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三国中蜀国后期的九大名将排行榜,魏延仅排第二

    2024.03.24 | 历史网 | 次围观

    1、姜维历来对姜维的北伐贬多褒少,像《三国演义》篇末的长诗就有“姜维独凭力量高,九伐中原空勋劳”之说。纵观姜维历次北伐,具体战绩是: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总的来说还是胜多败少,部队损耗也是魏重蜀轻。边境线又诸葛时期北移至金城一带,成果明显。姜维一人要担当起统帅,大将,顾问的全部职责。稍懂军事的人可以懂得姜维当时作战的艰巨了吧,可是尽管是在这种条件下,姜维仍然能在战术上不断取得成功,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说他不是大将呢?

    2、魏延

    魏延,字文长,是蜀国著名大将,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然而如此优秀的将军却在诸葛亮去世后被马岱斩杀,并被灭三族!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当初刘备打下汉中这个军事要地时别人都以为刘备会让张飞去守,连张飞自己都这么认为,但是刘备却让魏延去守可见刘备对于他的肯定和信任了,也可见魏延是能力不在关羽之下。魏延的确是个人才,但是他为人有点狂傲,人际关系处理的不好,所以最后杨仪诬陷魏延谋反时别人都帮杨仪.最重要的一点是诸葛亮同志不喜欢魏延同志那种脾气和冒险战术.(观点基于三国志,非演义).魏延威武!!乃蜀国之大将!!

    魏延的下场和诸葛亮没有关系,是自己咎由自取!而且他应该感谢诸葛亮一直对他的照顾和宽容,人人都说魏延坏话讨厌他的时候,是诸葛亮一直重用他,让他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赐爵封侯,走上了人生巅峰!然而可惜的是诸葛亮对他的宽容,没有让他变得谦虚谨慎,反而更加居功自傲、狂妄不堪!自作孽不可活!

    3、关兴

    字安国,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东汉末年名将关羽次子,关平之弟,弱冠时就官至侍中、中监军,随后英年早逝。演义中为蜀汉后期重要将领,北伐时跌落山崖而死。小说《三国演义》将关兴描写成有如其父关羽般勇猛的将领,兴原随父羽在荆州,羽水淹七军后,兴前往汉中报喜。后荆州失陷,羽被杀,兴与张飞之子张苞结义。跟随刘备参与伐吴的战役,拜为龙骧将军。在杀入敌阵时遇到杀父仇人潘璋,并紧追逃跑的潘璋而迷路。在谷中找了一间民房住宿,房屋的老人见他是武圣之子而收留。三更时,潘璋强进老人家投宿,碰见关兴,此时武圣关羽显灵,把潘璋吓呆,关兴随即把他斩杀,夺回青龙偃月刀。后来成为诸葛亮北伐曹魏的主将之一,杀董禧、斩越吉,表现大为出色。在诸葛亮第六次北伐之前病逝。

    4、张苞

    张苞是张飞的儿子,他和他父亲一样勇猛,骠悍。可惜正当风华正茂之时,却死于脑外伤。蜀汉建兴七年夏四月,孔明二出祁山伐魏,攻破阴平;武都二城,又派王平、姜维、关兴、张苞四将前后攻杀魏将郭淮、孙礼。魏兵大败,郭、孙二人弃马爬山而走。张苞望见,骤马赶来,不期连人带马,跌入涧内。后军急忙救起,头已跌破。孔明令人送回成都养病。不多日,忽报有人自成都来,说张苞身死。孔明闻知,放声大哭,口中吐血,昏绝于地,众人救醒。孔明自此得病卧床不起。后人有诗叹曰:悍勇张苞欲建功,可怜天不助英雄!武侯泪向西风洒,为念无人佐鞠躬。

