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宋朝欲灭南唐,李煜:我称臣行不?赵匡胤怒回一句话成千古名言

    2022.05.20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秋风扶疏,萧瑟的气氛笼罩着江南地界。宋朝自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以来势如破竹,北方已归一统,眼下天子又欲南下,灭南唐以定天下。

    李煜,南唐之主,称帝以来,酷爱音律,对吟诗作画情有独钟,但面临宋军步步紧逼,却不得不放下心头好,面对苍生涂炭的局势。他临窗远眺,江南水乡的景象虽美,却也难掩他眉头间的忧虑。

    传言宋军大将潘美、曹彬等正率重兵威逼城池,若无应对,南唐迟早将陷。李煜苦思之下,诡计多端,却也想不出反败为胜之道。或许,唯有折腰求和,方能保全江山与万民之安。

    于是,李煜命使臣带着重礼北上,入宋京师汴梁(今河南开封),以图软和。他的意图简单而明确——南唐自愿称臣于宋,求一和平之道。

    赵匡胤,宋太祖,正坐镇于汴梁,受皇位已逾十载,以平和而睿智著称。使臣入京,跪呈南唐之意,并禀报李煜的话语:“南唐国主愿降为臣,江南以南,定不再生事端。”

    朝堂之上,群臣错愕,皆望向赵匡胤,欲窥一二于他的脸色。然而,宋太祖面不改色,静如止水。片刻之后,赵匡胤缓缓开口,其声如金石之坚:“天无二日,土无二王。”这一句,震撼全场,乃是天子之气断然不容挑战。

    言罢,赵匡胤命左右将使者搀扶下堂,而对其余众臣说道:“南唐即便殚心竭力,亦难逃一统天下之势。吾等岂能以偏安之地,荷恩辱国?”

    他这一回答,承载了不屈于外敌、有志于统一华夏的决心。此言一出,群臣皆齐声叹服,李煜之使臣更是颜面尽失,黯然出朝,归国而行。

    消息传回李煜耳中,这位南唐国主脸色蜡黄,跌坐在御座之上,悲怆欲绝。他终于明白,宋太祖设下的局,绝不容有任何退让与和解的余地,南唐的命运,恐怕已成定局。

    南唐的将领们或劝进,或主战,朝堂之上争议纷纷,然而李煜心如死灰,他知战争非是自己所长,更明白与宋朝的较量终将是徒劳。在一次次战报传来,城池失守的各种消息轰炸下,李煜决定放弃抵抗。

    公元975年,南唐末代皇帝李煜,内附宋朝,登基为臣,自此南唐灭亡。而那句“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也成为了历史上的名言,流传千古。

    此后的日子里,李煜虽为官居宋,饱受屈辱,却也留下了无数婉约悲凉的词句,成为后世称道的“词中之龙”。而赵匡胤的这句怒言,也被视作其一统江山的决心与智慧的象征。

    单字解释: 宋 朝 欲 灭 南 唐 李 煜 我 称 臣 行 不 ? 赵 匡 胤 怒 回 一 句 话 成 千 古 名 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