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林帅离世40年后,有7人前往蒙古为他扫墓,这些人是谁?

    2024.02.2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2011年9月13日,这一天,是林彪在温都尔汗飞机失事的40周年。

    这天,有七个人前往林彪墓前去祭扫,他们特意为林彪献上了花圈,还附上了挽联:“我们永远怀念林彪元帅夫妇!”

    人生起落

    林彪的墓很简陋,当年,飞机在温都尔汗坠毁之后,林彪等遇难者的遗体,便都葬在了失事地点附近。

    最开始是没有墓碑的,直到2008年9月13日,有个不知名的人来到林彪墓前祭扫,并为他竖了一块墓碑,墓碑上刻的是:“九一三遇难者之墓”。

    因为林彪身上背负着很多争议,加上温都尔汗路途遥远,所以,多年来前往林彪墓去祭扫的人很少。

    但2011年去的这七个人,却不一般。

    几人中除了两个随行人员外,剩下五个人,分别是当年林彪手下的“四大金刚”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的儿子黄春光、吴新潮、李冰天、邱路光,以及林彪的女婿张清霖。

    这几个人里,自然是女婿张清林和林彪的关系最近。

    所以,在献了花圈之后,张清林便郑重的跪在墓前,说了一句:“父亲,我代豆豆来看你了”

    说罢,便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

    其他几人则唏嘘不已。

    已经40年过去了,当年的故事也都已经走入了历史,但他们自然不会忘记林彪这个人。

    对黄春光等四人而言,林彪是他们的长辈,也是他们从小十分敬重的人。

    他们几乎都是听着林彪的英雄故事长大的,却没想到,最后会是这样的结局。

    某种程度上,几个人也算是同病相怜。

    913事件发生之后,国内很快宣布了对于林彪及其属下的处理结果。

    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都被捕入狱。

    1973年,他们被正式开除了党籍,罢免了在党内的一切职务,他们的孩子也一夜之间从天堂跌入地狱。

    吴新潮回忆,1971年出事的时候,他本来在沈阳某飞机制造厂担任军代表,还没弄明白发生了什么,就先接到了父亲入狱的消息。

    随后,他自己也被隔离审查。

    一段时间之后,倒是没查出什么,不过,他的工作不能再继续干下去了。

    他被送到了陕西一个农场里,种菜喂猪,不知道尝尽了多少冷眼。

    那段时间,吴新潮整个人情绪非常低落,甚至在自己的房间里偷偷藏了一根电线,打算哪天万一扛不住了,便结果了自己的性命。

    当然,话虽这么说,吴新潮倒从来没有彻底放弃希望,日子虽然难熬,也熬了过来。

    后来再回想起那段日子,吴新潮则笑着调侃说:“我那时候,是活着没信心,死吧,又没决心。”

    吴新潮所经历的,也基本就是其他几人所经历的。

    出事之前,他们基本都在军队里工作,前程似锦、万众瞩目。

    出事之后,他们的身份成为了一种令人难堪的标签。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大家最后都还活着。

    命运沉浮

    后来,在一些中央领导的帮助之下,他们先后离开了农场,又回到了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城市。

    说起这些事情,吴新潮很坦然,他说:“我们退出历史舞台,又回到原点,本来我们父辈就是老百姓,转了一圈儿还是老百姓,我们高高兴兴地过日子,认认真真地当好老百姓。”

    大家一个个回到北京之后,便时不时的聚一聚。

    在这个世界上,也只有他们彼此之间能够理解过去的那些心路历程。

    每次聚会的时候,林豆豆(林立衡)永远都是主角,吴新潮说:“还是林大姐坐在中间,她是我们老领导的女儿,我们对她非常尊重。”

    作为林彪的女儿,林豆豆的经历,要比其他四人更为坎坷。

    人生的前半段,她是父亲的掌上明珠,虽然也时不时会有些烦恼,可是,相比于后来所经历的,那都是小事。

    林立衡(林豆豆)

