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梁山108好汉:体能测试排座次,谁坐头把交椅,谁是倒数第一?

    2022.12.06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网络上流行着这样一段对话:

    金国人:撼山容易,撼岳家军难!

    秦桧:哦?真的吗?

    最终,岳家军葬送在秦桧手中。

    这段对话隐含着什么样的深意?如果秦桧没有害死岳飞,南宋会是怎样的局面?

    岳飞的悲剧点到即止,正题还是梁山中的108位好汉。

    这一回,咱们换个角度,来排一排梁山好汉的座次。体能测试!

    当然,在北宋年间,强盗们朝夕不保,哪里有什么体能测试?

    但不能否认一点,乱世之中勇者为先。有膀子好力气,无论是从军还是落草,都会得到刮目相看。

    纵观水浒传,除了一些文职和辅助人员,几乎所有人都以勇武著称。为了公平起见,咱们只用两个项目来进行体能测试,力量和耐力。

    咱们先聊一聊,梁山108好汉中,以力量著称的几位(不论武艺)。

    首先,要说的是晁盖,号称托塔天王。其实这个绰号,跟天上的托塔天王李靖没什么关系。

    那是怎么来的呢?跟他一膀子力气有关。

    晁盖是东溪村的村长,紧邻另外一个大村——西溪村。中间以一条大溪相隔。

    起因是溪水闹鬼,经常出来祸害村民。有一位高僧路过,指点西溪村造了尊青石宝塔,水鬼被迫跑去了东溪村祸害。

    晁盖听了大怒,把宝塔夺了过来,放在了东溪村。这便是托塔天王的由来。

    那青石宝塔到底多重,无从考证。但既然是用来镇鬼的,怎么也应该有个上千斤。可见晁盖的一膀子力气,在梁山好汉中也是上游的。

    然而,晁盖的力气绝对不是最大的。那么还有谁力气比他大?

    据笔者推测,应该有这么几位。

    就说行者景阳冈打虎那回,不难看出武松天生神力。

    那么他打的老虎是哪个品种?

    在中国体型最大的老虎是东北虎,体重最大可超过350公斤。如果武松遇到的是一只东北虎,只是被压在身上也够受的。

    所以,那头老虎应该不是东北虎。再根据地理位置推断,应该是一头华南虎。而书中提及的吊睛白额便是华南虎的重要特征。

    但华南虎体型较小,体重最大约150公斤。

    而武松打的那头老虎可不一般,官府贴了榜文:为保安全,要求过岗人士需要组成二三十人。可见这头老虎,比寻常的华南虎厉害得多。

    笔者推断,应该是一头华北虎,跟华南虎是同一个亚种,只是体型上要大上不少,体重大者可超过200百多公斤。

    就是这样一头凶猛大虫,连诸多专业猎户都怕。却被武松一顿饭的功夫给打死了。

    注意,这时的武松身体条件还不算太好。从柴进庄上出来时,他得过几个月的疟疾,刚痊愈不久。而痢疾最主要的症状就是乏力。

    所以,武松打虎时,力气应该远低于正常水平。

    当然,以上都是推断,咱们说些事实来佐证。

    后来,武松为兄报仇,杀了西门庆一干人等,最后被刺配孟州。被金眼彪施恩看重,好助他夺回快活林。

    武松现场显示了一把力气,三五百斤的石墩,轻而易举的就抱了起来,扔出去砸了一尺多的大坑。从头到尾,云淡风轻。可见武松的力气有多大,起码跟晁盖不相上下,应该还有超越的苗头。

    最后,咱们说力气最大的一位,应该毫无争议。

    便是倒拔垂杨柳的花和尚鲁智深。

    倒拔垂杨柳看起来简单,但实际所需要的力量恐怖的惊人。有专业人士做过评测,想要把一颗杨柳连根拔起,至少需要25吨的力气。

    注意,这里指的是连根拔起。

    25吨是什么概念?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非洲象为13吨左右,鲁智深可以扛起两头。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鲁智深可以连耍四根。武松用了一顿饭功夫打虎,交给鲁智深可能只用一拳。

    那为什么鲁智深用了三拳才打死镇关西?

