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一野彭总倚重张宗逊,二野刘帅倚重陈赓,四野林总倚重谁?

    2022.07.31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作者:相忘于江湖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有四大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

    这五大战略力量的主帅,分别是一野(西野)的彭总,二野(中野)的刘邓,三野(华野)的陈粟,四野(东野)的林罗,以及华北军区(晋察冀和晋冀鲁豫)的聂帅。

    古人常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五大主力的战绩不仅取决于主帅,还与各自麾下的猛将数量和质量有很大的关系。五大主力的战绩,和大授衔时大将、上将的数量基本是成正比的,或者说猛将多的部队战斗力也强。

    大授衔时,一野出了1位大将5位上将,二野出了2位大将7位上将,三野出了2位大将8位上将,四野出了3位大将14位上将,华北军区出了5位上将。

    五大主力的兵员总数和战斗力排名,也基本和猛将数量是一致的。

    那么,五大战略力量中,战斗力最强、最为倚重的战将都有谁呢?

    【左起:张宗逊和彭总】

    一野彭德怀麾下,最倚重的是黄埔五期的张宗逊。

    大授衔时,一野成立时的2个兵团司令员,王震被授予开国上将,资历更浅的许光达后来居上,被授予开国大将。其余4位开国上将,张宗逊是野战军副司令员,甘泗淇是野战军副政委,彭绍辉、贺炳炎都是野战军组建时的军长。

    一野及其前身西野,大多是从贺老总的八路军120师演变而来的。

    而120师又是从红二、六军团发展而来,部分高级将领从红一方面军空降,如彭德怀、张宗逊等人。在战将相对缺乏的一野,彭总之下级别最高的就是张宗逊和王震。

    抗战时期,两人都担任过120师的旅长,转战晋察冀、冀中、晋西北、陕甘宁边区;解放战争时期,又同为彭总的左膀右臂。相比较而言,彭总还是更加倚重张宗逊。

    在贺老总麾下,张宗逊、王震都是纵队司令;西野成立后,红一出身的张宗逊成为彭总的副手,而出身红6军团参谋长的王震继续担任纵队司令。在保卫延安、解放大西北的战斗中,张宗逊一直是彭总身边的得力助手。

    新中国建立后,张宗逊继续在西北军区给彭总当副手。

    【386旅旅长陈赓将军】

    二野刘邓麾下,最为倚重的猛将是黄埔一期的陈赓。

    出自二野的猛将不少,像王树声、陈锡联、郭天民、杨勇、王近山、秦基伟等人,都有辉煌的履历和战绩。但刘伯承始终倚重的,是开国大将陈赓。

    刘伯承和陈赓相识于上世纪30年代初的上海滩,有过近一年地下工作的生死之交。随后,陈赓被派往鄂豫皖苏区,刘伯承则到了江西苏区。两位名将第二次合作,是在长征期间。

    长征中,陈赓任干部团团长,刘伯承则是先遣队司令员。在巧渡金沙江的战斗中,两人的配合非常默契,搭设浮桥抢攻渡口,为红军突出重围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刘伯承和陈赓第三次合作,是在抗战时期的八路军129师。

    刘伯承麾下3个旅,各有任务,上阵杀敌很倚重陈赓386旅。在太行山,刘伯承策划、陈赓落地实施,把游击战演绎得出神入化。

    抗战胜利后,刘伯承和陈赓继续合作,指挥“三陈”转入阵地战。

    在上党,给阎军当头一棒,为主席深入重庆和谈增添了重要的砝码。解放战争期间,陈赓和4纵(4兵团)依然是刘伯承麾下最为犀利的一支战队,歼敌数量冠绝二野(中野)。

    【江苏句容市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前的陈粟雕像】

    在三野,陈毅最为倚重的战将无疑是粟裕。

    陈毅和粟裕初识于南昌起义拿下潮汕途中,从信丰、大余开始。

    20岁的粟裕结识了28岁的陈毅。在800余部士气低落时,粟裕见证了陈毅协助朱老总激励士气、东山再起,深深地被陈毅百折不挠、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折服。

