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逝去的赫鲁晓夫:俄罗斯精神的另类旅途

    2022.12.09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无论是身处勃列日涅夫时代还是长期居于美国,外孙女赫鲁晓娃一直对外祖父赫鲁晓夫讳莫如深。时至今日,为捍卫外祖父的声誉,赫鲁晓娃终于打破沉默,向媒体透露了她眼中的外祖父形象。

    大概是因为那个辨识度极高的家族姓氏,无论赫鲁晓娃说些什么,都会被有心人刻意解读,认为这是赫鲁晓夫在坟墓中的发言。但实际上由于苏联国内长期的高压统治,赫鲁晓娃并没有公开发表言论的机会。例如,在上小学时,赫鲁晓娃从未听老师提起外祖父执政时期的往事。在所有的官方资料中,斯大林和勃列日涅夫时代之间的十一年似乎凭空消失了,曾经呼风唤雨的赫鲁晓夫时期仿佛并不存在。

    据官方资料记载,赫鲁晓夫下台后,其私人场所受到了严密监视,连他偶尔出门散步,都要经过克格勃的批示。直到1971年9月13日这天,赫鲁晓夫的名字才在《真理报》上重见天日,而赫鲁晓夫去世的消息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条小资讯。

    即使消失在公众视野中,赫鲁晓夫的言行仍然举足轻重。有人认为赫鲁晓夫是苏联的专制暴君,而有人却将其追捧为改革的先锋。时间回到1956年,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发表了长达四个小时的秘密演讲,对逝去的斯大林大加批判,宣称斯大林是所有暴行的刽子手。这番言论让苏联举国震惊,引发了不少骚乱。

    当秘密报告的内容公开披露后,有人泣不成声,有人晕倒在地。时任苏联作协主席亚历山大甚至因为接受不了打击而自杀身亡。在那之前,斯大林一直是苏联人民心中的“慈父”,是苏联人民的精神依赖。可是有一天,赫鲁晓夫却告诉人们,他们的“钢铁慈父”并不存在,留下的只是近似魔鬼般的暴行,这让人确实无法接受。

    在外孙女看来,赫鲁晓夫的做法有其合理性。她认为赫鲁晓夫是改革的时代先锋,更是独裁政治的矫正者。赫鲁晓夫从监狱释放了数以百万计的政治犯,甚至关闭了古拉格劳改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的紧张局势。然而,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的同时,斯大林的追随者也反过来谴责赫鲁晓夫。

    1964年10月14日,在斯大林追随者的支持下,勃列日涅夫发动“宫廷政变”,将赫鲁晓夫赶下了台。斯大林的支持者对赫鲁晓夫可谓是恨之入骨,称他带来的“资本主义威胁”给苏联民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所以才有了上文提到的“十一年空窗期”。至于在美国人的眼中,赫鲁晓夫则是在联合国大发厥词的鲁莽政客,是发起古巴导弹危机的危险分子。

    1985年,素有“解冻者”之称的戈尔巴乔夫入主克里姆林宫后不久,首次打破沉默,提起了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表示:“1963年,我们看到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双方领导人都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做出重要决策。”尽管在克格勃的压力下,负责转载采访记录的报纸删掉了赫鲁晓夫的名字,但戈氏的发言却清晰地表明了他的态度。

    1991年,苏联寿终正寝,赫鲁晓娃也怀揣着梦想前往美国。在大洋彼岸的她也一直关注着俄罗斯的政坛风云。当新总统普京公开发表了与寡头斗争到底的言论后,赫鲁晓娃也再次对新总统提起了兴趣。赫鲁晓娃从一开始就觉得,普京是另一个斯大林,她感觉到这位铁腕领袖对赫鲁晓夫遗留的政治遗产并不友善。

    随着俄罗斯国际地位的下滑,赫鲁晓娃的担忧很快变为了现实。不少俄罗斯民众发出了对斯大林时代的积极怀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厌恶赫鲁晓夫。在赫鲁晓娃看来,普京在试图重返斯大林时代,看似辉煌的他实则暗潮汹涌。实际上,赫鲁晓娃的评价有些片面,衰落的俄罗斯需要依靠强硬的领导人来挽救颓势,因此并没有所谓的重返“斯大林时代”一说。

    赫鲁晓夫时代被称为改革者的乐园并不是杜撰的说法,任何政治人物都有复杂性,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当历史的迷雾逐渐剥开之时,或许原来的定论终将会被改写!

    单字解释: 逝 去 的 赫 鲁 晓 夫 俄 罗 斯 精 神 的 另 类 旅 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