    在父亲和母亲之间,林豆豆始终和父亲更为亲近,因为她的母亲叶群有着很强的控制欲,这让林豆豆苦不堪言。

    在林豆豆渐渐长大,要考虑成家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家人之间出现了分歧。

    林彪认为,女儿将来的结婚对象,不应该和自己的工作有太多的牵扯,他更希望女儿嫁给一个普通人家出身的子弟,平平安安的过完一生,最重要的,是林豆豆自己的意见。

    但叶群另有想法,她直接大张旗鼓的,在全国上下给自己的一双儿女找对象,非得要优中选优。

    在林豆豆看来,这也是母亲控制欲的体现,她希望女儿将来的对象,完完全全符合自己心目中的要求。

    叶群

    不过,林豆豆对于母亲频繁安排的相亲只感到厌倦。

    她的婚事总是一拖再拖,等到经人介绍,遇到未来的丈夫张清林时,她已经27岁了。

    与其他的相亲对象相比,张清林是个低调踏实的小伙子,也并非什么富家子弟出身。

    林豆豆对张清林很满意,两个年轻人见了几面之后,就迅速的坠入了爱河。

    在林豆豆的终身大事敲定之后,家里总算是消停了几天。

    可林豆豆没想到,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等着。

    其实,从1971年夏天开始,林豆豆就开始隐约察觉出来了家中的不对劲儿。

    林豆豆在政治上没有什么野心,父母亲的表现,让她惶恐不安。

    有几次,她曾对亲近的人提起这些事,但所有人都让她不要瞎猜。

    一晃眼,时间来到了9月12日。

    那一天,林豆豆在惊愕之中确定了一个消息,她的家人打算偷偷乘坐飞机外逃。

    一时间,林豆豆如遭晴天霹雳,她纠结了很久,一边是家人,一边是原则。

    最后,她还是打电话将这件事情上报。

    后来,周总理说:“要不是林豆豆及时向中央报告了,我们都不会得知这件事……尽管豆豆报告得并不是很及时,但是如果她当时没汇报,我们都就不晓得此事,那么事情也就大了。”

    这最后时刻的决定,也救了林豆豆。

    毛主席后来说:“她和她的家人还是应当做区分的,家人是家人,她是她。家人是好人,不见得子孙后代就是好人;同样,家人是坏人,不见得子孙后代就是坏人。何况她还提前就向我们提前汇报了,她还是有立功表现的。”

    在林彪事发之后,林豆豆也被隔离审查。

    后来,是毛主席的秘书谢静宜来谈话的时候,告诉了她坠机的事情。

    林豆豆当时整颗心已经完全乱了,不知道该做何反应,一夜之间,她变得一无所有。

    幸好,作为未婚夫的张清林,此刻对林豆豆不离不弃。

    魂牵梦萦

    出事之后,林豆豆内心很迷茫,她一度决定,和张清林分开。

    张清林身边也有不少人劝说他及时抽身,毕竟,林豆豆的身份会给张清林带来很大的麻烦。

    但是,深爱林豆豆的张清林绝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抛下自己的爱人。

    张清林和林豆豆

    在最艰难的时刻,他向林豆豆表达了自己矢志不渝的决心。

    也正是爱人的这份支持,让林豆豆度过了最为绝望的日子。

    毛主席和周总理对林豆豆的生活很关心,毛主席反复强调,不应该把林豆豆当做一个罪人来看待。

    后来,也是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安排下,林豆豆暂时住进了玉泉山,躲开了外界的纷扰。

    可是,林豆豆也不愿意一直过着这种,不能外出见人的生活。

    与周总理联系的时候,林豆豆表达了自己还想要出来工作的意愿。

    周总理也很快安排了,他告诉谢静宜:“林豆豆一直住在玉泉山,也不是个长久之计,他们想做点事情,应该给予安排,你有你自己的事情,不能总让他们分散你的精力。所以我决定,还是让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把他们接回去,给他们找个事情做。考虑到林豆豆曾经在空军直属单位工作,可以让他回空军。她男朋友张清林以前是总后的医生,所以可以让他回总后继续做医生。”

