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堂堂兰溪王家嫡长女,康姨母为何会成为一个心肠狠毒的泼妇

    2023.06.10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看《知否》的时候,我有个疑问,那就是康姨母作为高门贵女,为何这么坏,这么恶毒。

    康姨母,是兰溪王家嫡长女,父亲是一代名臣,是太师,母亲是一品诰命夫人,原著里也提到,盛长柏的品性像极了外祖父王老太师。

    不同于妹妹王氏,康姨母作为嫡长女,一直跟随在父母身边,由父母亲自教养,直到出嫁。按理来说,无论是王老太师,还是王老太太,以他们的眼界和格局还有修养,都不至于教育出这么心肠这么恶毒、看到哪个过得好就找茬的女儿出来。

    兰溪王家,是美名在外的,王舅母结婚之前,都知道未来的婆家是好人家,对婚姻充满了憧憬。盛老太太宁可跟娘家彻底闹翻,拒绝给盛紘求娶徐家姑娘,也要让盛紘求娶兰溪王家嫡女,就是因为看上了王家的背景和实力,也知道,王家的嫡女不会太差劲。

    的确,嫡次女王氏不算太差,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大字不识一箩筐,性子耿直,做事情不太靠谱,但是,人品还可以,杀人放火、设计谋害这些事情,王氏操作不来,也不会有这个想法。

    虽然王氏对待庶子庶女算不上太好,但这是人之常情,不是自己亲生的,要求她跟亲生的一视同仁,这怎么可能?

    至少,王氏从未伤害过庶子庶女,在她屋子里长大的盛长栋也好好的,也没想过要把庶女送人换取利益。

    而康姨母呢,草菅人命,害死了多少妾室庶子庶女,数不清了,光盛老太太知道的就有好几个。

    “姨妈手中送掉过多少性命,真是说也说不清。只我祖母知道确凿的便四个,五年前药死一个,两年前寻衅打死一个,就在年前康府有位妾室,一尸两命的叫人抬出去的。”

    康家的庶女,被康姨母当做礼物,送人做妾,绝对不止康兆儿一个。康姨母把康兆儿母亲和妹妹的命捏在手里,逼迫康兆儿去顾家,她不是让康兆儿去做妾,而是让康兆儿去死,嫁祸盛明兰,自己再去闹事,拿捏住盛明兰。

    盛明兰当机立断,把康兆儿送到了宥阳老家,粉碎了康姨母的阴谋不说,宥阳老家大房生气,把康姨母的女儿康允儿喊了回去,康姨母不但不收敛,反而因此恨透了盛老太太,居然利用起了同父同母的亲妹妹王氏,教唆王氏谋害婆母。

    王氏本意上是想让盛老太太生病,卧床不起,交出管家权,自己再也不受到婆婆的掣肘,没想过要盛老太太的命,可是,康姨母从一开始就是想让盛老太太死。

    这样,她既铲除了盛老太太这个阻碍自己拿捏住盛家的敌人,又拿住了王氏毒害婆母十恶不赦大罪的证据,可以对亲妹妹王氏随意索取,彻底控制住盛家。

    幸好,有盛明兰和盛长柏在,才压制住了王家,让王老太太再也护不住康姨母了,最终,康姨母被打入了慎戒司,再也出不来了。

    到了这一步,康姨母依然不知道反省,得知自己要被送入慎戒司,立马对疼爱自己的母亲王老太太破口大骂,把王老太太气得病倒。

    女儿康允儿带孩子去看她,丧心病狂的康姨母给外孙外孙女灌输对盛家的仇恨思想,迫使康允儿的公婆翻脸无情,舍弃了儿媳妇康允儿,把孙子孙女带走,否则,孙子孙女一旦被教坏了,在盛家将永无立足之地。

    除此之外,她也毁了另一个女儿康元儿。她教导女儿毒害婆母王舅母,拿到王家的管家权,好在,王舅母先发制人,收拾了康元儿,粉碎了康姨母的阴谋。

    堂堂兰溪王家嫡长女,康姨母为何会成为一个心肠狠毒的泼妇?其实,这主要是因为3点。

    第一,如果犯罪成本为零,那么,人在干坏事的时候自然是有恃无恐;

    康姨母草菅人命,肆无忌惮地残害康家的通房妾室、庶子庶女,犯下了累累血债,这些人死了之后,康姨母是如何逃脱惩罚的?

