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张国焘想缴纳投名状,对戴笠说:他们是我的老部下,我能策反过来

    2022.10.1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张国焘想缴纳投名状,对戴笠说:他们是我的老部下,我能策反过来

    1938年4月11日,武汉火车站,中共特工王李克农焦急地看着手表,在等待一个重要人物出现。这个重要人物,是曾经的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

    几天前,在祭奠完黄帝陵之后,张国焘没有回延安。他在西安火车站告诉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党代表林伯渠:“我在延安混不下去了,想换个地方。”

    “你要去哪?”林伯渠既意外又吃惊地问。

    “我想到武汉(国民党)那边去。”张国焘阴沉着脸说。

    “那可是背叛革命,你要三思而行,绝不能意气用事。”林伯渠苦口婆心地劝说。

    “我已经决定了,开了弓,就没有回头箭了。”此时的张国焘也十分固执。

    话说到这种地步,看起来已经无法挽回,林伯渠只得返回,到了办事处,他不敢怠慢,在第一时间向中共中央和长江局发出电报,报告了张国焘的想法。

    很快,在武汉的周恩来等人收到党中央的电报,要他们无论如何要找到张国焘,让他悬崖勒马,赶快回去。

    看过电报,周恩来神情凝重,他迅速将长江局秘书长李克农和随从副官邱南章、吴志坚召集到自己的房间,严肃地说:“你们赶快到火车站去,一定要抢在国民党特务的前面,拦住张国焘。”

    从8号到10号,李克农他们天天到车站去,就是不见张国焘的踪影。李克农没有气馁,他坚定地表示“明天继续去”。

    4月11日,晚7时,由西安开来的客车鸣笛进站。李克农等四人随即站在出口,用警惕的目光进行扫描,注视着每一个下车的旅客。

    “发现他了!”邱南章惊喜地告诉李克农。

    李克农闻声望去,张国焘蜷缩在最后一节车厢里,一身疲惫,满面愁容。他的身边,坐着警卫员张海,还有两名国民党特务。

    特务势单力薄,眼巴巴看着见李克农等人把张国焘请下了车,坐上汽车,消失在视线中。

    之后,党中央接二连三去电,对张国焘进行挽救。周恩来偕同王明、博古、李克农更是来到旅馆,对张国焘进行不厌其烦的劝说。

    但此时的张国焘已是执迷不悟,执意说想见蒋介石。当时正是国共合作时期,周恩来无奈,在4月16日下午,陪同张国焘一起过江到武昌跟蒋介石会面。

    会面之后,周恩来跟张国焘回到武汉,本以为暂时没事了。谁知道当天下午,张国焘又以配眼镜、看牙病为借口上街,摆脱了吴志坚,上了去武昌的轮渡。

    吴志坚反应敏捷,也跳上轮渡。到了武昌,他把张国焘安排在太平洋饭店之后,赶紧拿起电话,将此事告诉周恩来。

    4月17日上午,周恩来、王明、博古一起来到张国焘下榻的太平洋饭店,再次对其进行劝说。奈何无论怎么劝说,张国焘就是不答应回去。

    周恩来只好站起身,严肃地说:“既然如此,我代表党中央对你提出三个条件,希望你考虑。”

    第一个条件是回到办事处,继续回党工作,党中央既往不咎。

    第二个条件,暂时请假,冷静思考一段时期。

    最后一个条件,就是一意孤行,自动声明脱党,党中央宣布开除其党籍。

    低头沉思片刻后,张国焘对周恩来说道:“第一条已不可能,可以考虑第二、第三选项,两日再给答复。”

    周恩来等人刚走,张国焘随即拿起电话,约见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到饭店,表示自己决定要投靠国民党。随后,他又约见胡宗南司令部驻汉口办事处处长,表达了类似的意愿。

    就此,张国焘正式投入国民党怀抱,成为可耻的叛徒。4月18日当天,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开除张国焘党籍的决定》,并对全党公布。

    再说蒋介石,一直把延安看做心腹之患,处心积虑要消灭。只是因为西安事变爆发,他才不得已才停止“剿共”。尽管如此,蒋介石依旧不死心,仍旧把对付共产党人当作重要目标。

    如今,见曾是我党头面人物的张国焘主动投靠,蒋介石自鸣得意,立即吩咐戴笠要对把他严密保护。

    张国焘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如果不能为蒋介石做点什么,那就什么也不是。说白了,只有给蒋介石纳“投名状”,才能受到重用,避免被抛弃的命运。

