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刘备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2023.01.29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称他为蜀汉先主。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典略》则称刘备是临邑侯枝属)。

    刘备的祖父刘雄被举为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刘备的父亲刘弘早亡,少年刘备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刘备家屋舍东南角篱上有一桑树高有五丈于,从远处看上去就好像车盖一样,来往的人都觉得这棵树长得不像凡间之物,认为此家必出贵人。刘备小时候与同宗小孩在树下玩乐,指着桑树说:“我将来一定会乘坐这样的羽葆盖车。”刘备叔父刘子敬说:“你不要乱说话,让我们一家遭灭门之罪。”

    从公元184年,到公元207年,这24年的岁月里,刘备几乎是原地踏步,手上依旧是数千兵马,没有一处城池。那么,以刘备之才,这些年为什么没有一点进步呢?自从涿郡起兵之后,刘备的足迹就遍布了幽州、青州、徐州、豫州等中原大地,先后担任过秘丞、高唐令、平原令、平原相、豫州刺史、徐州牧、豫州牧等职。

    自己为何屡次失败?刘备在三顾茅庐时,对诸葛亮说过这样一段话,对这个问题也作出了自我总结。“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意思为:大汉江山日益衰弱,奸臣窃得大权,皇帝流浪在外,我虽然德薄力微,很想为皇室效命,但是因为缺少智谋,因此屡遭挫折,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作为。但我志向不变,您看我该怎么办?其实,反过来思考,刘备这20多年来,并不是一事无成。他在三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也是刘备争夺天下的真正资本。

    刘备曾经混不下去的时候,带着关羽张飞赵云去投奔荆州刘表,刘表让他暂住新野,和刘表谈话的时候,刘备喝醉了酒,无意中答道:“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其实这不是刘备的一时兴起,确实是刘备的心里话。幼年的刘备在家里玩耍的时候,手指着大桑树,就对小伙伴们说:“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还好小伙伴们不知道刘备说的什么意思,要不然早就告发刘备了。

    刘备很自负,因为确实刘备也很有才干。一个编草鞋的人从来都不把编草鞋当成自己的目标,而把天下当成自己的目标,当然是牛人,在正史中刘备自己做了很多事,亲自打了都邮(与张飞无关),杀了车胄(与关羽无关),曹兵赶来,火烧新野(与诸葛亮无关),这样的牛人确实很厉害,就因为如此,当曹操死后,孙权派人奇袭荆州,杀了关羽,夺了荆州,刘备再也忍不住,不能忍了,拒绝了诸葛亮赵云的建议,亲自带兵杀了过来,甚至没带诸葛亮,没带魏延与赵云,并且扬言:“朕亦颇知兵法,何必又问丞相?”与昔日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判若云泥。

    单字解释: 刘 备 到 底 是 个 怎 么 样 的 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