    就这样,林豆豆和丈夫才得以团圆。

    随后,两人一同到了开封工作,并在那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

    1988年,中央又安排将林豆豆夫妻俩接回了北京,林豆豆进入社科院,成为了一名研究员。

    因为过去的经历,林豆豆一直很低调,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有一些公共活动曾经邀请过她,不过,林豆豆通常不露面。

    其实,林豆豆一直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到父母的墓前好好祭拜一番。

    可这个心愿却难以实现。

    林豆豆生怕自己一旦到了蒙古,又引起议论纷纷,这件事情就一直搁置着。

    黄春光等人心中,其实也有着同样的想法。

    偶尔几个人聚会也谈起这件事情,不过,最终都是因为顾虑太多放弃了。

    直到2011年,黄春光心里又惦记起了这件事情。

    黄春光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的事情已经不再那么敏感。

    加上他们父辈那一代人,如今大都不在世了,就连他们几个小辈,现在也老了,如果再不去,将来更加没有机会。

    所以黄春光便下定了决心,开始联络其他几个人,黄春光心里排在第一位的自然是林豆豆。

    不过,林豆豆一直没能办下来出境的护照,加上她身体不好,所以最终决定,由林豆豆的丈夫张清林代替她去。

    沧海桑田

    就这样,当年四大金刚的后人,加上林豆豆的丈夫,另外还有两个和他们认识多年的朋友,一行七人一块来到了蒙古。

    到达的当天,天气不好,蒙古本来气温就低,一下飞机,几个人便纷纷拿出了备好的棉衣,靠着当地向导带路,一路开车,朝着林彪墓走去。

    温都尔汗其实是一座很荒凉的城市,周边300多公里都是戈壁荒滩,整个城市的常住人口,还不到2000人。

    飞机坠毁的地点是在温都尔汗附近,一个盆地的中央。

    至今,那盆地周围还有不少未被处理的飞机残骸。

    他们在9月12日上午8点,经过一路跋涉,终于赶到。

    当年飞机坠毁的地方,仍然是呈现一片焦黑色,土地碳化结块了,大大小小的飞机残骸散落在四周,那幅景象十分凄凉。

    甚至,在草丛之中,黄春光还找到一些瓷器的碎片。

    因为小时候生活在大院里,所以,黄春光一眼就认出来,这些碎片是产自景德镇的瓷器,就连当年的人民大会堂,用的也是这种瓷器。

    因为当年后事办得很匆忙,所以,飞机上九个遇难者都被埋在了一块。

    蒙古没有立墓碑,如果没有向导引路的话,外地人是肯定找不到坟墓所在的。

    令黄春光等人感到有些意外的是,原来,来过这里祭拜的,并非只有他们七个。

    因为,他们一走近,便发现了那块陌生人为林彪立下的碑。

    在附近,他们还找到一个花篮、一些零零散散的祭品,看上去并非一个人所放,也就是说,这些年来,始终还是有人过来祭扫的。

    对于那块墓碑,黄春光印象很深。

    因为,他们在前来祭拜的时候,本想在温都尔汗附近订做一块墓碑,但来了之后才发现,当地条件太差,工匠连中国字都不认得,只能作罢。

    那块墓碑上的中国字很漂亮,材质也很好,想来,是在国内特意找手艺高超的师傅定做的,立碑的人很用心。

    9月13日,林彪去世40周年之际,七个人正式开始了对林彪的祭拜。

    由张清林在坟前,读了他们共同为林彪写的悼念词。

    随后,张清林打开了自己特意带来的酒,洒在坟前,几个人依次在墓碑前鞠躬致辞。

    四十年了,他们终于了却了心中的遗憾。

    后来,黄春光和很多当年的四野子弟取得了联系,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怀念当年的林彪元帅。在林彪的故乡,每到祭日,也会有很多人特意去祭扫。

    抛开当年的是是非非,人们还是肯定了林彪的功绩,这是黄春光心中最值得欣慰的事。

    文摘报《葬身异国的中共要人》

    李春《林彪后人赴蒙古坠机地点祭拜纪实》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单字解释: 林 帅 离 世 年 后 有 人 前 往 蒙 古 为 他 扫 墓 这 些 人 是 谁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