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98、历史上第一个被废的皇太子,因为其母不懂事

    2023.03.1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汉景帝立的第一个太子,名叫刘荣,但没过几年,就把他废了。刘荣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废的皇太子。刘荣被废,不是他自身的问题,而是由于他的母亲不懂事,不会处理关系,得罪了汉景帝,因而祸及到他。

    《汉书》记载,刘荣的母亲叫栗姬。栗姬是齐国人,在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来到他身边。栗姬十分俊美,又活泼可爱,汉景帝一见倾心,日夜缠绵,如漆似胶。栗姬接连为汉景帝生了三个儿子,汉景帝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前三个都是栗姬生的,可见她受宠之深。

    景帝四年,汉景帝立栗姬的长子刘荣为皇太子。当时薄皇后还占着位子,没法封栗姬为皇后,但母以子贵,儿子当了皇太子,母亲自然尊贵无比。此时,栗姬在宫中地位很高,没有任何嫔妃能够超过她。

    然而,栗姬却有三大弱项。一是政治上幼稚,不知道宫廷斗争十分凶险。她认为儿子的太子之位已是事实,不容动摇,不懂得如何保护儿子,更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二是感情上糊涂,不知道皇帝并不专属她一个人。皇帝可不是一般的丈夫,不能按正常的夫妻关系来对待,要求皇帝感情专一,无疑是痴人说梦。栗姬不懂这些,见汉景帝找别的女人,她就受不了,经常吃醋妒忌。三是性格上任性,不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栗姬性情耿直,表里如一,不怕得罪人,而且常常意气用事。在宫廷复杂的环境中,这样的性格,终究是要吃大亏的。

    栗姬第一个得罪的,是汉景帝的姐姐长公主。长公主名叫刘嫖,是一个圆滑而有心计的女人。刘嫖知道汉景帝好色,为了讨好弟弟,经常收罗一些美女送进宫来,而且都是一些年龄不大的小美女。汉景帝十分喜欢,与姐姐的关系自然十分密切。而栗姬却不能忍受,她既不满意汉景帝,更恨长公主刘嫖。

    刘嫖却不知道栗姬恨她,有一天,刘嫖主动找到栗姬,堆着笑脸,热情地说:“我看太子这孩子不错,我想把女儿许配给他,咱们来个亲上加亲。”刘嫖是想让女儿日后当皇后,她认为凭着自己的身份和威势,栗姬一定会同意的。可没想到,栗姬板着脸,冷冷地说:“我的儿子,可配不上你家公主。”刘嫖碰了一鼻子灰,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栗姬毫不客气地拒绝了刘嫖的提亲,是很不明智的。如果与刘嫖结为亲家,刘荣的太子之位肯定就高枕无忧了,可栗姬并不知道这一点,只知道意气用事。栗姬的这一任性做法,导致了严重后果。刘嫖从此怀恨在心,天天在汉景帝面前说栗姬和刘荣的坏话。

    刘嫖后来将女儿许配给了王夫人的儿子,就是后来的汉武帝刘彻。刘嫖为了能让女儿当皇后,王夫人为了能让儿子能当太子,两人联合起来,变着法地诋毁栗姬母子,甚至诬陷栗姬施用巫蛊之术。说得多了,汉景帝相信了,开始疏远和恼恨栗姬,但还没有废太子的打算。

    栗姬得罪了长公主,给自己和儿子招来了危险,这还不是致命的,她致命的错误,是得罪了汉景帝。

    有一次,汉景帝得了病,很长时间没有好,而且病情越来越重。汉景帝认为自己可能不行了,就把栗姬叫来,嘱咐她:“我死了以后,那些夫人和皇子就托付给你了,你要好好照顾他们啊!”

    这明显是临终托孤。按理说,照顾嫔妃和皇子,是皇后的责任,而当时薄皇后刚刚被废,这明显就是要立栗姬当皇后。再说,景帝死后,刘荣继位,栗姬就是皇太后。所以,汉景帝要向栗姬托孤,这蕴含了汉景帝莫大的信任。

    这个时候,稍微有点头脑的人,肯定会一口答应,而且会马上磕头谢恩。可栗姬呢,此时脑海中,却浮现出汉景帝与那些嫔妃欢爱的场景,心中恼怒,不仅不肯答应,反而出言不逊。

    栗姬说的意思是,你平时宠爱那些嫔妃,现在快死了,却要我来照顾她们,没门!有的史书说,栗姬竟然骂汉景帝糊涂,是条老狗。不管栗姬说的是什么,总之是没有答应,而且说话很难听。这毫无疑问,栗姬辜负了汉景帝的好意,伤了汉景帝的心,狠狠地把汉景帝得罪了。皇帝,那是万万不能得罪的。

    后来,汉景帝的病奇迹般地好了。汉景帝对栗姬失望了,从此不再见她。汉景帝还担心,他死后,栗姬当上皇太后,恐怕会出现吕后杀戮刘氏子弟那样的情况,于是,便起了废太子之心。

    不久,有个不识趣的大臣上书,要求册封栗姬为皇后,理由很过硬,太子既然是皇位继承人,太子的母亲就应该是皇后。汉景帝以为是栗姬指使的,勃然大怒,下令把上书的大臣杀了,同时废了太子,改为临江王。其实,唆使大臣上书,是王夫人的阴谋。

    一些大臣为刘荣求请,说太子贤德,没有过失,不应废除,汉景帝置之不理。汉景帝比他爷爷刘邦手段强硬,刘邦想换太子没有办成,汉景帝却说废就废,谁的意见也不听。汉景帝也知道太子没有过错,关键是不能让栗姬当皇太后,他担心栗姬会成为吕后第二。

    栗姬感到委屈、愤怒,想找景帝申辨,汉景帝根本不见她。栗姬郁闷生气,很快就气死了。她死后,汉景帝就封王夫人为皇后,立刘彻为皇太子。

    刘荣被贬为临江王的第二年,因占了太宗庙地,被捕入京。刘荣所犯之事,与当年晁错差不多,汉景帝对晁错百般包庇,却对亲生儿子毫不留情。最让人不解的是,汉景帝指派西汉第一酷吏郅都审理此案。郅都心狠手辣,铁石心肠,刘荣在狱中不愿受辱,自杀身亡。汉景帝就像死了别人的儿子一样,无动于衷。

    不料,窦太后听说孙子死在狱中,怒不可遏,非要杀了郅都不可。汉景帝赶快让郅都去当雁门太守,躲了出去。不料,窦老太太这次大发母威,不依不饶,逼得汉景帝没有办法,只好把郅都杀了。看来,汉景帝是有意让刘荣死,目的是为刘彻登基扫除障碍,因为朝中有一批大臣,都是拥护太子派,刘荣不死,终究是个不稳定因素。

    由此看来,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像父子之情、手足之情、夫妻之情,在皇宫里面统统都是零。皇宫表面上金瓦红墙,里面却是一团漆黑。

    刘荣是因为母亲不懂事,才失去了太子之位,而刘彻正好相反,是因为母亲才当上了皇帝。那么,刘彻的母亲是个什么人物呢?请看新视角读(汉书)》之三十九,刘彻母亲不简单。

    单字解释: 二 十 六 史 精 选 故 事 历 史 上 第 一 个 被 废 的 皇 太 子 因 为 其 母 不 懂 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