    答案很简单,她有王老太太这个擎天护着,无论闯了什么祸,都不需要付出代价,犯罪成本几乎为零。

    康姨母惹是生非,善后是有套路的。首先,康姨母看谁不顺眼了,就会下手害人,轻则给人家添堵,损人利己,重则直接丧心病狂,痛下杀手,草菅人命。

    接着,死人了,祸闯大了,自己收不了场了,康姨母就会向母亲王老太太求助,恳求王老太太救自己。

    然后,王老太太接到女儿的求助,一边被女儿气个半死,痛骂女儿一顿,或者象征性打几下,另一边,不忍女儿受到惩罚,出手帮忙,去找儿子王舅父甚至是两个女婿康姨父、盛紘,道德绑架,打着孝道的旗号,逼迫他们想办法解决这件事情,把康姨母摘出去。

    最后,在那个孝道大于天的年代,晚辈跟长辈是讲不通道理的,尤其是他们还是做官的,一顶不孝的帽子扣下来,实在是吃不消,更何况,古代会实行株连,一旦康姨母犯的罪被曝光了,他们也会受到连累,因此,他们尤其是王舅父只好给康姨母收拾烂摊子,找人塞银子,收买,求情说好话,威逼利诱,让办事的或者苦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放过康姨母,把这件事情悄无声息压下去。

    最终,康姨母啥也不用付出,顺利脱身,杀了人,自己啥后果也不用承担,她自然而然就肆无忌惮,觉得哪怕自己闯再大的祸也没关系,反正王老太太不会见死不救的。

    如果王老太太理智点,拎得清,狠得下心来,在康姨母刚开始惹是生非的时候,坚持不管她,让她付出代价,吃足了苦头,明白伤害别人也会毁灭自己的道理,她就不至于这么有恃无恐,草菅人命。

    第二,不幸的婚姻毁掉了康姨母的骄傲,让其更加丧心病狂了;

    虽然康姨母不是一个好东西,但是,康姨父跟她是一丘之貉。

    盛紘有句经典台词,只有天底下最没出息的人才打女人嫁妆的主意,哪怕他宠妾灭妻,偏爱林噙霜,可是,他也绝对不会动王氏嫁妆的主意。王氏要把自己的嫁妆留给自己的儿女,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事实上,盛紘口中“天底下最没出息的男人”正是康姨父,他的连襟。

    康姨父只会做官,不会开源生财,家里的收入不多,无法养家糊口,更要命的是,他是一个极其好色的人,见一个喜欢一个,然后,就纳妾,纳了一屋子的通房妾室,生了一屋子的庶子庶女。

    康姨父只管生,不管养,把这些通房妾室和庶子庶女都丢给了康姨母,跟康家那些亲戚一起道德绑架,拿贤惠为名,逼迫康姨母拿自己的嫁妆替他养女人和孩子。

    不仅如此,康姨父软饭硬吃,一边理直气壮地花着康姨母的嫁妆,为了自己的仕途利用王家的人脉,一边毫不掩饰地嫌弃康姨母,不肯善待康姨母母子。

    奥斯瓦尔德·施瓦茨曾说:“美满的婚姻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一,不幸的婚姻无异于活着下地狱。”

    虽然康姨母的恶毒无法洗白,但是,不得不说,糟糕的婚姻让康姨母更加丧心病狂了。

    第三,康姨母生性歹毒,早已失去了善良的底线,无可救药。

    虽然说人之初性本善,但是,从康姨母尚在闺中就为难嫂子来看,康姨母的确是一个生性歹毒的人。

    这也跟她的成长环境有直接关系,作为兰溪王家嫡长女,她从小被王老太太捧在手心上长大,早已习惯了高高在上的日子,习惯了别人的追捧,只能接受别人过得比她差,不能接受别人过得比她好。

    她之所以连亲妹妹王氏都要害,是因为心里不平衡。本来,在家里的时候,由于王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才貌和父母的宠爱都不如自己,嫁得也不如自己好,康姨母内心是充满着得意的,觉得自己要比王氏高贵。

    可是,王氏嫁给盛紘后,日子过得比康姨母还要舒服,这样的落差感康姨母受不了,就想要把王氏的好日子毁了。

    说白了,若不是王老太太,康姨母也不会变成这样。最终,康姨母被关入慎戒司,吃尽苦头,王老太太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对她而言,也是最好的惩罚了。

    END.

    风云请你讨论:你对王老太太这个角色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单字解释: 堂 堂 兰 溪 王 家 嫡 长 女 康 姨 母 为 何 会 成 为 一 个 心 肠 狠 毒 的 泼 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