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南阳市南诏县街名的历史和由来

    2023.09.28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上一篇介绍了县城的历史,下面介绍街名的历史和由来.

    城关

    因地名而得名。位于省会城关,故名。东汉时为寿乐乡。又传李清居于此:“光武会时,清书藏之,天子即位,得官不发,寿乐乡为李清店镇。”1955年改为李青店中新乡。1956年迁城关镇。1958年改为城关公社。1961年改称城关镇。

    云阳

    因汉代云阳关而得名。据说市内南口子河谷至官庄一带是三亚老路上的险要关口。汉代称云阳关,故名。

    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置知县,治知城郡。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设南诏县。1947年,省政府迁至李清店,设云阳区。1961年分别设立云阳镇和云阳公社,同年恢复云阳公社。1974年成立云阳工作区,直属南阳专区。1977年仍为直辖市,属南诏县。该市始建于1978年。

    留山

    它因该地区留下的山丘而得名。原名六山坡,相传杨二郎抬山赶日时曾在此歇脚。后人恐此山不复存在,遂改名为六山坡。

    1948年为柳山区。1954年改为柳山中心乡。1958年成立柳山市。1984年改为柳山乡。1986年改为柳山镇。

    黄路店

    因黄路市政府旧店而得名。西汉末年,王莽称帝。汉后裔刘秀在宛(今南阳)与好友李通、兄长刘晏商议谋反辛。由于李通的阴谋不是秘密,官员们派兵捉拿了他。刘秀被王莽大军追杀西逃。他从这里经过,受到了当地人的保护。后来,刘秀礼成为汉光武帝,建立东汉王朝,故此地取名黄鹭店。

    项城县始建于西魏,古城址在黄鹿店街,属芝阳县。隋代改为渔阳县。唐武德三年(620年),置禹州,辖项城县。唐武德八年(625)废。圣历元年(698),属武清县。五朝周显德三年(956)废,并入南阳郡。1949年后,设立黄鹭店专区。1955年撤区,分为黄路店、王庄两个中心乡。1958年成立黄鹭店公社。1983年设黄路店乡。1986年迁至黄路店镇。

    南海迪克

    因市政府原设在南河店而得名。据记载,“昔日南北商贾云集,有人在南江之滨开旅馆”,故名南河店。

    1912年南半部属南阳县。1951年属南诏县,设南河店区。1955年改为中央直辖市。1958年,南合公社成立。1984年改为南河店乡。1986年迁至南河店镇。

    半山坪

    因市政府驻半山坪而得名。西南有半山,村中平地,故名半山坪。

    民国时期为半山平堡。1947年设中甸区,属白河区。1948年属南诏县。1949年,区政府迁至半山坪,改称半山坪区。1955年前为半山坪乡,属中甸区。1956年设半山坪中心乡。1958年设半山坪市。1961年复区(直辖)。1962年恢复自治市。1983年改为半山坪乡。1995年改市。

    白兔港

    因市政府原设在白土岗而得名。附近有一座小山,上面覆盖着白色的泥土,故名白兔山。

    民国时属南阳县。1951年属南诏县。1955年建白土岗区。1956年改为中心乡。1958年成立白土港市。1984年改为白土岗乡。1999年迁至白土港镇。

    乔端

    因市政府原设在桥端街而得名。明朝永乐年间,这里住着一户人家,户主乔端,后来居民聚集兴镇,称乔端。

    明代为乔端。1955年改为马市坪区。1956年成立桥端公社。1983年改为桥端乡。1994年迁至桥端市。

    郊区

    因地名而得名。位于南诏县城边,故名。

    1930年为李青店区。1956年后改为李青店乡。1962年成立李青店公社。1966年改称城郊公社。1983年改为李青店乡。

    店铺

    它以自治市的小商店命名。相传这里曾有小饭馆,多供商贾行人歇脚,故名。

    1947年设小店乡,属柳山区。1955年属小店乡。1958年成立小店公社。1974年并入云阳工作区。1976年恢复为小店公社。1984年改为小店乡。

    女王

    为东汉皇后城所在地,故名。旧称皇后城。据史料记载,汉光武帝刘修芝的光烈皇后殷丽华入京,在此建行宫,故名。

    1947年属云阳区。皇后公社成立于1962年。1984年改为皇后镇。

    泰山寺

    因地名而得名。位于伏牛山主峰太子山脚下,故名。相传太子山原名不见经传,后因有太子逃亡于此,故名太子山。山顶还有一座古刹,故名太子庙。后称泰山寺。

    1949年后,置太山寺乡,属柳山区。1950年属曹甸区。1955年退休,属泰山寺乡。1956年属云阳区。1958年,成立泰山寺社。1974年并入云阳工作区。1977年恢复南诏县。1984年改泰山寺乡。

    石门

    因石门街道市政府而得名。相传在南北大道必经之地石门南河与张军交汇处有一石门。形似门槛,故名石门。

    1950年属南河店区,后属黄鹭店区。1956年设石门乡中心乡。1962年成立石门公社。1983年改石门乡。

    四棵树

    因市政府驻四棵树村而得名。明末清初,马氏在此建祠堂。祠堂旁有4棵大树,故名。

    1950年前属南阳县。1951年属南诏县南河店区。1955年设三岔口、双庙中心乡。1958年成立四棵树公社。1984年改为四棵树乡。

    处理

    因市政府驻马市坪街而得名。明朝初年,砍伐林木,在平地上发现马王庙,建村后取名马坪。又因林草茂盛,适宜放马,清初形成马市,并改为现名。

    明代称马坪。清初改名马市坪。1948年设马市坪区。1956年改为中心乡。1958年成立马市坪公社。1961年该区恢复。1962年恢复为直辖市。1984年改为直辖市。

    崔庄

    因市政府驻崔庄村而得名。明末以崔姓建村,并以其姓氏命名。1948年属李青店区、马市坪区。1955年撤区,设青山岸、崔庄、草庙三个中心乡。1958年成立崔庄市。1984年改为崔庄乡。

    黄路店市

    因黄路市政府旧店而得名。西汉末年,王莽称帝。汉后裔刘秀在宛(今南阳)与好友李通、兄长刘晏商议谋反辛。由于李通的阴谋不是秘密,官员们派兵捉拿了他。刘秀被王莽大军追杀西逃。他从这里经过,受到了当地人的保护。后来,刘秀礼成为汉光武帝,建立东汉王朝,故此地取名黄鹭店。

    项城县始建于西魏,古城址在黄鹿店街,属芝阳县。隋代改为渔阳县。唐武德三年(620年),置禹州,辖项城县。唐武德八年(625)废。圣历元年(698),属武清县。五朝周显德三年(956)废,并入南阳郡。1949年后,设立黄鹭店专区。1955年撤区,分为黄路店、王庄两个中心乡。1958年成立黄鹭店公社。1983年设黄路店乡。1986年迁至黄路店镇。

    #南洋#

    #南洋边事#

    #南洋头#

    #南诏县#

    单字解释: 南 阳 市 南 诏 县 街 名 的 历 史 和 由 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