 甄 嬛 的 妹 妹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