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建文帝占据绝对优势,为何被朱棣翻盘了呢?

    2023.05.11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明朝初期,建文帝朱允炆与燕王朱棣之间发生了一场震撼天下的靖难之役。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朱棣成功篡位,建立了永乐盛世。

    而朱允炆则不知所终,成为了历史的谜团。然而,如果仔细分析这场战争的过程和原因,就会发现,建文帝本来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无论是在政治、军事、经济、人才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了朱棣。

    那么,建文帝为什么还会输得那么惨呢?原因究竟出在哪里呢?

    建文帝即位后,面临着一个最紧迫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边塞藩王的问题。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止蒙古的入侵,曾经在北方长城沿线封了九个皇子为藩王,掌握着重兵和护卫

    其中最强大的就是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他们各有十万精锐之师,节制着北方众将。这些藩王虽然是抵御外敌的主力,但也是威胁中央政权的隐患。

    建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决定实行削藩政策。

    然而,在削藩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建文帝犯了几个致命的错误。

    在削藩的对象和顺序上,建文帝没有听从齐泰等人的建议,先削弱最强大的燕王和宁王,而是听从黄子澄等人的意见,先从有过失的亲王入手。

    这样做的结果是提前暴露了自己的意图,让各藩王有了防备和准备的时间,并且激化了宗室之间的矛盾。

    其次,在削藩的方式和力度上,建文帝也没有采取适度和温和的措施,而是采取了极端和残酷的手段。

    他不仅收回了藩王们的兵权和地位,还将有不法行为的藩王废为庶人或处死。这样做的结果是触怒了各藩王的尊严和利益,并且引起了他们的反感和恐惧。

    最后,在削藩过程中遇到反抗时,建文帝也没有采取果断和有效的应对措施,而是采取了优柔寡断和软弱无能的态度。

    他不仅没有及时拘押燕王朱棣,还放走了他的三个儿子,失去了制衡燕王的最后机会。

    他也没有及时调动全国的兵力和粮草,围剿燕王的叛军,而是任由他们在北方扩张势力。

    总之,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是一场失败的政治改革,它不仅没有达到巩固中央权威的目的,反而激起了各藩王的反抗和造反。

    建文帝在削藩政策上的失误,为靖难之役埋下了导火索。

    建文帝在用人政策上也犯了严重的错误。他重用了一批名儒和文官,如黄子澄、方孝孺、齐泰等人,而忽视了一批武将和功臣,如耿炳文、李善长、徐达等人。

    这些名儒和文官虽然忠心耿耿,博学多才,但是他们缺乏执政和军事的经验和能力,对于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变化不够了解和敏感,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往往迂腐保守,不通变故,不知变通。

    而这些武将和功臣虽然粗鲁豪放,不善言辞,但是他们有着丰富的战争和治理的经验和能力,对于国家的安危和利弊有着清醒和敏锐的判断,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往往务实灵活,知进退,知变通。

    建文帝重用名儒和文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对于文化和教育的重视,对于社会风气的改善,对于国家法制的健全。

    然而,在面对燕王朱棣的叛乱时,这些名儒和文官却给建文帝出了许多错误的主意,并且拖累了建文帝的决策和行动。

    例如,在削藩政策上,黄子澄主张先从有过失的亲王入手,而不是先削弱最强大的燕王;在应对燕王造反时,黄子澄主张放走燕王三子,而不是扣留他们作为人质;在更换主帅时,黄子澄主张用李景隆代替耿炳文,而不是用李善长或徐达;

    在战略部署上,黄子澄主张采取进攻战略,而不是采取防御战略;在战争关键时刻,方孝孺主张建文帝死守南京城,而不是撤离南京城。

    这些错误的主意都导致了建文帝在战争中失去了先机和优势,并且陷入了被动和困境。

    建文帝的用人政策是一场失败的人事安排,它不仅没有发挥出各方面人才的优势和作用,反而造成了各方面人才的错位和浪费。

    建文帝在用人政策上的失误,为靖难之役埋下了隐患。

    建文帝在军事政策上也犯了严重的错误。他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军事优势,而是让自己的军事优势逐渐被燕王朱棣所消耗和抵消。

    他在战争中没有采取正确的战略和战术,而是让自己陷入了被动和困境。他在战争中没有有效地指挥和调度自己的军队,而是让自己的军队失去了秩序和士气。

    建文帝在靖难之役开始时,拥有着绝对的军事优势。他不仅拥有着全国大部分的兵力和粮草,还拥有着一批经验丰富、忠诚可靠、勇敢善战的将领和士兵。

    他的军队在数量上、质量上、装备上、后勤上都远远超过了燕王朱棣的军队。如果建文帝能够合理地利用自己的军事优势,采取防御战略,稳扎稳打,围剿燕王朱棣的叛军,就有很大的可能将其消灭或者迫使其投降。

