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国军上将起义前犹豫,面对部下询问他坦言:我的如夫人是军统特务

    2024.02.20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1949年9月,时任国民党军重庆行营副主任潘文华的家中迎来了一位贵客——郭勋祺。

    郭勋祺过去曾是潘文华的老部下,两人交情非同一般,只是此次见面后,潘文华却不由得吃了一惊,因为据他所知,郭勋祺早在一年前便已经被刘邓大军在襄樊战役中俘虏了。

    图|潘文华

    两人见面后寒暄了一阵,但潘文华也了解到郭勋祺此时此刻来到此地,带给他的只有两个字:

    “起义。”

    原来,就在襄樊战役后,郭勋祺被俘。作为一名川中名将,郭勋祺与刘伯承、陈毅均有旧交,抗战时期曾想过率部起义,遗憾的是,那时我党考虑到正值建立抗日统一民族战线,因而未予同意,此次被俘后,经刘伯承、陈毅做工作,郭勋祺决定返回四川去做策反,为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做做工作。

    郭勋祺一路先是到了武汉,然后被裹挟到了南京软禁,经李宗仁说情后才幸免于难,之后返回四川,以中野敌工部的名义,向老同学、战友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

    可以说郭勋祺一路能来到重庆,见到老上司潘文华,可以说是相当不容易。郭勋祺劝说潘文华:

    “不如立即在重庆起义。”

    图|郭勋祺

    潘文华思虑再三,却始终拿不定主意……

    川军五行

    所谓的川军五行,是指四川军阀中最有实力的五个人,他们分别是邓锡侯、杨森、刘湘、刘文辉、王陵基。

    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政治生态,四川军阀在近代历史上一直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管辖,各个地区分别由不同的军阀控制,连年征战,即便是经过了一系列的吞并后,四川军阀内部依然派系众多,一直到1933年以后,刘湘击败了刘文辉,才算是终结了四川连年军阀混战的局面,后来抗战爆发后,四川军阀麾下部队编为国民革命军出川抗日,前赴后继,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篇章。

    刘湘一开始作为四川军阀,其势力并不显眼,但随着后来逐渐发展,势力反倒居于各派之上,在他的统一筹划下,各派系均相安无事,刘湘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四川王”。

    可惜的是,刘湘于1938年1月20日因病去世,以他为主的川军一系后来受制于蒋介石的中央军,最终被消耗在抗日战场上。

    而他的老部下潘文华,最终顶替刘湘的位置,成为川军五行之一。

    潘文华能成为接替刘湘的人,除了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

    图|刘湘

    1938年1月20日,刘湘病逝,潘文华护送刘湘的灵柩回到四川,因潘文华所属的两个师在广德保卫战中受损严重,刘湘部另一名将领唐式遵借机诬告,致使潘文华被蒋介石撤职留任,回到四川后的潘文华心灰意冷,闭门谢客,不再理会外面的事。

    刘湘死后,蒋介石便迫不及待地想要夺取川中大权,并任命亲信张群为四川省主席,可四川地方实力派均不肯承认,蒋介石也没办法,只好任命王缵绪为四川省代主席。

    事实上当时四川地方实力派中,反对声音最大的,当属刘湘生前就建立起来的武德励进会,该组织是以刘湘军中营以上骨干建立起来的,会长是刘湘,但在刘湘死后,该会群龙无首,武德励进会不得不召集成员坐在一起开会,商量推举一个合适的人选来当这个会长。实际上就是选刘湘的继承人。

    王陵基、王瓒绪都很觊觎这个位子,但两人后来谁也没有当选。

    刘湘部元老钟体乾建议:

    “要选一个刘湘生前最信任的人。”

    思来想去,大家都想到了正在闭门谢客的潘文华,他不仅仅是刘湘最信任的部将,同时在刘湘部有很高的威望,这个提议一出,立即得到了在场人的一致响应,甚至有人在会场上公然宣称,如果反谁对这个提议,谁就是“川奸”,人人得而诛之。