    正好戴笠也想在老蒋面前立功,便来劝说张国焘,拿出实际行动:“张兄才华盖世,可是怀才不遇,如今有了用武之地,一定要大显身手,让委员长看看。”

    “不是我夸口,八路军129师的不少将领(来自红四方面军),都是我的老部下,对我忠心不二。”听了这话,张国焘有点飘飘然,得意地说。“只要我一句话,就能把他们策反过来。”

    说完,张国焘拿起笔,在纸上列出一份串长长的名单,交给戴笠。

    戴笠一看,欣喜若狂,心说为蒋校长立功的机会来了,便派了军统干将,拿着张国焘的亲笔信,前往八路军129师驻地附近,进行紧锣密鼓的策反行动。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戴笠和张国焘大跌眼镜。

    特务的策反无一成功,全部宣告失败,还有的特务因此而被抓。

    张国焘本人也对此感到不解,他认为,红四方面军是自己的“山头”,将领都是自己提拔起来的,为什么不“忠”于自己?

    其实他错了,大错特错了,真正的共产党人是忠于信仰,忠于组织的,而不是忠于哪个人。

    你张国焘担任我党我军领袖,为共产主义奋斗的时候,他们听从指挥。如今,你张国焘背叛组织,背弃信仰,变节投敌,那些将领闻讯后对鄙视至极都来不及,哪里还会跟着他走?

    张国焘依旧执迷不悟,还一厢情愿地认为可能是环境使然,那些部下暂时不便脱离,时机一到,自然有人会跟自己一样投敌。

    于是他又对戴笠说:“那是你手下的工作不到位,我想设立一个策反站,亲自操作,对八路军将领进行策反……”没等他把话说完,戴笠已经十分气愤,转身拂袖而去。

    偏生东方不亮西方亮,张国焘在军统不受欢迎,很快成为中统的座上客。

    担任中统局局长朱家骅,曾经在北京大学当过教授。那时候,张国焘恰好在北大就读,他对才华横溢的张国焘很是欣赏。得知张国焘在军统没有用武之地,就将他请到了中统发挥作用,想在蒋介石面前露一手,把戴笠比下去。

    为此,他让张国焘担任“对共斗争设计委员会”设计委员。别小看这个看似虚职的职务,人家好歹是中将级别,刚上任的时候,张国焘踌躇满志,想干出点成就,报答朱教授的知遇之恩。

    可惜仍然是烂泥糊不上墙,投敌之后,张国焘先后在“特种政治问题研究室”,以及“特种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担任职务,从事反共特务活动,调子唱得很高。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张国焘没有能干出任何成绩,中统负责人对他失去了兴趣,让他坐起冷板凳。

    无可奈何花落去,从1941年,张国焘被边缘化,担任没有实权的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国焘一度风光起来,出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江西分署署长。这职务可是肥缺,张国焘大喜,利用职权没少贪污民脂民膏。

    1948年11月,张国焘去了台湾,没有一点利用价值的他像丧家犬,非常狼狈。在那里,不断有人羞辱他,让他难堪。无奈之下,张国焘只好离开伤心地,在1949年转居香港。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昔日的战友和部下都成为开国元勋,张国焘却躲在寓所里黯然神伤。

    张国焘在香港的日子过得并不舒坦,这里距离大陆太近了,他那段时间连睡觉也睡不踏实,唯恐有人找上门来。张国焘无法承受担惊受怕的生活,便在后来去了加拿大。

    1979年12月3日,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张国焘在凄凄惨惨戚戚中,于加拿大的一家养老院里一命归西,终年82岁。

    人生的路终究是自己选择的,张国焘的选择,无疑是一个自绝于革命信仰的道路,获得这种下场,亦是在所难免。

    参考资料:《张国焘传》《党史文苑》《张国焘叛变始末》

    单字解释: 张 国 焘 想 缴 纳 投 名 状 对 戴 笠 说 他 们 是 我 的 老 部 下 我 能 策 反 过 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