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楼市唱响“集结号”,房贷加息、土地火热,2021年房价将迎来拐点

    2023.08.11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房子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不同年龄层有着不同的见解,例如对于70后、80后而言,房子更多承载的是一个男人的责任,毕竟成家立业等传统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也许房价很贵,但不得不说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子仍是大多数人奋斗的终极目标。而对于85后、90后而言,房子却呈现金融属性,这一句话看似很现实,但实际上在数据层面上得到淋淋尽致的体现。例如在城镇居民住房拥有率为96%的格局下,居民杠杆率却高达60%,房产占比家庭财富70%左右。由此可见,楼市虽说仅才经历20年时间发展,但其高度和深度的确达到了国外花了近百年时间的成都,甚至可以说金融属性正在成为当下房子的新标签。

    至于为何得出这样的结论?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近些年楼市走的太快,俗话说房价走向基于供需关系,但从过去20年案例来看,这个底层逻辑往往并不成立,相反有很多潜在因素支撑市场前进。

    从政策角度来看,曾经去库存、棚改使得消费规模提前透支,棚改使得本地居民财富溢出。最直接影响就是拉高周边城市消费水平,而去库存给市场造就了一股假象,例如再不买房以后就买不起了,或者说买涨不买跌,只要买对房子,房价就只会上涨,来自于房价上涨所带来的财富才是最简单最安全的。

    但介于当下楼市格局来看,这真的是未来市场的结局吗?答案显然不是,甚至结局恰恰相反。楼市唱响“集结号”,房贷加息、土地市场火热,这一系列信号都在佐证一个道理,那就是本轮调控将会是最严调控,也有可能是最后一次调控。客观来讲,在本轮调控中,无论是政策还是金融,甚至是人口,都将迎来拐点。

    首先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们得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政策的底线在哪?截止4月上旬,全国调控次数累计突破150余次,核算下来几乎是每天一个新政策。对此大多数不以为然,但有心人会发现一个创新措施,那就是这一次覆盖面涉及到需求端、供求端、金融端等。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房贷加息的事情,经历4月份调控后,广州地区房贷利率再次上调,部分国有银行首套房利率为5.4%,二套房利率为5.6%,这也是在短短100天内,广州3次房贷加息。对此你也许关注的就是有这个,但实际上影响并非这一个,其房贷放款周期和额度均迎来较大冲击,这对于本身流动性资金较少的银行来说,无疑是不好消息。反观其他城市,重庆在1个月内上调2次房贷利率,普遍上浮10个基点;成都首套房利率突破6%,放款时间最高延长半年,至于其他城市,例如中山、苏州、济南等城市,在此就不细说了。

    至于土地火热的现状,其核心源动力就是今年最为火热的土地出让集中化政策,截止至今,约有22个城市出台相关政策。事实上对于这个新政的直接影响从当下试点城市数据来看,我们能明白很多东西。例如广州7宗地拍至封顶,溢价率高达45%,无锡由于部分地块竞争激烈,竞拍不得不延长。而备受关注的还是重庆,22个地块溢价率为48%,溢价率最高高达129%。仅从这些赤裸裸的数据来看,我只能说市场有点偏离了政策的初心,原本是计划缓解供地结构的相形见绌,但结局总是有点出乎意料。

    总的来说,当下楼市看似很火热,但在量化调控下,一切都显得微乎其微。介于如此清晰明了的局面下,2021年房价将迎来拐点,对于热点城市来讲,其调控思路就是控涨不控跌,而控涨的方式就是遏制炒房,这一点在深圳出台二手房指导价、上海杭州将法拍房加入限购范畴等得到淋淋尽致的体现。对于区域性城市和二线城市而言,人口和城市经济都是变量,其拐点在于大城市的政策松紧,例如落户门槛升级,购房者必然会退而其次选择。至于其他城市,我只能说在考量房价走向时,将眼光放在卖方市场,房子到底好不好卖?如果弄清楚这个问题,你就会明白很多道理。

    单字解释: 楼 市 唱 响 集 结 号 房 贷 加 息 土 地 火 热 年 房 价 将 迎 来 拐 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