    图|蒋介石

    见潘文华轻易地就获得了刘湘的位置,蒋介石也很无奈,只能放弃打压他的想法,任命潘文华为二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川康绥靖副主任,其中集团军下辖三个军九个师。1939年3月,蒋介石又晋升潘文华为二级上将。

    尽管蒋介石竭尽全力地拉拢,但潘文华早就看清了蒋介石的本质,刘湘生前就嘱咐过他:

    “蒋介石这个人无论嘴巴说得多甜,决不能信任,只有联合与我利害相同的力量,与之周旋,才有活路。”

    因此潘文华当上武德励进会会长后,积极团结在川中的势力,并与中共合作,以对抗蒋介石的吞并。潘文华在重庆时,便积极与中共南方局合作,与周恩来、董必武、林伯渠交往,双方建立起统战关系,潘文华还在成都专门设电台,以便于与中共联系。

    潘文华联合邓锡侯、刘文辉以及龙云,签署了川、康、滇三省联防协议抵制蒋介石渗透,并策动驱逐王瓒绪,后来是蒋介石从中干预,提出自兼四川省主席,以秘书长贺国光代理四川政务为理由,这才迫使潘文华不得不答应下来此事。

    蒋介石几次派遣人员企图渗透进入四川,都被潘文华以保荐升官以及送钱的方式送走。

    在蒋介石不断地挖空心思打压之下,潘文华、刘文辉、邓锡侯等川军将领也越来越意识到蒋内心的险恶用心,团结的也更加紧密。

    潘文华的忧虑

    图|抗战时期川军出川

    1949年5月23日,中共中央军委以及毛主席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指示:

    “胡宗南全军正向四川撤退,并有向昆明撤退消息。蒋介石、何应钦及桂系正在做建都重庆割据西南的梦,而欲消灭胡军及川康诸敌,非从南面进军断其退路不可。”

    根据中央的指示,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第二野战军立即转入进军西南的准备过程当中。

    事实上作为四川地方实力派,刘文辉、邓锡侯早在渡江战役之前,便派人专程赴上海见民盟主席张澜,张澜告诉两人:

    “蒋介石即将彻底失败,川康的问题要看自己的力量如何米作决定。如力量许可,就应采取主动,迅速脱离蒋帮,加入革命阵营;如力量不行,则应等待解放军入川时再配合行动。不管怎样都要作好准备。”

    即便如此,刘文辉、邓锡侯在当时仍有顾虑,虽然他们早从抗战时期就已经与中共取得了联系,并且也了解了我军的政策,但考虑自己在过去历史上,既是封建军阀、大地主,又是官僚资产阶级分子,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对象,心里始终犹豫不觉。

    中共在成都的地下党组织针对二人这样一种情况,立即派出专人与之联系,晓以民族大义,并宣传了中共对于起义人员“既往不咎”的政策,成功打消了刘文辉、邓锡侯的疑虑。

    与刘文辉、邓锡侯不同,潘文华尽管内心很赞同中共的政策,但他当时身边已无一兵一卒,成了一个彻底的光杆司令。

    因为潘文华一贯反蒋的行为,早已引起了蒋介石深深的嫉恨。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突然宣布,裁撤川陕鄂边绥靖公署,裁撤潘文华的儿子潘清洲的巴山警备司令部。然后又借口整编部队,裁撤潘文华的第二十八集团军,仅保留潘文化的56军军长以及川康绥靖公署副主任,同时,四川省银行改组,潘昌猷的董事长也被迫下台,潘文华集团遭到一连串的打击。

    潘文华先后请程潜、陈诚说情,但蒋介石仍不罢手,他为了使潘文华彻底远离成都,下令成立川黔湘鄂边公署,调潘文华的部四个师驻防黔江、酉阳、秀山及湘西边境。

    也就是从此时开始,以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控制的川康地区形势已然土崩瓦解,不复存在。

