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1976年考古队挖开秦始皇女儿墓,场面让人难受,专家:胡亥心真狠

    2024.02.1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文|四季文史

    1976年10月,随着秦皇陵兵马俑被发现,考古人员一共发现了17座陪葬墓。为了慎重起见,考古人员选择了其中8座进行考古发掘。

    不可思议的是,虽然这几座墓地看起来非常寒酸,但是陪葬品却很丰富,金、银、铜、铁、漆器、陶器等一应俱全,因为是秦皇陵陪葬墓,所以可大致推算这些墓主身份都是非富即贵。

    而当考古人员进一步发掘时,发现其中一座墓穴里埋有两枚私章,最终判定这座墓穴即为秦始皇最宠爱的女儿嬴阴嫚之墓。不过,棺椁内的情形惨不忍睹,大家一致认为:胡亥心太狠。那么,专家究竟发现了什么,墓穴中又是怎样一番景象让大家如此感慨?

    赵高矫诏,胡亥继位

    鲁迅先生曾说:“秦始皇实在冤枉得很,他的吃亏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帮闲们都替新主子去讲他的坏话了。不错,秦始皇烧过书,烧书是为了统一思想,但他没有烧掉农书和医书。”

    长久以来,很多人都把秦始皇看成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暴君”,殊不知,秦二世胡亥才是暴君无疑。本来秦朝的接班人轮不到他,但胡亥最终还是做了皇帝。

    打开秦朝历史卷轴,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已经盖棺定论。嬴政奋六世之余烈,统一华夏,开创帝制,加强中央统治;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行同轮,统一文字、货币等。作为“千古一帝”,他实至名归。

    不过,就是这么一个伟大的王朝,从历史上来看,却是短命王朝。秦朝国祚只有短短的15年,秦始皇做了11年的帝王。司马迁《史记》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的过程中病死沙丘,而奸臣赵高等人为了扶持秦始皇的第十八子胡亥上位,选择用咸鱼将秦始皇的腐臭味掩盖,并伪造诏书,对身边的人痛下杀手。

    在古代,外戚干政,奸臣当道,都是加速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宦官赵高拥立胡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把持朝廷实权,因为胡亥本没有做皇帝潜质,赵高此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和利用胡亥。

    很显然,胡亥上位后,没有自己的政治主见,处处被赵高掣肘利用。在赵高的挑唆下,两人沆瀣一气,最终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胡亥有多残暴?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这样描述,“赋敛愈重,徭役无巳”、“法令诛罚日益刻深。”作为秦始皇最小的儿子,胡亥靠着矫诏继承大统后,立即露出了凶残的一面。当时,横在胡亥面前最大的障碍就是兄长扶苏。因为,论文治武功、眼界魄力,扶苏都远超胡亥,并且秦始皇没死的时候,扶苏才是秦朝的继承人。不过,此时一切都变了。

    与其说胡亥容不下扶苏,到不如说是赵高不能让他活。那么扶苏能逃过一劫吗?

    倒霉的皇子和公主

    据史料记载,公子扶苏是秦始皇最满意的继承人。他才花出众,宅心仁厚,但也正是因为秦始皇将其保护的太好,扶苏不知政治险恶。

    当那份造假的遗诏送达扶苏手上的时候,蒙恬也劝了扶苏不要轻易相信。不过至孝的扶苏说了这么一句话:“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父皇的脾气咱俩都是知道的,他决定的事情,请求是没有用的。”最终,扶苏拔剑自刎。

    灭大臣而远骨肉。

    赵高为了进一步控制朝纲,他提醒秦二世胡亥斩草要除根,否则皇位难保。胡亥自知皇位来得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两人狼狈为奸一拍即合。

    就这样,除了扶苏被迫自杀外及公子高自愿殉葬外,秦始皇其余子女都被胡亥残忍杀害。比如胡亥在杜县腰斩了6个哥哥。除了这些兄弟,胡亥对自己的10个姐妹也都没放过。但在这些姐妹中,只有秦始皇最宠爱的十公主嬴阴嫚见于史料,并且她是被肢解而死。

    嬴阴嫚,她又名嬴阳滋,秦始皇给公主取了一个男孩的名字,大概是为了彰显其地位,而且阴嫚从小就被秦始皇当男孩子养,甚至说她得到了其他兄弟姐妹未曾有过的父爱。过着极其奢华的富足生活。

    但也许就是因为这份显赫的荣宠,嬴阴嫚被胡亥所嫉妒进而怀恨在心。而且秦朝时,女子也可直接议政、掌权、当将军,所以阴嫚的存在对胡亥就是一个潜在的大威胁。公元210年春天,阴嫚便被已经杀红了眼的亲兄弟给害死了。