    然而,在战争中,建文帝却没有做到这一点。

    在战略上,建文帝没有采取防御战略,而是采取了进攻战略。他没有集中兵力,在南京城周围建立坚固的防线,阻止燕王朱棣的进攻,并且等待时机,发动反击。

    而是分散兵力,在北方长城沿线展开大规模的进攻,试图一举歼灭燕王朱棣的叛军。这样做的结果是使自己的兵力过于分散和消耗。

    并且给了燕王朱棣以机会和空间,让他可以灵活地调动和转移自己的兵力,并且利用地形和气候等因素,进行反击和突袭。

    在战术上,建文帝没有采取正确的战术,而是采取了错误的战术。他没有根据敌情和地形,灵活地变换自己的作战方式和方法,并且及时地调整自己的作战计划和目标。

    固守一种例如,在白沟河之战中,建文帝没有根据燕王朱棣的诡计和伏兵,及时地撤退或者变阵,并且改变自己的作战目标为保护后方粮道。

    而是坚持要求李景隆等人强行渡河,并且继续追击燕王朱棣。这样做的结果是使自己陷入了燕王朱棣的包围和伏击,并且遭到了惨败。

    在指挥上,建文帝没有有效地指挥和调度自己的军队,而是让自己的军队失去了秩序和士气。

    他没有根据战争的变化和需要,及时地更换和调整自己的主帅和将领,并且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和支持。

    而是频繁地更换和调整自己的主帅和将领,并且对他们进行干预和限制。例如,在更换主帅时,建文帝没有根据各将领的能力和表现,合理地选择和任用他们,并且给予他们充分的权力和自由。

    而是根据各将领的出身和关系,偏袒和排斥他们,并且对他们进行控制和约束。这样做的结果是使自己的主帅和将领之间产生了猜忌和不满,并且影响了他们的指挥和作战。

    总之,建文帝的军事政策是一场失败的军事行动,它不仅没有发挥出自己的军事优势,反而让自己的军事优势逐渐被燕王朱棣所消耗和抵消。

    建文帝在军事政策上的失误,为靖难之役埋下了危机。

    建文帝在心理政策上也犯了严重的错误。他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心理优势,而是让自己的心理优势逐渐被燕王朱棣所瓦解和摧毁。

    他在战争中没有保持冷静和自信,而是表现出了慌乱和恐惧。他在战争中没有坚持正义和道义,而是违背了民心和天意。

    建文帝在靖难之役开始时,拥有着绝对的心理优势。他不仅拥有着合法和正统的皇位和血统,还拥有着广大的民众和士人的支持和拥护。

    他的行为在道义上、法律上、舆论上都占据了上风和主动。如果建文帝能够合理地利用自己的心理优势,坚持自己的正义和道义,赢得民心和天意。

    就有很大的可能打击燕王朱棣的士气和信心,并且孤立和围剿燕王朱棣的叛军。

    然而,在战争中,建文帝却没有做到这一点。他在战争中犯了以下几个错误:

    在对待燕王朱棣时,建文帝没有保持冷静和自信,而是表现出了慌乱和恐惧。他没有根据燕王朱棣的实力和动向,制定出合理和有效的对策,并且坚定地执行下去。

    而是根据燕王朱棣的诡计和威胁,轻易地改变自己的决策,并且频繁地动摇和退让。例如,在削藩政策上,建文帝没有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目标,而是在燕王朱棣的反对和抗议下,放弃了对其进行削藩;

    在应对燕王造反时,建文帝没有及时地采取措施,而是在燕王朱棣的威逼利诱下,释放了其三子;

    在战争关键时刻,建文帝没有果断地指挥作战,而是在燕王朱棣的攻城下,惊慌失措地逃离南京城。

    在对待民众和士人时,建文帝没有坚持正义和道义,而是违背了民心和天意。

    他没有根据民众和士人的期望和需要,采取一些惠民利民、安定团结、改革开放的政策和措施,并且广泛地宣传和动员他们支持自己。

    而是根据自己的偏见和私欲,采取一些苛政暴政、分裂对立、封闭保守的政策和措施,并且强制地压制和镇压他们反对自己。

    例如,在税收政策上,建文帝没有减轻民众的负担,而是加重了民众的赋税;在教育政策上,建文帝没有推广文化教育,而是限制了士人的考试机会;

    在外交政策上,建文帝没有开展友好交流,而是断绝了与外国的往来。

    建文帝的心理政策是一场失败的心理战,它不仅没有发挥出自己的心理优势,反而让自己的心理优势逐渐被燕王朱棣所瓦解和摧毁。

    建文帝在心理政策上的失误,为靖难之役埋下了祸根。

    在心理战时,要保持冷静和自信,不能过于慌乱和恐惧,要坚持自己的正义和道义,赢得民心和天意,并且打击敌人的士气和信心。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单字解释: 建 文 帝 占 据 绝 对 优 势 为 何 被 朱 棣 翻 盘 了 呢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