    5、马岱

    马岱是马超的堂弟,蜀汉中后期的重要将领。早年他曾经从曹操手中死里逃生,后跟随马超大战曹操。建安十九年,马岱随马超归附刘备,马超临终前将马岱托付刘备。跟随丞相诸葛亮南征孟获和北伐曹魏,马岱久经沙场、多负辛劳,作战冷静而勇猛,深得诸葛亮信任。诸葛亮临终授命于马岱,袭斩魏延,马岱成功的完成任务。论武力在那个时期没几个比马岱厉害的,能力不俗,战功不少。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马岱初次登场随马腾入许昌。后来马腾和其余诸子尽皆被杀,马岱乔装逃出。马超起兵,马岱随之周旋。曾在潼关前打败钟繇。建安十九年,马岱随马超救援刘璋,曾与张飞大战十余合败北,旋即随马超归降刘备。刘禅登基后,跟随丞相诸葛亮南征孟获和北伐曹魏。马岱久经沙场、多负辛劳,作战冷静而勇猛,深得诸葛亮信任。诸葛亮临终授命于马岱,袭斩魏延。马岱成功的完成任务。

    6、王平

    蜀汉后期的绝对大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王平随马谡防守街亭,因其卓越的见识和在撤退时的出色表现被诸葛亮赏识,得到破格提升。之后,王平在第四次北伐时成功防守住了魏将张郃的进攻,在诸葛亮去世后帮助众人平定了魏延之乱。蒋琬执政初期,王平、吴懿防守汉中,后升为镇北大将军,统领汉中,成功防御了魏将曹爽的大规模伐蜀行动。后随诸葛亮南征、北伐,多次受命执行任务,表现十分活跃。诸葛亮去世后,王平在蒋琬的推荐下,到永安防守吴国。

    7、罗宪看一下他的实力:(罗宪也是一个悲剧,因为不满黄皓被贬永安)坚守永安罗宪招集众人,表示孙吴不守信用,意图趁机并吞巴东,便归顺了曹魏。并整顿兵马,严阵以待。孙吴先派遣步协强攻白帝城。罗宪沿著长江防守,同时派遣参军杨宗向安东将军陈骞求救。之后吴军攻入巴东,罗宪退入白帝城坚守,吴军屡次强攻皆被挡住,之后又派遣陆抗率3万人支援,这场攻防战长达六个月之久。司马昭得到罗宪求救后认为成都刚经历邓艾钟会事件,目前已无力支援。所以派遣荆州刺史胡烈率军攻打吴军入蜀据点西陵,陆抗在腹地受胁之下退兵。自此永安之围解除,罗宪担任原职,加封陵江将军,万年亭侯。西晋时期,罗宪举荐不少蜀汉人士。例如巴西陈寿、琅邪诸葛京等等,这些人后来都成为有名的官员。最后罗宪攻下了孙吴的巫城(今重庆市巫山县),同时也向司马炎进献伐吴之策。西元270年,罗宪卒于任上,被追封为安南将军,谥号“烈”。

    8、马忠

    诸葛亮南征,拜马忠为牂牁太守,率偏军平定当地叛乱。马忠治理牂牁政绩显著,诸葛亮又辟为参丞相军事,作为丞相留府长史蒋琬的副手,处理后方军政事务。接着又兼任益州治中从事。魏军大举进攻汉中,马忠到诸葛亮军中帮办军务。之后,又指挥牙门将张嶷等将领平定叛乱的汶山郡羌人。南中豪族刘胄叛乱,各郡骚动。诸葛亮以马忠接替原庲降都督张翼。马忠不负使命,平定了叛乱。诸葛亮加忠为监军、奋威将军,封博阳亭侯。建宁郡曾经杀害太守正昂,绑架太守张裔送给吴国,所以以前庲降都督常常驻扎在汉族居多的平夷县。马忠移屯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的味县。越巂郡一直处于混乱状态,马忠指挥并协助越巂太守张嶷恢复秩序,并因此直接晋升为安南将军,进封彭乡侯。大司马蒋琬北驻汉中,而马忠入朝述职,于是受命到前线宣传诏旨,加拜为镇南大将军。

    9、李严

    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时,李严延误押运粮草,为推卸责任而阻挠诸葛亮的北伐,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获罪,被废为平民,迁徙到梓潼郡。虽说他被废,但是李严数次平叛有功,且镇守东部地区,策反孟达,实力可见一斑,无奈斗不过诸葛亮落得不好的下场(诸葛同学很不地道啊,排除异己独霸朝纲,蜀汉之堕落诸葛亮罪不浅),但是这个人的能力还是很出众的,算是一员大将。

    单字解释: 三 国 中 蜀 国 后 期 的 九 大 名 将 排 行 榜 魏 延 仅 排 第 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