    因为鲁智深一开始就不想打死人,只是越打越过瘾,手下每个轻重才给打死的。

    当然,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那一回,可能是施耐庵喝了几杯,一时兴起写出的桥段。如果鲁智深真有这把子力气,那梁山上谁能是敌手?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所有的技巧都是浮云。

    假设真有四两拨千斤的技巧,但在几万斤的力量面前,你给我拨一个看看。不给你打出屎来,笔者倒立喝辣椒水。

    所以,梁山力量最大的三人出炉,鲁智深、晁盖和武松。后两者不分伯仲。

    说完前三甲,咱们再分析倒数第一是谁?梁山108好汉,要说武夫没一个是好惹的,所以只能从文人和辅助人员里面找。

    诸如智多星吴用、圣手书生萧让、神医安道全、紫髯伯皇甫端、玉臂匠金大坚等人。

    这几人上山之前,都没有武力犯禁的前科。但安道全是个神医,又是个道士,养生之术不在话下,应该也会两下子武艺,所以,应该比以上其他人强。

    紫髯伯皇甫端是个驯马大师,驯马这行当也很需要很好的身子骨,不然,被踢上一蹄子就得一命呼呜。

    最后只剩下吴用、萧让和金大坚。

    金大坚是个篆刻师,常年不动弹,身子骨肯定强不到哪去。但要说跟两个书生掰腕子,应该还输不了。

    所以,金大坚应该是倒数第三。

    剩下吴用和萧让开始最后角逐,但笔者认为没这个必要了。又不是争先进,倒数第一和第二性质上差不多,先到先得吧!

    说完力气方面,咱们再进行耐力测试。

    为了公平起见,咱们把游泳这一项剔除掉。梁山好汉中的水性高手太多了,实在分不出个高下,咱们就用跑步来评测一番。

    梁山跑步第一名,也没有什么悬念。

    神行太保戴宗,这货比马还能跑,一天最高可以跑八百里。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不服。戴宗用的是神行法,跟耐力有啥关系?不然,不然。

    就算戴宗在跑步中作弊,但两条腿是自己的。如果没有过硬的耐力,神法褪去之后,腿还不给累断了?所以,戴宗应该本来就很能跑,只是神行法让他如虎添翼。

    第二名是谁?

    由于梁山好汉没有扎堆赛跑过,咱们只能从另一方面考证他们的耐力,也就是刺配的距离。古时的刺配可都是实打实的用脚走路,还有人押送,累死也得走。很多刺配犯人都是死在途中的。

    武松从阳谷县被刺配孟州,距离三百多公里;美髯公朱仝从郓城县被刺配到沧州,四百多公里;林冲从东京刺沧州,五百多公里;宋江从郓城县被刺配江州,也是七百多公里;杨志从东京被刺配大名府,近八百公里。

    耐力测试结果出来了,第二名杨志,第三名宋江。其他的可以洗洗睡了。

    当然,这种耐力测试一点都不客观,有的人走的时间长,有的走的时间短,而且古时的地形和路线跟现在也不同,所以很难有个准确的结果。

    那么耐力倒数三名是谁?

    还是得从既不练武又不打仗的人里面选。所以,就让吴用、萧让、金大坚暂且也领了吧。

    看完本文,是不是感觉很荒唐?

    梁山好汉怎么可能只用体能测试来分座次呢?如果当初,蔡京和高俅等人,有秦桧一半的阴人能力,只用这一招就可以搞垮梁山。

    干脆上书皇帝,让梁山按照武力值派座次,这样必然导致内部大乱。再坚固的堡垒也会从内部攻克。

    单字解释: 梁 山 好 汉 体 能 测 试 排 座 次 谁 坐 头 把 交 椅 谁 是 倒 数 第 一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