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静海文化】抗美援朝往事:一位静海老志愿军战士李永林的口述 记录整理:方语重

    2023.04.02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抗美援朝往事

    一位静海老志愿军战士的口述

    李永林,天津静海区东滩头乡大黄洼村人,1941年加入抗日少年先锋队,1944年参加八路军津南支队,后编入华北73团。日本投降时赴东北接收日本装备,1946年3月,在查哈尔新保安编入杨成武领导的华北三纵,先后参加了解放石家庄、太原、平津战役,战役结束后进军大西北,解放兰州、银川,1949年在宁夏进入陕北,开荒种地,支援部队建设,1950年秋,参加抗美援朝,随63军赴朝作战,任连指导员,参加了5次战役。1955年,授大尉军衔,1975年调石家庄重新组建装甲兵学院,1987年离休。

    突破临津江

    1951年四月,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关键期,一场规模浩大的第五次战役打响了,我所在63军的攻打对象是英国二十九旅,若要突破敌人在华田里的防守,就必须先突破临津江,与英国皇家二十九旅与美三师决一死战。

    四月十四日上午,我连布好战线,隐蔽在江北岸的山石缝隙之中,等待时机准备出击。半夜时分,我带领第一梯队先锋连战士们悄悄渡江,四月的朝鲜此时正是春寒料峭的时节,凛冽的北风飕飕作响,如小刀般刮在脸上,江面激流翻卷,江水刺骨,水面上浮着大小不一的冰块,为防止跌倒和急流的冲击,队员们相互紧紧地挽着手臂,脚下一米多深的江水浸透了身上的棉衣,但是没有一人退缩,我们相信:没有志愿军不可逾越的铜墙铁壁!同志们拼命前进,十几分钟就游过一百多米的临津江,大家来不及拧干衣服,就向敌人发起突然进攻,根据事先研究部署的战法,分成几个小组,一组接一组,轮番把手榴弹扔在敌人睡觉的帐篷里,此刻的敌军,以为我军根本不可能游过一百多米的寒江,而且还是深更半夜,所以敌军毫无防备的被我们的手榴弹炸得鬼哭狼嚎,帐篷里的敌人死伤无数。

    为了挽回崩溃的局面,防止我后续部队过江,敌人开始不断投下照明弹,空中也有战斗机向我们扫射,但我们早已做好了防备,一组先遣兵渡江之后迅速占领了西面山的山头,攻打占前沿阵地,向敌人发起强烈进攻,山下的几个小组,和占领山头的小组,两面同时夹击,切割敌军东西防线,使得敌人措手不及,我们第一梯队的先锋作战,为后续部队抢渡临津江赢得了时间,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紧随渡江,两下汇合打得敌人狼狈逃窜,仅仅用了不到1个小时,这条被麦克阿瑟狂称为“钢铁的防线”,被我们志愿军一举击碎。坚固防线被冲破,高地被拿下,军队溃散,敌军被迫撤出临津江阵地,向南逃去。

    63军志愿军以无坚不摧的钢铁意志和无所畏惧的钢铁精神。胜利突破敌军“钢铁防线”——临津江!

    我的好战友

    敌人由北向南撤的很快,我军在弹粮缺乏的艰苦情况下,紧追不放,追到北汉桥附近,桥北的山洞两侧敌人早已布下地雷,而公路两侧稻田地边的高山守敌是伪一师,敌军发现我军踪迹后,不停的向我军发炮,战斗轰炸机也不断空袭投弹,敌军炮火山呼海啸般向我军袭来,企图阻止我军阻击。在这样的情况下,63军部队依然顽强奋进,昼夜进攻。

    团队指挥我连一排作为突击排 ,二班长王马担任突击排排长,王马是我最好的战友,他十七岁参军,一路跟随红军打过很多次胜仗,刘家沟战斗中右手负伤,落下残疾,出院时开了复员证,可他就是不回家,打北平、打太原、进军西北时不回,开荒时不回,抗美援朝时部队让他复员回家,他咬破手指写了血书表下决心,坚决参加抗美援朝,保家护国。王马这“五不回家”的事迹在我们全连被大家传扬学习。

    这次,我俩又一起战斗,准备突破北汉江,王马作为突击排排长在冲锋前告诉全班战友说:“这里是雷区,我冲在前边,你们踏着我的脚印走,如果我牺牲了,你们踏着我的身体冲。”突击开始,王马直奔向前,在战友前方几米远边冲边探查排雷,可是没走多远,王马踩响了地雷,身上多处受伤,腿上、头上,肚子上都是血,我和战友急忙跑过来扶起他,他忍住伤痛着急的喊道:“赶紧冲,不能停!”副班长付连成说:“班长,你放心回驻地养伤,我们一定能够打过江区。”王马挣扎着站起来,语气坚定:“我不回!”然后他冲全班坚定的挥手喊道:“同志们,跟我冲!拿下北汉江!”

    全班战友士气大增,冒着敌军密集火力向着桥北山洞进攻,当我们冲到离山洞仅有四五米的时候,敌人地堡内的机枪响了,再次冲在前边的王马又多处中弹,这次,硬汉王马轰然跌倒,再也没有站起来。

    我的好战友好榜样王马牺牲了,他为了心中的信念被敌人的枪炮留在了战场上。“我要为我的好战友报仇!”我掏出手榴弹大喊,“为王马同志报仇!冲啊!”全班同志一起向敌军地堡掷出手榴弹,敌机枪哑巴了,我们一边高喊为班长报仇,一边快速冲过山洞,夺取北汉桥,副班长吹起冲锋号,大家便一起高喊:“缴枪不杀!”在我们迅猛的攻势下,敌人吓得赶紧后退逃跑,我们紧追不放,绝不放过一个敌人。

    这次战斗我们突击班俘虏了12个敌人,还活捉了一个背着望远镜的军官。

    北汉江胜利突破,我们没有休息,顺着江边继续追击,一直追到荷叶山脚下,不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战斗一直持续到晚上七点,打退敌军三次反攻,每一次我们都大获全胜,杀得敌人溃不成军。

    我们胜利完成阻击任务,埋葬了牺牲的战友,打扫了战场,向我的好战友王马挥泪告别后,我们撤到汉江以北,修整待命。

    作者简介

    方语重,中学语文教师,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高中时开始写作,从教后,利用业余时间创作并发表诗歌、散文、小说、随笔等,作品散见于各类报刊及网站,并偶有获奖。

    单字解释: 静 海 文 化 抗 美 援 朝 往 事 一 位 静 海 老 志 愿 军 战 士 李 永 林 的 口 述 记 录 整 理 方 语 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