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五大野战军3个设副司令,为何刘帅、林总没有副手?

    2024.04.20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作者:相忘于江湖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五大野战军的配置都堪称豪华。

    最关键的军政主官:五支部队的司令员、政委都是开国元帅级别:担任司令员的一野的彭总,二野的刘伯承元帅,三野的陈毅元帅,四野的林总和华北军区的聂荣臻元帅。

    五大野战军的政委人选,也都是元帅级别:一野由彭总兼任,二野的政委是邓公,三野是陈帅兼任,四野政委是开国元帅罗荣桓,华北军区由聂帅兼任。

    唯独在副司令员这个位置上,五大野战军的配置有些特殊。

    一野(西野)的兵力是最少的,仅有不到16万人,但却配备了2个副司令员,也就是红一出身的张宗逊、战场起义的赵寿山;二野(中野)的兵力有28万,但没有设置副司令员;三野(华野)有83万大军,副司令员仅有粟裕一人。

    四野(东野)的兵力是五大野战军最雄厚的,野战军超过百万,但是,林总同样没有配备副司令员;仅有25万人的华北军区,却配备了3位副司令员徐向前、滕代远和萧克。

    为什么同为野战军,二野刘伯承和四野林总没有配副司令?

    【一野彭总、张宗逊】

    首先,野战军和军区是两个概念,两者是并行存在的。

    纵观解放战争时期的五大军区(西南军区成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副司令员这一职位基本上都有配置。但是,到了军区内部的野战军这一层级,配置情况则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野战军都是隶属于军区,一野(西野)除外。

    一野(西野)成长于西北军区,但是一野的首长彭总级别却高于西北军区首长贺老总,因为彭总是我军的副总司令兼一野司令员、政委,所以一野和西北军区没有隶属关系。

    造成这一特殊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彭总和贺老总的位置关系。

    由于胡宗南进军陕北,为了保卫延安,陕甘宁边区、晋绥军区的野战部队必须形成一个拳头,这就是一野的前身西北野战兵团、西北野战军,彭总任司令员兼政委。

    我军副总彭德怀亲自操刀上阵,是形势所迫。因此之前一直执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晋绥野战军的贺老总,为了大局退居二线,担任陕甘宁晋绥军区、西北军区的司令员。

    西野成立后,在晋绥野战军给贺老总当副手的张宗逊,成为彭总的副手。

    赵寿山起义以后,为了平衡起义部队的关系成为西野(一野)第二副司令员。全军整编以后,这两位副司令继续留任,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战争,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贡献。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贺老总、徐向前】

    三野(华野)副司令员的设置,和一野(西野)完全不同。

    如果说一野两位副司令员,完全是彭总的助手。到了三野(华野)则是另外一种情况。在华东战场,司令员兼政委陈毅更多的是全局统筹把关,而作为副司令员的粟裕是实际上的军事指挥员,这在五大野战军里也是独一无二的。

    在华东战场,由新四军、山东军区、华中军区合并而来华东军区,司令员是新四军军长陈毅,政委和副司令员分别是新四军的饶政委、张云逸。作为军区下辖的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也是陈毅,但是军事指挥主要靠副手粟裕。

    大中原军区成立后,陈毅调任刘邓的副手,粟裕代理司令员兼代政委。

    这是主席“腾笼换鸟”的一步好棋,陈毅协调人手短缺的中原军区的地方事务,粟裕全权负责华野部队的指挥,放手组织战役。

    这是三大战役的过渡,华野整编为三野后陈毅回归,粟裕仍然是副手。

    【三野陈毅粟裕】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刘邓二野、林罗四野的情况。

    二野(中野)、四野(东野)的兵力悬殊很大,但是主席都没有给他们配备副司令员。但是二野(中野)自始至终都没有副手,而四野(东野)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有副手的。

    二野(中野)的前身,是晋冀鲁豫野战军,主要是129师部队。

    对于二野的军事主官刘伯承,主席早在红军时期就很熟悉了,长征时期共同演绎了四渡赤水等好戏。到了抗战时期,八路军129师尽管有副师长徐向前,但是绝大多数时间这两位军事家都是独当一面。

    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野战军强度黄河,率先发起战略反攻。

    为了支援刘邓野战军、陈谢集团出击外线,主席再次让徐向前火线“加盟”晋冀鲁豫军区,一边给刘邓大军输送新鲜血液,一边整训5万二线部队,准备打下山西。

    对于刘伯承元帅的能力,主席是深信不疑的。所以,晋冀鲁豫军区配备有3位副手徐向前、滕代远和王宏坤,中原军区有副手李先念,但是野战军层面一直没有配备副司令。

    【二野刘邓】

    四野没有副司令员,却和刘伯承的二野情况有所不同。

    四野的前身是东野,再往前追溯是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民主联军、东北人民自治军,而在四野定名之前的4个时期,林总麾下实际上都是配备了多位副司令员的。

    1945年10月成立的东北人民自治军,就有4位副司令:

    来自晋绥的吕正操,来自冀热辽的李运昌,来自东北抗联的周保中,以及延安空降而来的萧劲光。在这4位名将中,萧劲光是和林总在奔赴山东军区的途中,紧急调任东北的。

    3个月以后,由于李运昌回到晋察冀,林总的副手减为3位。

    这3位副司令员尽管名义上还是林总的副手,但都深入二级军区建设和巩固根据地,并在此后的工作分工逐渐细化。四野更名时,吕正操到了铁道部门,周保中到了地方工作,萧劲光则转型为四野的先遣兵团12兵团司令员。

    三大战役后,四野的任务是解放中南地区,林总和新任参谋长萧克指挥50万大军渡江南下。鉴于林总的指挥风格经常是指挥到师一级,所以主席也没有给四野设副司令。

    【四野林罗】

    和四大野战军不同,华北军区并没有组建统一的野战军。

    华北军区成立的时间较晚,1948年5月刘邓、陈谢等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成立了大中原军区。留守晋冀鲁豫后方的徐向前、滕代远和几个纵队,“加盟”晋察冀。

    这样一来,晋察冀和晋冀鲁豫就强强联合变身华北军区。军区一把手是聂帅,三位副司令分别是新近“加盟”的徐向前、滕代远,以及一直战斗在晋察冀的萧克。

    在之前的晋察冀军区时期,曾经3次组建过野战军:

    第一次是抗战胜利以后,为了防备战争爆发晋察冀军区先后组建了2个野战军,分别由聂荣臻、萧克率领。但是,时间不长就因为和谈、裁军而撤销。

    第二次是全面解放战争初期,萧克任司令员,罗瑞卿任政委。但是,在随后的大同集宁战役、张家口保卫战中的表现并不出彩,野战军编制再次撤销。

    【朱老总和聂帅】

    第三次是1947年6月,在朱老总亲自指导下,晋察冀野战军第三次组建,杨得志任司令员,罗瑞卿、杨成武任政委。清风店、石家庄战役后,晋察冀与晋冀鲁豫连成一片。

    华北军区是“御林军”和全军的总预备队,一旦渡江战役不顺,18、19、20兵团随时可以组建华北野战军。但是,由于南线战事进展非常顺利,华北野战军的组建计划搁浅。

    单字解释: 五 大 野 战 军 个 设 副 司 令 为 何 刘 帅 林 总 没 有 副 手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