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活久见了,印度要改国名叫“巴拉特”,中国会跟着修改相关文献?

    2024.02.02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9月5日,据环球网援引印度多家媒体的报道:莫迪政府可能会在定于18日至22日举行的议会特别会议上,提出将印度国名更改为“巴拉特”。消息一出外界一片哗然,不少印度官员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发声:表示坚决响应莫迪的号召,甚至在即将开幕的G20峰会上,莫迪政府向各国领导人发出的邀请函,都已经将印度称为了“巴拉特”。看来,莫迪这次不给印度改名是不会罢休了。

    据说印度的英文发音“lndia”这个词汇起源于古英语文献,早在17世纪英国殖民者进入印度后,便采用了“lndia”这个词作为印度地区的代称。自此,经过世界各国一连串的转写之后,印度最后就被定为了“lndia”。据印度媒体介绍:总理莫迪提出的“Bharat”即“巴拉特”是古印度梵语词汇,指的是印度恒河流域,也被用来代称古印度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中贤明爱民的婆罗多国王。搞清了这个词汇的含义,莫迪要把印度改名为“巴拉特”也就不言自明了。一方面“lndia”这个词殖民气息和文化入侵太重,相比之下,“巴拉特”一词本身就起源于古印度,从来没被殖民者染指过,因此,对于一个要做到独立自强,彻底抛弃并割裂殖民传统的印度来说在合适不过。另一方面,从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叙述来看,“巴拉特”就是婆罗多,作为印度传说中最强大的国王,最先完成了印度北部的统一,并加冕为“宇宙之王”的故事。正好暗合当下印度追求大国崛起,成为“南亚次大陆话事人”掌握区域霸权的战略诉求。

    由此看来,莫迪这次要改国名,还真不是一拍脑门突发奇想搞出来的。对此网友们调侃道:以后边境地区再出点啥事,新闻报道的时候可就要改成“中婆边境”了,美国或许也得修改一下“婆太战略”。更多人关心的则是,印度这么一改,我国的政府公文、地图文献、以及涉及印度的一些著作,会不会也要跟着修改?毕竟,没准以后就没有印度这个国家了,全世界都要将其称之为“巴拉特”。但是修改这些东西也是需要成本的,按照国内的情况来看,一个地级市想改名,都需要花十多亿人民币,涉及印度这么大一个国家的文献和资料,估计不花100多亿人民币根本下不来,这笔钱印度可不会替咱们出。更何况,在我国古代文献《后汉书》中将印度称之为“天竺”,到了唐朝时期,著名高僧玄奘西行取经,回国后撰写的《大唐西域记》中指出:“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今从正音,宜云印度”。也就是说,咱们称呼的“印度”跟英国殖民者啥关系没有,玄奘西行的历史甚至与印度自己的“婆罗多”不相上下,因此,印度改不改国名都对咱们没啥影响,只要三哥开心就好。

    单字解释: 活 久 见 了 印 度 要 改 国 名 叫 巴 拉 特 中 国 会 跟 着 修 改 相 关 文 献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