    1947年秋,国防部又二次下令整编部队,潘文华所部56军又改为整编56师,其子潘清洲任少将师长,眼见潘文华弱势,蒋介石更是毫不留情,对刘湘部、潘文华部出身的将领采取逐个分化打击,截止1949年前,潘文华所部均被东调西调,几乎都被肢解。

    潘文华骤然遭此打击,心中怏怏不快,只好告病赴成都休养,蒋介石直接下令,调潘文华任重庆行辕副主任,实际上潘文华此时已无权无势,处于有职无权的状态。

    一直到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渡过长江,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当局已呈崩溃之势,潘清洲趁机在洪湖搜罗旧部,组建了235师,并自认师长。

    潘文华不是不想起义,但他一来顾虑自己过去的历史,二来顾虑身边保密局特务的监视,实在难有起义的机会。潘文华之所以告诉郭勋祺“时机未到”,很大成都上也是源于此。

    图|解放军西南作战经过要图

    一天下午,潘文华的参谋长杨续云来汇报情况,两人一直聊到了傍晚,杨续云才准备离开,潘文华一直看着身边的姨太太出门去,这才又拉住杨续云,打算拉他到内室在好好谈一谈。

    作为潘文华的部将,杨续云知道此时他所思所想,见此情形也直接开门见山聊起来:

    “潘主任,恕我直言,国民党人心丧尽,大势已去矣!尽管国防部还有几个人在那里大吹大擂什么长江天险固若金汤。可你我都清楚千里江防,无所不备,无所不寡。从古以来的渡江攻击,没有一次不成功的。我敢断定,几天后的局面准会是那句古诗所云: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潘文华摇摇头,只是说了一句话:“这些天我也烦透了,有些劳神。”

    “咋回事儿?”

    “还不是我那位如夫人闹的。”

    杨续云心里很清楚,其实不单单是潘文华,像刘文辉、邓锡侯身边,都有军统安排的特务,原来戴笠还在的时候,军统就秉持他的意思,搜罗社会上一些颇有姿色的女性加以训练,然后将这些人送到一些地方实力派身边,借机刺探消息情报,就连蒋介石十分信任的胡宗南,身边也被戴笠安插了叶霞翟。

    事实上,潘文华虽然无权无势,但毕竟在重庆经营多年,他早就探查清楚,自己这位如夫人与保密局有过接触,只是一直碍于情分,所以才没有处理。

    潘文华深深叹了口气,告诉杨续云:

    “这些天,我这位太太老是缠着要我去香港或加尔各答。其实,我早已下定决心,既不愿去台湾,又不愿流亡异国,当然只有反蒋起义投向人民阵营,伤脑筋的是她的出路如何安排。”

    杨续云考虑再三,给潘文华出主意:

    “这位太太虽然有军统背景,但到本集团后,并没有干什么对我们不利的举动,这是因为以主任您的地位,她乐得安安稳稳地当个一品夫人。但现在既然决定与蒋决裂,以她的身分,一来不好和中共见面,二来无法向她的组织交代,看来主任您只有下决心与她分道扬镳了!”

    图|刘邓潘起义旧址——彭县龙兴寺舍利塔

    潘文华点点头,心中下定了决心:

    “我与她也只好分手了,不过相处多年,好见还须好散。”

    于是,潘文华开始做准备,他将家中大部分的金银细软全部交给了这位如夫人,并将她礼送去了香港。

    黎明前的黑暗

    1949年11月中旬,潘文华启程赴成都,与刘文辉、邓锡侯汇合,随时准备待机而动。11月30日,重庆解放,国民党军30余万溃兵汇集成都。

    蒋介石来到成都后,立即召见了刘文辉、邓锡侯、张群,下令要求刘文辉与胡宗南“合署办公”,刘文辉机智应对,蒋介石并未看出端倪,但要求先派飞机护送刘文辉、邓锡侯家眷前往台湾,两人只好以屡受中央军排挤为借口大发牢骚。

