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福州乌山景区,海拔仅84米,却隐藏着深受的闽都文化,惊艳了世人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来福州旅游,以著名文化街区三街七坊为中心,周围好玩的地方非常多,乌山是其中之一。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乌山海拔只有84米,却被称作福州第一山。

    秀美的景色是其次,更吸引人的是山中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这里有200多段摩崖石刻,从唐宋至明清,林林总总,其中还有许多名家手迹,正应了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第一山实至名归。

    穿过高大的石牌坊,沿着石阶慢慢走,空气渐渐安静也更加清新起来,市区中的山虽不高,却有着和公园不同的清幽静谧,闲暇无事时转转,心情郁闷时逛逛,都能带给人轻松愉悦感。

    古时福州占地面积比现在要小得多,境内伫立着三座山——乌山、于山、屏山,因此别名“三山”。三山中乌山海拔最高,名气也最大,自唐朝开始就已是人们的热门打卡地,到了现代,依然是当地人休闲踏青的首选。

    春天已早一步来到了气候温暖的福州,春风吹过,如同充满活力的画笔扫过,处处留青,绿荫遍布。

    黎公亭为纪念明朝嘉靖年间抗倭名将黎鹏举而建。古树茂盛的枝叶掩映着古朴的亭子,遒劲的枝干和曾经的历史过往给人无尽感怀。

    乌山上原本有一座私家园林,属于福州第一个状元许将及其家族。许将文武双全,曾为北宋5个皇帝效力,一生荣耀。其后人在乌山上最初建造的园林名“石林”,后几经改名和易手,最终定名“旧涛园”。及至清末,随着许氏家族的败落,“旧涛园”也随之隐没,唯有山中这沧桑巨石还默默凭吊着福州第一家族的过往。

    乌山名气最大的当属这座伫立在巨石之上的道山亭。亭子为宋朝福州知府程师孟所建,并约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作《道山亭记》,描写了福州当地的山川形势、风土民情。而乌山的成名便可以说是程师孟和曾巩的功劳。

    亭子空灵小巧,雕花精致,彩绘秀美。坐在亭中歇歇疲乏的脚,吹吹山风,抬眼望去,桃花已开得绚烂,真是赏心悦目。

    喜欢篆书石刻的人来到乌山怕是要欢呼了。山中摩崖石刻数量多质量高,更难得的是汇集了许多名人大家的手迹,难怪有人说“一座乌石山,半部中国书法史”。

    摩崖石刻中包括了李白族叔、唐代书法家李阳冰的"般若台铭"篆书石刻,宋代大书法家米芾题的第一山、长达三四米的朱熹楷书福字与鼓山的寿字。如果来乌山打卡,一定不要错过这几处。

    小小的山竟有如此巨大的体量,每一处古迹,每一段石刻都记录着属于福州过往的历史,在山中细细看来,仿佛在读一本壮丽的山河史书,让人沉醉。(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落榜进士)

    单字解释: 福 州 乌 山 景 区 海 拔 仅 米 却 隐 藏 着 深 受 的 闽 都 文 化 惊 艳 了 世 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