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马谡是真有大才还是言过其实,为何会失守街亭,辜负诸葛亮的信任

    2024.03.21 | 历史网 | 次围观

    街亭,又名街泉亭,简称街亭。看看史料怎么记载的,略阳县有街泉亭,即故县。街泉亭,俗名汉街城,即马谡败绩处。

    显然街亭是城镇,好好的城池不去守跑到荒郊野外算什么事?何况人人都知道这一次魏军张郃是远道而来,你蹲在城里以逸待劳,顶个六七天肯定没问题把,何况你上司给你的命令是什么?是死守街亭啊!好好守城多好,就算输了还有人背锅。一同防守的张休,李盛也被连累斩首,倒霉的是这俩人的名字和路人甲差不多,连有人提起都没。难道马谡做出军事决定的时候,左右没有人劝他?就算是个军事庸才,也知道要听领导话吧,劝,肯定是有人的劝的,关键在于马谡没听,无视了。

    这是马谡第一次了领兵作战,显然他想迅速证明自己。有种刚出校大学生那种干劲,这可不是贬义词。而刘备口中的言过其实,不堪大用都意思很有可能是,不要放到重要机关单位,而不是说马谡这个人没用,而诸葛亮本人也没有意识到街亭布局这种刷经验的副本,让马谡就这么浪没了。至于马谡的才能,其兄马良是上限了。马谡的军事才能远不如张郃,至少人家张郃是从南走到北都留下步伐的男人,马谡安能不败?无非就是乖乖听话守城,输了向诸葛亮请罪,苟住命和名声绝对没问题。说不定还能得一句,此非幼常之过。

    也有人说马谡就算按照诸葛亮的部署行事,也不一定能守住街亭。我想说,仅凭想象就断言街亭谁都守不住,那是不负责任的。考古专家组在多年前就到街亭古战场实地考察过,那片区域虽然属于平原地带,但街亭却存在一个天然形成的南北走向的“壕沟”,低洼处与平台上的高度差能够达到6米,相当于二层楼,而宽度达到了上百米。这是一个天然屏障,按诸葛亮的部署,利用这个大壕沟,在平台上面的高处修筑防御工事,守住大路,那么以骑兵为主的张郃援军就会受阻。当然,诸葛亮划给马谡的兵力有限,想要击败张郃是不太可能的,但街亭之战对于蜀军来说只要拖住张郃援军的速度就是胜利了。但是马谡放弃大路上的壕沟,反而去了旁边的山上。张郃根本用不着跟他交战,只需留下部分兵力对付马谡,大部队直接通过街亭增援天水三郡就可以了。

    四川历史学院对的方北辰院长说过:谈军事就必须谈地理,不懂地理就不要谈军事。这是金玉良言,一语说破了古代军事的最重要一环。无论外交环境如何有利,计谋如何高明,将领如何善战,军队如何精锐,若不懂地势,在军事上依旧是个白痴,在讨论古代战争时,若不能详尽了解地势对战争双方的影响,则说的每个字都是无用功。而要详尽了解地势,到当地亲身感受则是唯一有用的办法。若光看个地图,翻翻记载,就能把一切都分析透了,那考古这行就太好干了,坐在家里就可以了。

    马谡是个精通兵法但是没经历实战的人,更适合做谋士当参谋,首先诸葛在这件事上用人就错了,应该让王平当主将马谡做副手。诸葛的目的在断陇阻塞魏国援军,定义应该是阻击战阵地战,只要守的够久让主力能够拿下陇西四郡就可以了。但是马谡为了贪功显示自己,忽略了局势,想打一场以小打大以弱胜强的防守反击战,希望击败张颌统帅的援军。但说实话,有时候只看结局不看过程,那一战事实是马谡败了,但如果他能在街亭一战击破张颌的西进主力,张颌本来是名将,那就是不世之功,但他没那个本事就没办法了。以马谡的水平,对阵张颌就算在总口城池驻防,也未必就能守得住,归根到底还是诸葛亮用人不明。

    单字解释: 马 谡 是 真 有 大 才 还 是 言 过 其 实 为 何 会 失 守 街 亭 辜 负 诸 葛 亮 的 信 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