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二战前列强都在欺负中国,为何德国却“平等”对待中国?

    2022.11.08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清朝末年,由于清廷统治者无能,中国受到列强的欺凌,从鸦片战争开始,清王朝的懦弱无能便清楚地展现在了世界各国的眼中,就连曾经臣服于中国的日本小国也敢对清王朝宣战,这是何等的耻辱。在列强都欺负中国时,唯有德国“平等”对待中国,但是这种平等是建立在侵略的前提下,并且只是相对于其他侵略者而言的平等。

    先来说说德国对我们的不平等,三次殖民侵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割地赔款,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德国看着眼红了,于是也想来分一杯羹,派出三艘军舰然后与清朝签订了《中德通商条约》,俾斯麦对华实行怀柔政策。

    在中国落后期间,列强是不希望中国能够真正发展起来的,这样会损害他们的利益,所以在很多方面是不会真正帮助中国发展的,但德国却显得格外“友好”。当时德国派人帮助中国修大炮,卖给北洋水师主力舰,帮助张之洞、袁世凯训练新军,派德国工程师来中国帮助修建发电厂、炼铁厂,还帮助中国安装电力设备和修建水道。

    从这些事情看了,德国确实表现的很友好,但与此同时德国人也在中国肆意妄为,比如1895年天津、汉口被德国人强租,1898年山东又被纳入德国的管辖,紧接着又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清朝末年,德国与中国的关系中的确存在“友好”。

    中国近代史上有非常多的不平等条约,但中德双方却有一个平等条约《中德协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与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内部发生巨变,魏玛共和国邦国时期,德国国内失业率飙增,恶性通货膨胀事件频发,而且还需要赔偿巨额战争赔款和大面积的国土资源。

    德国在魏玛共和国和纳粹时期,都与国民政府的关系还不错。还是那句话,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当时德国与我们是没有什么地缘纠纷的,而且双方各有贸易上的需求。在《凡尔赛和约》中,德国的军备和军队规模都被限制,所以德国把很多武器必须要处理,与其销毁,还不如便宜卖出,而当时中国的军事发展非常落后,双方也是各有所需。

    纳粹党上台后,德国开始大力发展军事,但德国国内自然资源匮乏,尤其是对稀土资源需求非常大,当时中国又有比较丰富的资源,这样双方又达成协议。从1924到1928年四年的时间里,中国从德国购买了非常多的武器装备,占比高达40%。1930年中德贸易额高达3.4亿马克,德国在中国进口的能源资源占到德国进口额50%以上。

    除此之外,蒋介石还效仿德国军队的建设方法,并且聘请了很多德国高级顾问来指导。中德合作期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德国军事顾问的指导下按照德国的军事训练标准所改编和组建国民革命军,故对其统称为德械师。当时能达到德式标准的有:国民革命军第3师、第6师、第9师、第14师、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和国军教导总队,以及不属于正规军系统的税警总团。这些部队堪称当时国军主力,战斗力极强。

    1935年至1936年期间,汉阳兵工厂进行改造,最后成功制造出先进的武器装备。德国还帮助中国实现工业现代化,可以说德国在一战后对中国确实“平等”,直到1941年德国宣布承认汪伪政权后,国民政府正式宣布与德国断交。

    德国在近代之所以“平等”对待中国,也是因为有利可图,但有一点值得肯定,起码双方的交易贸易是公平的,仅在这一点上就能够看出德国当时与其他国家的区别。

    单字解释: 二 战 前 列 强 都 在 欺 负 中 国 为 何 德 国 却 平 等 对 待 中 国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