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钱唐:抬棺进谏,以死威胁,唯一征服朱元璋的男人,活了81岁

    2023.03.20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楔子:明朝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决定将孟子的牌位从孔庙中撤掉,满朝哗然。大臣们纷纷上书,说孟子乃“亚圣”,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传播者之一,不可停了他的配享,朱元璋就是不听。朱元璋最后声称:“有谏者以大不敬论!”意思是,谁要是再敢劝谏,我就治他大不敬之罪。

    然而,一位叫钱唐的大臣出现了,他用勇气和鲜血,征服了朱元璋。

    在大明朝,朱元璋还没怕过谁,但钱唐创造了这个纪录。

    本文,笔者将通过史料和大家讲述大明“硬骨头”钱唐的事迹,希望通过他的故事,引发大家的思考。

    一、象山请名儒,刑部任尚书

    根据《明史·列传第二十七》记载:

    钱唐,字惟明,象山人。博学敦行。洪武元年,举明经。对策称旨,特授刑部尚书。

    钱唐,字惟明,号白石山人,象山丹城(今浙江宁波)人。

    钱唐生于元朝延祐元年(1314年),他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尤其擅长儒学,长大后,钱唐在象山教书育人,成为当地大儒。元朝听闻钱唐学识渊博,曾几度招揽钱唐为官,都被钱唐拒绝。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盐贩子方国珍趁机起义,占领浙江沿海一带。

    方国珍为了拉拢人才,曾派弟弟方国瑛亲自上门请钱唐入伙,钱唐看方国珍为人残暴,不似帝王之才,因此没有接受方国珍的邀请。

    吴元年,朱元璋派汤和、廖永忠南下攻打方国珍,方国珍最终投降。宋濂等人向朱元璋举荐钱唐,说钱唐博学敦行,有经世之才。朱元璋非常重视,命人将钱唐请到了南京。

    钱唐到了南京后,朱元璋请教他许多问题,他对答如流,让朱元璋非常满意。

    第二年,朱元璋称帝,钱唐被任命为刑部尚书。

    需要说明的是,钱唐并不是明朝第一任刑部尚书。明朝第一任刑部尚书名叫周祯,他在明朝建立之前,就已经在帮朱元璋制定律令,只是周祯的刑部尚书只当了几个月,便被朱元璋改任治书侍御史,第二年又改任广东行省参知政事,因此钱唐才接手刑部,成为明朝第二任刑部尚书。这一年,钱唐55岁。

    钱唐上任后,修改了一些比较严苛的刑罚,体现了大儒的仁心。

    有一次,钱唐给朱元璋讲《虞书》,其他人都是跪着讲,他却站着讲。有人说他太倨傲,钱唐说:

    “以古圣帝之道陈于陛下,不跪不为倨。”

    钱唐的意思是,我给陛下讲古代最圣贤的帝王的治国道理,即使不跪下,也不算倨傲。(笔者注:唐虞,是尧与舜的并称,即唐尧与虞舜。)

    洪武二年,朱元璋下诏对孔庙进行春秋祭祀,《明史》记载:

    二年诏孔庙春秋释奠,止行于曲阜,天下不必通祀。唐伏阙上疏言:“孔子垂教万世,天下共尊其教,故天下得通祀孔子,报本之礼不可废。”久之,乃用其言。

    意思是说,朱元璋认为只需要在孔子的老家曲阜祭祀孔子就行了,全国其他地方的孔庙则不需要祭祀。钱唐跪在台阶下劝朱元璋说:“孔子垂教万世,天下读书人都接受圣人的教诲,因此各地都应该祭祀孔子,这种自古以来的礼仪不可废。”朱元璋最终听从了钱唐的建议。

    钱唐身为大儒,前半生不愿入仕元朝,也不愿意委身于方国珍,到55岁时方到明朝为官,而且一经入朝便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担任六部尚书之一,足以说明他并非徒有虚名之辈。

    作为一个古代读书人,钱唐自幼接受儒学教育,孔孟不仅是他心目中“圣人”,更是古代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因此,他作为孔孟门徒,需要维护孔孟的地位。接下来的故事,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二、朱孔多恩怨,亚圣不能言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寒微,他直到成年后到皇觉寺出家,才开始认字。因此,他对“孔孟”的态度,远没有天下读书人亲切。实际上,上文提到朱元璋只想在曲阜祭祀孔子,这并不是朱元璋和孔家的第一次冲突,在此之前,朱元璋和孔家就有了恩怨。