    在红军时期,两人虽然都在红一方面军,却鲜有机会碰面。

    三年游击战,陈毅和项英坚守赣南,而粟裕和刘英则在闽西打游击。改编为新四军以后,陈毅在一支队,粟裕在二支队,也是各自为战。1938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让陈毅和粟裕第二次走到了一起,开启了敌后抗战的征程。

    皖南事变后,代军长陈毅北上盐城,粟裕作为1师师长,留在苏中。

    两人的第三次合作,是1946年底。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强强联合,真正开始了“陈不离粟、粟不离陈”。而陈毅虽然是一把手,但军事指挥放手让粟裕指挥,既是上级,又像是政委。

    和彭德怀倚重张宗逊、刘伯承倚重陈赓所不同,陈毅对粟裕的倚重有所不同,既是放手使用,又如同搭档一样在背后默默地支持。这是我军五大主力独一无二的班子组合,也是别样的风景,创造了一段佳话。

    在解放战争第三年,主席调陈毅到中原军区给刘邓当副手,但粟裕极力挽留陈毅留任华野一把手,自己只当代司令员兼代政委。

    【刘亚楼】

    在四野林总麾下,四大兵团12个军,战将如云、人才济济。

    像创业期的几位“合伙人”吕正操、周保中,老资格的兵团司令员萧劲光、程子华,以及三军大整编以后的兵团级后起之秀刘亚楼、邓华,还有打出来的李天佑、刘震、陈伯钧、黄永胜、韩先楚,以及李聚奎、周纯全、洪学智等人。

    此外,四野还是政工人才的富集区,像黄克诚、谭政、萧华、赖传珠等人,都是我军政工方面的优秀将领。在林总眼里,最为倚重的是“一个顶三个”的刘亚楼。

    林总和刘亚楼相识于红军时期,一个是军团长,一个是师政委;长征时,刘亚楼和陈光的红2师是林总手里最锋利的尖刀之一。到达陕北后,林总和刘亚楼又在抗大聚首。

    抗战中期,两人到了苏联。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林总和刘亚楼对德军的进攻路线判断准确,对苏军的一些弱点和军事短板,也有一致的看法。

    当罗荣桓力荐刘亚楼出任东野参谋长以后,林总如获至宝。

    在战争中,刘亚楼是林总战略意图的落地执行者;在生活中,刘亚楼也是唯一敢出手干预林总家事的人。林总和刘亚楼这种交情,一直延续导刘亚楼病逝。

    【刘亚楼病重时,林总破例到病房看望,林总性情冷僻,不喜往来,与刘亚楼在工作之外保持密切的友情,这是很罕见的】

    再看华北军区。

    大授衔时,尽管华北军区有2位元帅,但聂帅的第一副手徐向前此前在刘邓的大后方,“加盟”华北军区以后,又被主席委以重任,带领1纵(18兵团)独立打扫山西战场。

    所以,源自晋冀鲁豫军区的徐帅、王新亭,源自晋绥军区的周士第,只是名义上在聂帅麾下,其实任务很特殊。而抗战时期的一些老部下如宋时轮、邓华,一个到了山东,一个到了东北战场。

    【萧克、聂荣臻和杨成武】

    解放时期,聂帅倚重的开国上将,是杨得志、杨成武。

    这两位都是出身双红一(红一方面军和红一军团),抗战时期杨得志战斗在晋鲁豫根据地,真正追随聂帅创建晋察冀根据地的,是带领独立团的“白袍小将”杨成武。

    无论是战场上的工作关系,还是私交,聂帅和杨成武都非常紧密。

    八年全面抗战,三年解放战争,杨成武都是聂帅麾下最可倚重的一号猛将。一直到晚年,杨成武和聂帅的莫逆之交都没有变。

    单字解释: 一 野 彭 总 倚 重 张 宗 逊 二 野 刘 帅 倚 重 陈 赓 四 野 林 总 倚 重 谁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