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襄樊之战”时,曹仁和于禁,究竟谁的官职更大?

    2023.06.16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发动北伐,围攻襄樊,驻守襄樊的曹魏大将曹仁不敌,于是曹操派大将于禁驰援曹仁。

    我们都知道,曹仁与于禁都是曹魏集团的核心武将,地位都非常的高,但是军队出征在外只能有一个统帅,那么,“襄樊之战”时,曹仁与于禁,究竟谁的官职更大?

    曹仁:

    “复以仁行征南将军,假节,屯樊,镇荆州。”

    “迁左将军,假节钺,分邑五百户。”

    通过《三国志》的记载,我们可以很明确的了解到曹仁与于禁当时的官位,曹仁是征南将军,假节;于禁是左将军,假节钺。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要继续探讨“征南将军”与“左将军”的大小,以及“假节”与“假节钺”的区别。

    先来看“征南将军”与“左将军”

    所以,于禁的“左将军”在武将里已经是非常高的了。那么曹仁的“征南将军”呢,真的就是所谓的杂号将军吗?

    如果延续两汉的武将旧制,征南将军肯定是杂号将军,征南将军属于四征将军之一,早在东汉光武帝年间就有设立。

    但是,曹仁身为曹操的族弟,又是曹魏集团的重要武将,核心成员,当时他还肩负着镇守荆州的重任,如果曹操只授予曹仁这么一个杂号将军,似乎并不合理,难道曹操举贤还避亲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宋书·百官志上》记载:

    “四征,魏武帝置,秩二千石。黄初中,位次三公。汉旧诸征与偏裨杂号同。”

    通过上面这段记载,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曹操时期,四征将军已经成为重要的将军,到了曹丕时期已经位次三公。

    关于“征南将军”与“左将军”的大小,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段记载来加以辩证:

    “建安之初,国家纲纪殆弛,乃使司隶校尉钟繇、凉州牧韦端和解之。征腾还屯槐里,转拜为前将军,假节,封槐里侯......建安七年,乃拜腾征南将军,遂征西将军,并开府。”

    通过《典略》的记载,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马腾在建安初年被封为前将军,假节,建安七年(202)被升为征南将军,准开府,从前将军到征南将军,马腾是升职,可见征南将军要高于前将军。

    那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即“开府”。

    开府

    《后汉书·董卓传》记载:

    “傕(李傕)又迁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汜后将军,稠右将军,张济为镇东将军,并封列侯。傕、汜、稠共秉朝政。”

    所以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确定,自曹操执掌朝廷之后,四征将军的地位已经高于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因此单以官职论,曹仁要高于于禁。

    如果按照晋朝的规定,“假节”平时没有权力处置人,战时可斩杀犯军令的人,而“假节钺”则可杀节将(含假节、持节、使持节),可见“假节钺”的地位要高于“假节”。

    但是朝廷严格区分“假节钺”,“假节”,“持节”,“使持节”始于晋朝,而在晋朝之前,“假节钺”与“假节”都没有明显区别,没有任何史料可以证明这两者有区别,甚至很多史料的记载也非常的混乱。

    因此,若以官职而论,曹仁要高于于禁,另外《资治通鉴》里记载:

    “仁使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等屯樊北。”

    曹仁令于禁屯兵樊城北,也可以佐证“曹仁地位高于于禁”这个结论。

    单字解释: 襄 樊 之 战 时 曹 仁 和 于 禁 究 竟 谁 的 官 职 更 大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