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俗话说“娶妻看娘,嫁汉看房”,啥意思?有道理吗

    2023.06.24 | 历史网 | 次围观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老传统,也是当父母的对孩子最大的愿望之一。也就是说到了一定的年龄,男的应该娶妻生子,女的应该嫁人结婚。结婚意味着一个新的家庭的诞生,也正因为有了男女婚姻的结合,人类才得以正常的延续和发展。

    然而,婚姻的组合并不是人人都能称心如意,尤其在古时候,人们有着“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思想,孩子的一生就掌握在父母手中。婚姻大事由父母而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古代的婚姻准则,很多人结了婚才知道对方长什么样子实属平常。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自幼辛辛苦苦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长大成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更希望孩子能够尽快成家立业,有男孩的人家希望孩子娶个好媳妇,有女孩的人家希望孩子能嫁个好人家,过上幸福的生活。因此,在择偶方面也有着他们的一套理论。俗话说“娶妻看娘,嫁汉看房”,这是什么意思?能看得出来吗?有没有道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娶妻看娘”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娶媳妇要看其娘,也就是未来的丈母娘。这能看出来什么呢?人们为何这样说?

    处于以前的年代,“娶妻看娘”还是很有道理的。有句老话叫:“什么样的娘养什么样的女”,在未出阁女子封闭的旧时代,一个女子的性格、行为和作风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和母亲比较接近的。毕竟女孩子不能出门,接触的女性只有母亲,处处肯定直接受着母亲的熏陶和影响。

    当娘的明理、正直、善良、慈爱,其女儿肯定也会有良好的品德;如果当娘的曲直不分、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辨是非,其女儿肯定也会受其影响,本不对的事情也会默认为母亲是对的,其女也不会有什么良好的品德。当然,也不是绝对,毕竟世上一些古典书籍也能影响一个被封闭的女子。

    如果娶了个贤惠的媳妇,当然心满意足,欢喜不禁;可一旦娶了个不通情理、曲直不分的媳妇,就会矛盾不断,家不安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娶妻看娘”也不是没有道理。

    如果按现在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很明显“娶妻看娘”这句话实属偏面。虽然一个女孩子有着母亲血液的传承和基因,但自幼接受着不同层次的良好教育,社交面又极为广泛,女和娘也许会有天渊之别。现在男女平等,彼此交往都有一定的了解,看本人的人品就行了,娶妻也不用去看丈母娘这套旧理论了。

    “嫁汉看房”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女子嫁人要看男方家的房子。在以前贫困的年代,很大程度上看一个家的房子还真能看得出家里富裕不富裕。

    房子是一个家最基本的产业,毕竟也只有房子才能遮风挡雨去正常的生活。在以农耕为主的年代里,人们没有门路去挣更多的钱,多数人家温饱都成问题。一些贫穷之家住的是泥墙茅草房,能有几层砖垫底以土坯砌墙的房子就是不错的了,再好一点的就是纯砖墙到顶部。

    离很远一看房子就知道这户人家过得日子怎么样,因此,以前的女方嫁人时都有“相家”的习惯,为的就是女子嫁过去没有后顾之忧,能够过上好日子。

    现在却不同了,家家都是砖墙混凝土结构,房子也代表不了家里富有不富有,更代表不了一个人的能力,更何况女子选择男方选择的是人品,因为她们懂得唯有人品好才能获得最大的幸福。“嫁汉看房”只能说是落后年代的老一套,已远远跟不上时代。

    “娶妻看娘,嫁汉看房”这句俗语,虽然已不适合现在,但在以前来说也是很有道理的。因此我们要以世论事,毕竟俗语都有着一定的时代性和局限性。了解俗语了解的是以前的历史背景,房屋和婚姻嫁娶又是人生的两件大事,这句俗语从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婚姻嫁娶与房屋尤其重要,只有慎重考虑才能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加美好!不知大家可是这样认为的?欢迎留言评论!

    单字解释: 俗 话 说 娶 妻 看 娘 嫁 汉 看 房 啥 意 思 ? 有 道 理 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