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项羽死亡之谜终于被揭开!学者:根本没有自刎,他没到乌江就死了

    2023.12.08 | 历史网 | 次围观

    李清照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一生的英雄写照和他悲惨的命运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遗憾。从刘邦继位开始,史学家对于项羽的失败都表示否定,大家都不认同以胜败论英雄的看法。从司马迁开始将没有当上皇帝的项羽也写入了本纪之中,将它和刘邦并列。

    在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里面,从来都是寻找喜剧,但是又同情悲剧。一个悲剧英雄的诞生和毁灭,对我们心灵所造成的冲击感是最大的。也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我们两千多年来的认知观里面,都是认为项羽是在乌江自刎而死,可是在新一代的史学家考古辩论之中,却认为项羽根本没有自刎,还没有到乌江就已经死掉了。

    秦朝末年风起云涌的农民战争

    秦朝末年最著名的农民起义战争就是以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他们的起义在中国兴起了燎原之火,使得各个地方的六国复辟势力和生存不下去的农民纷纷起义推翻秦朝的统治。陈胜吴广这两个人虽然是最先起义的,可是胜利的果实并不属于他们。秦朝的果实最后落入了刘邦和项羽的手中,他们两个人的斗争历史被称为楚汉之争。

    项羽是秦朝末年贵族势力的最典型代表之一,它生活在楚国境内,可是由于秦朝统一天下,逃亡到了江东之中,他的祖上世代都是楚国的将领。可以说是一个武将世家,而他也继承了祖上优良的血统,武艺高强,从小就学习兵法立志将来要做一个万人敌。

    项羽祖上最出名的一个将领就是出国后期的大将军项燕,他败在秦国将领手中,而项羽最先起义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为自己的祖父报仇恢复楚国。

    项羽刚开始起兵的时候,只带着他江东的8000子弟,江东这块地方在楚国的境内属于西楚,因为古代中国地图方向和我们现在是截然相反的。他的这8000子弟兵在秦末农民处于战争之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特别是在破釜沉舟这次战争之中获得了超然的地位,使得诸侯都对他刮目相看并向他臣服。后面项羽在刘邦的后面进入关中,可是他也坐上了关中之主的位置,他没有留在关中继续发展,没有统一天下,建立一个统一帝国的心思。

    项羽从骨子里就是一个分封制的代表,他在成为天下之主之后,没有做皇帝,而是自封为西楚霸王将天下的土地按照原来的范围和有功的人划分为许多大大小小的诸侯。

    从整个秦末农民起义战争中来看,项羽功劳是第一,刘邦是第二,但是刘邦却被分封在偏远的汉中地区,只能当一个汉中王,而刘邦手下又是一群能人异士,所以两个人为了争夺天下,再次爆发了楚汉战争。在楚汉战争拉锯数年之后,项羽逐渐失去了人心,手下也无人可用,最后被逼入乌江,自刎而死。这是我们所认为的传统楚汉战争的格局。可是现在又有人提出了新观点。

    项羽自刎乌江的新观点

    在传统史学观点之中,项羽最后死于乌江,他还亲手杀掉了汉军将士之中的数百人,最后是不愿意再增加杀戮,而把自己送给了曾经的那几个老乡,最后也是被五马分尸,而是因为刘邦下令说能够得到项羽的人就赏千金封万户侯,最后得到项羽尸体的五个人都成为列侯,拥有了庞大的家产。

    学者认为,在司马迁史记之中的观点说项羽欲渡乌江这个欲字十分关键,就是说项羽想要渡过乌江,但是却又无可奈何,因为当时项羽等几十人,他们还在东城,距离乌江还有120里以上,可谓是心里想到,人却不能到。

    传统的史学对话里面我们都知道乌江当时有一个亭长,他是属于江东方面的人,他让项羽过去撑他渡过乌江,当时只有他一个人有船,可是项羽却不愿意渡过。

    在司马迁《项羽本纪》的结尾之中,我们看到了,谓霸王之业欲以力经营争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说的就是项羽的事业,他想靠武力征服整个天下,和秦始皇是一样的,但是它却比秦朝灭的更快,连自己都死在了东城之中。

    冯其庸先生结合历代史学论点,还有对实地的考察,提出了项羽并不是死在乌江,而是死在东城的观点,在学术圈里面掀起了轩然大波,有很多人支持他,也有很多人认为他纯属是在抬杠,因为乌江就是属于东城县的管辖之中。

    单字解释: 项 羽 死 亡 之 谜 终 于 被 揭 开 ! 学 者 根 本 没 有 自 刎 他 没 到 乌 江 就 死 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