    吴元年,也就是朱元璋称帝的前一年,朱元璋在打败张士诚、方国珍之后,开始派徐达、常遇春北伐元朝。徐达的大军一路攻克河南、占领山东。在徐达到达曲阜的时候,已经是洪武元年的三月了。朱元璋下诏给徐达,让他请孔子的第55代孙孔克坚来南京朝见自己。可是,孔克坚却没有来。

    众所周知,从宋朝开始,孔子的嫡长子孙皆被封为衍圣公,以彰显朝廷尊孔之心。同时,历代衍圣公也基本上在朝廷为官,或者有“挂职”。元承宋制,孔子的第55代嫡孙孔克坚被元朝封为衍圣公,担任元朝国子监祭酒。

    因为当时北方各省还在元朝的控制之下,孔克坚是元朝钦封的衍圣公,在局势尚不明朗的前提下,他不想贸然来见朱元璋。但徐达的大军已经控制曲阜,他只能称病,最后在徐达的一再催促下,孔克坚派自己的儿子孔希学到南京拜见朱元璋。《明史·儒林传》记载:

    希学奏父病不能行,太祖敕谕克坚,末言“称疾则不可”。会克坚亦来朝,遇使者淮安,惶恐兼程进。

    朱元璋见正主没来,十分生气。朱元璋认为,孔克坚身为孔子嫡系后裔,看不起自己这个草莽出身的皇帝。

    朱元璋大怒,对孔希学说,朕可没说过生病就不用来了。孔希学知道交代不过去,又写信给孔克坚。当时,徐达已经打到通州,元朝大势已去,孔克坚这才仓皇赶往南京。

    孔克坚来拜见朱元璋后,表面上虽然交代过去了,但朱元璋从此却对孔家没有好脸色。到了十一月,朱元璋干脆以孔克坚多病为由,直接越过孔克坚,封孔希学为衍圣公。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恩怨,洪武二年,朱元璋才下诏缩小祭祀孔子的范围,将祭祀大典仅限定在曲阜一隅之内,其他地方不必祭祀。

    好在有钱唐这个诤臣,他跪在台阶上苦劝朱元璋,朱元璋最终也觉得天下需要孔子门生来治理,因此妥协,下旨让全国孔庙每年春秋两季祭祀孔子。

    和孔家的恩怨还没完,朱元璋又和孟子杠上了。这件事发生在洪武三年,朱元璋在读《孟子》,读到《孟子·离娄章句下》时,把他震惊了。考虑有些读者对这一段还不熟悉,笔者赘述一遍:

    孟子问齐宣王:如果有个齐国的官员,治理不好自己的属地,应该怎么处理?

    齐宣王不知道这是孟子的“圈套”,斩钉截铁地说:“无能的官员就得下台!”

    孟子下一步逼问道:“那如果一个君王治理不好自己的国家呢?”

    齐宣王尴尬了,孟子说:“官员无能要下台,那君王治理不好自己的国家,自然也得下台!”

    齐宣王非常震惊,孟子又说: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意思是,君臣之间的关系,主要看君王的态度。如果君王把臣子当作兄弟和心腹,臣子就把君王当作君王,如果君王把臣子不当人,那臣子也把君王当仇人。

    也就是这句话,让齐宣王发飙了,同时,也让朱元璋发飙了。

    实际上,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时,主要的核心思想是“仁”,孟子后来发展儒家学说,详细阐述了君臣关系,其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更是孟子学说的重点。

    朱元璋看完孟子和齐宣王的这个故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认为,孟子身为臣子,竟然让君王下台,简直是大逆不道,“非臣子所能言”。因此,朱元璋将《孟子》摔在地上,下旨将孟子的牌位从文庙中撤掉。

    三、太祖撤孟子,钱唐以死谏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命仍祀孟子。初,国子监请释奠,命罢孟子祀。至是,上曰:“孟子辟邪说,辨异端,发明先圣之道,其复之。”

    在朱元璋心目中,孔子创建了儒家学说,教化万民,本应得到后世祭祀。但孟子擅自改变儒家思想,把百姓凌驾于君王之上,因此不能容忍这种“邪说”和“异端”。朱元璋甚至下旨,让全国各地的府学、县学在考试的时候,也不能引用孟子之言。

    朱元璋的这种做法,让满朝大臣们惊掉了下巴,大家纷纷劝朱元璋收回成命,朱元璋拒绝一个又一个,最后朱元璋怒了,他下明旨说:

    “有谏者以大不敬论,命金吾射之!”