    胡亥“弑亲”的背后

    自古君王多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在古代封建王朝,君臣反目、手足相残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这些掌权者的眼里没有亲情、友情,只有权力和欲望。因此,胡亥处置起同胞兄弟姐妹,简直残忍至极。

    在发掘的8座墓中,每个墓中都有一棺,其中7座墓中都各有一具人骨,五男二女。当大家看到棺椁里的遗骸时陷入了沉思。

    专家此前也发掘过很多古墓,墓主人大都神态自然,但眼前的这几座墓主人的遗骸让大家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棺材里的尸骨根本不像是成规模下葬的,更像是被直接丢进去的,尸骨非常凌乱不说,有些躯体和四肢完全分离开来,甚至于还有头颅跟躯干直接分开的。墓主人的死法各有不同,可以肯定地说,这些人绝非正常死亡,也绝非正常埋葬。

    一开始专家觉得这种情况非常罕见,也非常不可思议,但随着他们进一步发掘才发现,更不可思议的还远远不止这些。

    墓穴里除了这些遗骸,各种高档的陪葬品都有,墓主人完全符合一个皇亲国戚身份的身份。在发掘的过程中,专家惊喜地发现了两枚私印,一枚刻着“阳滋”,一枚刻着“荣禄”,还有阴嫚铜印,刻着小篆。结合相关的史料,专家推断出了一个结论:墓主正是秦始皇的女儿嬴阴嫚。而“荣禄”可能是秦始皇的某个儿子。

    考古到这里,大家都对秦二世胡亥的残忍表示惊愕,穿越千年,当时的社会残酷性,可能远不止这般。

    不难看出,十公主阴嫚是一个悲情式的历史人物。可以假设一种情况,如果彼时秦二世不是胡亥,而是公子扶苏,那么她的人生就会是另外一番春光灿烂,但正是由于生性残暴的胡亥做了皇帝,被宦官集团背后操控,才造成了阴嫚凄惨的结局,甚至还不如一个民间百姓。

    在胡亥众兄弟里面,将闾等三兄弟“不明就里”,本以为没有给胡亥造成任何威胁,但胡亥采纳了赵高的意见,必须一个不留,虽然他们被关进天牢,但最后还是被无辜处死。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胡亥有心饶他们不死,但赵高却冷血至极。

    除了这些悉数被诛的兄弟姐妹,公子高也觉得自己命不久矣,与其等着被满门抄斩,不如主动赴死,他对胡亥表示自己愿意去骊山陪葬。“识时务者为俊杰”,胡亥对这位兄弟的“明智”举动表示赞赏,还专门给公子高赏赐了10万钱。

    与被诛杀的人越来越多形成鲜明对比,赵高的权势和地位却越来越高。胡亥的暴政致使天下大乱。而胡亥本就在治理国家方面毫无建树,只贪享乐,秦二世的悲剧已经注定。不过,在此之前,赵高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就已经按捺不住。

    天真的胡亥把赵高的话始终奉为真理,对他言听计从,最后丞相李斯都看不下去了,他上书胡亥,尽数赵高的罪状,胡亥不但没有理会,还说他是窝里斗。消息传到赵高耳朵里,他岂能容下李斯?

    赵高的双手沾满鲜血,虽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望望头顶,已经没有人能制约的了他,即便这样,他还不满足。在设计处死李斯之后,赵高在朝廷上演了一幕“指鹿为马”的政治事件,看似是一场闹剧,却已经将利剑对准了胡亥。

    当胡亥幡然醒悟时,为时已晚,胡亥被赵高逼死的时候,才23岁,虽然当了3年的皇帝,却始终是受制于人,稀里糊涂,可谓坏事做绝。历史是残酷的,一个糊涂的胡亥,一个倒霉的扶苏,再碰上一个作恶多端的赵高,秦朝彻底被颠覆。如若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泉下有知,肯定会痛心不已,而秦朝的昙花一现,导致整个中国的历史就这么被改写了。

    (在古代封建社会,在权力和欲望面前,亲情变得寡淡,秦二世胡亥主政期间,受到赵高的干政,导致朝纲败坏,民不聊生,而同胞兄弟姐妹也被他悉数诛杀。“指鹿为马”让他幡然醒悟,不过为时已晚,身边再无附和之臣。可悲、可叹!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点评关注,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单字解释: 年 考 古 队 挖 开 秦 始 皇 女 儿 墓 场 面 让 人 难 受 专 家 胡 亥 心 真 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