    考虑到成都已经太不安全,潘文华在与刘文辉、邓锡侯商量后,决定以养病为由,到邓锡侯95军控制的彭县暂避。并与刘文辉、邓锡侯约定一同行动。

    12月5日晚,潘文华正准备出发,蒋介石侍从室主任陈希突然造访,给潘文华送来了明天要去台湾的机票:

    “明天早晨8点整,我来送你去凤凰飞机场,然后直飞台湾。”

    陈希煞有介事地警告潘文华:

    “我明早准时来接你,今晚哪里也不要去,在屋里安全!”

    图|彭县起义

    潘文华虽然恼怒,但他此时无职无权,对此毫无办法。这时手下也突然来报,说潘公馆周围出现了很多形迹可疑的人,潘文华知道,今晚就是自己最后机会,无论如何也要逃出去,只有脱离蒋介石的控制,未来一切才会有机会。

    好在潘文华有个极为忠诚的卫士长伍丁,愿意替他冒险调虎离山,潘文华命人取过自己的衣服,伍丁穿好后,半夜开着潘文华的“福特”牌小轿车疾驰而去,守在门外的特务立即出动,并将消息报告给了毛人凤。

    毛人凤直接下令:

    “总裁命令,追到郊外,鸣枪告警。若潘文华再不停车,可以开枪射击。务必生获其人,死见其尸。”

    就在门外的特务被调开后不就,潘文华在卫士的掩护下,悄悄潜出,不过一会儿的功夫,就逃出了成都,伍丁用自己的死,救了潘文华一命,等到第二天一早,保密局的特务只在城外发现了一辆被打的稀巴烂的“福特”牌小轿车,里面有一个身穿国民党军少校军服的年轻人,至于潘文华,人早就到了彭县。

    潘文华走后,蒋介石对刘文辉、邓锡侯看得更加严密,让两人感觉隐隐有些不安。

    蒋介石眼见拉拢不住两人,顿时想出一个注意,他让人召集刘文辉、邓锡侯到北教场谈话。

    刘文辉心里很着急,他知道蒋介石这时不可能有闲心同他们谈话,最大的可能就是当场拘捕,于是赶紧找来了邓锡侯商量对策:

    “看来我们非走不可,下午去北较场,无异于自投罗网,与老蒋见了面,很可能是骗上飞机,强行送到台湾。再其次,假手王陵基、胡宗南与我们为难,软禁起来。到那时,哭都来不及。”

    邓锡侯也觉得毛骨悚然,老蒋用这样的方式解决对手,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看来这次是非走不可了。”

    12月8日凌晨6时,刘文辉、邓锡侯躲过了特务的监视,匆匆逃离了成都。

    考虑到当时尚不明白中央起义通电的呼号,刘文辉在离开成都时,专程派了一名副官将拟定好的起义通电交给在雅安的杨家祯,由中共电台转发。

    1949年12月9日,时任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在昆明宣布起义,同一天,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在彭县宣布起义:

    “刘、邓、潘三部从即日起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竭诚服从中央人民政府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领导。”

    因消息通知得晚,一直到12月11日,起义通电才正式发出,时间也才改为12月9日。

    蒋介石见大势已去,慌忙逃离成都。

    就在起义通电发出之前,刘文辉即通知所属各部,务必于12月12日同时宣布起义。除少部分不能理解以外,大多数军长、师长都坚决拥护起义。

    潘文华这时才终于将心放进了肚子里。

    起义成功后,中央任命潘文华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因其身体不好准许养病,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潘文华不惜家财,捐款2000万(旧币)用于置办志愿军冬衣,11月12日,潘文华病逝于成都,享年64岁,中央特别指示,遗体覆盖国旗,安葬于成都武侯祠旁。

    单字解释: 国 军 上 将 起 义 前 犹 豫 面 对 部 下 询 问 他 坦 言 我 的 如 夫 人 是 军 统 特 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