    即,如果再有谁敢提祭祀孟子的事情,就按大不敬罪论处,让侍卫直接放箭射死他!

    朱元璋是个狠角色,向来说到做到,他此语一出,包括李善长、宋濂、刘基等文臣再不敢劝谏。朱元璋本以为这件事就这样压下去了,没想到,刑部尚书钱唐却是个硬骨头。

    钱唐回家命人给他打了一副棺材,然后写好奏折,命人抬着棺材到宫门口,打算“死谏”。《明史·钱唐传》云:

    唐抗疏入谏曰:“臣为孟轲死,死有余荣。”时廷臣无不为唐危。

    当时,大家都为钱唐的人身安全感到担心,钱唐却颇为自豪地说:“我能为孟子而死,虽死犹荣!

    朱元璋见来了个硬骨头,气不打一处来,再次让侍卫向钱唐重申他的旨意,警告说如果钱唐再上前,便放箭了。《明朝小史》记载:

    钱唐抗疏入谏,舆衬自随,袒胸受箭。

    警告对钱唐无用,他跟着朱元璋的轿子,一路劝谏,并且把胸口敞开,坦然面对箭矢,大有以死明志之意。

    于是,朱元璋命侍卫放了一箭,钱唐被射倒后,仍爬向朱元璋,朱元璋在钱唐的鲜血之中,看到了天下读书人的血勇之气,最终屈服。史载:

    帝见其诚恳,命太医院疗其箭疮,而孟子之配享,于是得不废。

    朱元璋被钱唐的诚意征服,让太医院的太医们为钱唐治疗箭伤。最终,朱元璋下旨,恢复孟子的配享。

    朱元璋自起兵后,南略定远,攻滁州、占南京,扫陈友谅、围张士诚,赶走元顺帝,天底下还没有能让朱元璋低头之人。钱唐凭借鲜血与勇气,成功征服朱元璋,也算是洪武朝的第一人了。

    笔者认为,钱唐之所以能征服朱元璋,关键在于他让朱元璋看到了天下“孔孟门徒”的决心,朱元璋知道,他治天下,还是要靠天下读书人,若钱唐因此而死,那他将彻底失去天下士子之心。因此,不得不妥协。

    钱唐伤愈后,被同僚们刮目相看,大家都对他尊敬不已。钱唐晚年,曾再一次惹怒朱元璋。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在宫中悬挂武则天的画像,钱唐认为武则天窃唐,不足以效仿,劝谏朱元璋撤掉画像。朱元璋将他拉到午门准备处死,他仍不屈服,最终朱元璋刀下留人,《明史》云:“帝意解,赐之食,即命撤图”,并且赐他食物,撤掉了武则天的画像。

    死罪虽免,但活罪难逃,钱唐还是被朱元璋贬到了寿州,这时,钱唐已经80岁了,第二年,钱唐死于寿州,终年81岁。

    笔者认为,中国历史上不乏硬骨头,但是,洪武朝的硬骨头却很少,钱唐便是那个嘴硬的骨头。

    也许,在今天的人看来,钱唐的做法有少许的迂腐。但是,笔者主张,我们看待历史人物,不能脱离他所在的文化大环境,钱唐自幼接受儒家教育,以孔孟为“先师”,孔孟早已是他心中的信仰。因此,他为了维护孔孟的地位,敢于死谏。

    罗曼·罗兰曾说过:

    居于一切力量之首的,成为所有一切的源泉的是信仰。而要生活下去就必须有信仰。

    钱唐是一位勇士,是一位敢于为信仰而献出生命的长者。

    本文参考:《明史》《明史纪事本末》《明朝小史》,吴晗《大明王朝三百年》等。

    单字解释: 钱 唐 抬 棺 进 谏 以 死 威 胁 唯 一 征 服 朱 元 璋 的 男 人 活 了 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