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历代帝王都称孤道寡,秦始皇为何要改称“朕”?把字拆开就知道了

    2023.10.1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导语: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这是因为在他的手上实现了第一个统一封建王朝。此后秦始皇还自称为朕,原本这个词并没有被赋予帝王的含义,是属于人人可用的词语。但在秦始皇之后这个词成为了皇帝的专属,那么他为何要这么做呢?这个词有什么含义吗?

    不少人在提起秦始皇的时候都认为这是一位残暴的帝王,事实上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是很大的。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一直纷争不断的局面,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来说,他们的就是这种统一和平的局面。

    另外秦始皇在政治制度上创立了郡县制,对于当时来说这种制度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在经济文化领域上秦始皇同样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秦国统一之各国都有着各自的文化,这是不利于各国之间的交流的。秦始皇还主持修建了万里长城,当时这道城墙是抵抗匈奴等侵略的有力武器,而如今更是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当然秦始皇除了贡献外,也实施了一些暴政,这也导致秦朝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就宣告灭亡了。除了我们熟知的焚书坑儒外,秦始皇在位期间严刑峻法和进行繁重的徭役,导致百姓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生产。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也存在着多个国家,那么这些国家的君王是怎么称呼自己的呢?主要是用寡人和孤这两个词来称呼自己。寡人是指寡德之人,这些君王这样称呼自己是认为自己在德行上还有些欠缺,当然这样的说法只是一种谦虚的称呼。

    在那个时期的人们都认为君王的权力其实是上天给予的,这些权力一般也只会给到那些德行十分出众的人身上。为了表示自己接受这样的权力是有欠缺的,因此这些君王都称呼自己为寡人。

    至于另外一个称呼“孤”则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比较流行,那时候的诸侯王都是各自为政,因此也都是孤立无援的人。另外这些人分别都是自己国家里权力最高的人,在决定某些重要的事情的时候只能依靠自己,因此也是孤独的人,就这样孤也就成为了这些君王的自称。

    当然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些帝王的自称比较,其中就包括咱和俺。这两个称呼我们常见于普通家庭人的自称,不过在历史上朱元璋和朱棣都用过这两个称呼。朱元璋的出身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当中可以说是很低的,曾经为了存活下去还当过和尚和乞丐。

    成为了皇帝之后他一些生活上的习惯还是没有改正过来,因此有时候也会称呼自己为“咱”。朱棣则是因为从小就跟着父亲在军队当中历练,有一股军人的作风在身上,因此对于自己的自称没有那么在意,经常会称呼自己为俺。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自认为自己的功劳在历史上是无人能比,因此他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皇五帝当中各取一个字组成了皇帝,此后君王的称呼也就变成了皇帝。为了显示自己和其他君王的不同之处,秦始皇还自称为朕。

    想要理解秦始皇为何会这样称呼自己,那我们需要将这个词拆开来看,当然并不是拆这个简体字。秦朝当时使用的文字是小篆,将这个字拆开之后得到的是舟和灷。舟这个字有船的意思,法家的代表人物荀子曾经说过君舟民水的观点,将君王比作成船。而小篆的“朕”字的右半部分则有“火”这个字,要知道火在古代社会当中是非常重要的,正因为有了火才有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秦始皇用这个字正是代表自己独一无二的存在,以此来彰显自己的身份。虽然这个字的用意是好的,但秦始皇依然没有将这个字当中的含义贯彻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当中。他清楚君舟民水的特点,就应该明白人民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如果忽视那些普通的百姓,那么自己的王朝很可能会因此被倾覆。

    总结:秦朝统一全国之后建立了封建王朝,此后朕这个词也被这些封建帝王所运用。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这个词是不能去使用的,这也是封建思想的落后之处,君王成为了一个国家地位最尊崇的人,如今封建王朝的通知早已结束,这个词也就成为了过去。

    单字解释: 历 代 帝 王 都 称 孤 道 寡 秦 始 皇 为 何 要 改 称 朕 ? 把 字 拆 开 就 知 道 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