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前苏联的7位领导者是如何上台的,有啥功绩?

    2023.09.21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前苏联的7位领导者是如何上台的,有啥功绩?

    世界这个大舞台从来都是“你唱罢我登场”没有一个常态,纵观整条历史线我们不难发现世间没有永盛不衰的政权,这一点不管是数千年前的封建王朝,还是近代的民主政权都无法避免,因此,历史的进程总是在不断的新旧交替中慢慢发展至今。当然没有永固的政权却有延续时间很长的政权,一般来说国越大国力越强,这代表着这个大国的政权稳定,政治清明,同理越小的国家往往战乱越频繁,国内各个党派争斗不休,百姓们自然也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

    不过世事无常,同样的道理也并不是放在所有国家身上都适用,比如说曾经强大的前苏联它国内斗争之激烈就超乎了众人的想象。对前苏联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们都知道,面对这个存在不过百年的政权,苏联的一生可是换了7个领袖。暂且先不谈为何短短的几十年其间,领袖会更换的这么频繁?光是从军事发展上来讲,苏联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它用了仅仅数十年的时间就超越了诸多世界前列的老牌强国,一跃成为了能够与美国叫板的超级大国,最巅峰的时候甚至在军事实力上还要胜美国一筹,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

    可为何这么强大而坚不可摧的苏联,荣光却延续了不到一个世纪呢?说起来这很大程度上还是苏联选拔领袖的方式出了问题。作为一个民主集中制国家,这项政策的创始人列宁当仁不让的成为了苏联的第一位领袖,身为开创者和民主先驱,在列宁的执政期间虽然外敌有很多,但是在国内敢于与他叫板的人还真不多间,所以列宁能够平稳的死去,这在整个苏联领袖中也是头一遭了。这不在苏联第二任领袖斯大林上位时,他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阻力。

    当时,拥有继承人资格的不仅仅只是斯大林一人,有了竞争对手不说,斯大林在这些竞争对手中也同样算不上最强大的,尽管处在看似不利的地位上,但斯大林聪明呀,他懂得如何驱狼吞虎。靠着手段,斯大林先是挑起了其他几个继承者的矛盾,让他们在每日的争斗中无暇他顾,至于放下的政事就由斯大林这个“老好人”一肩挑起。慢慢的经常露脸的斯大林在民众哪里积攒了不错的口碑,实力越来越壮大,而那些只知道斗争的继承者们实力却被消耗的越来越少。后来,斯大林毫不费力的收拾了所有竞争对手,顺理成章的成了领袖。

    上位后,为了防止竞争者的残部死灰复燃,斯大林丝毫不留情的杀了很多战功赫赫的将军,以图自己的政权稳固,这也给后来的领袖们开了一个血腥上位的先河。果然,赫鲁晓夫就把斯大林这样的手法学的丝毫不差,上位时他先是示敌以弱,也等到竞争者们都打的差不多了,然后再出来收拾残局,顺利的成为了第三任领袖。可惜作为故技重施的模仿者,赫鲁晓夫的成功也给了更多别有用心的人一个启发,一时间所有想要上位的人都把除掉前任领袖当成了通向至高权力的唯一途径。

    这也是为何赫鲁晓夫的统治不如斯大林那么固若金汤,只是在位十来年就被勃列日涅夫轻易推下神坛的原因了。经过勃列日涅夫的催化,更多人对这种手段产生了信服,领导人逐渐失去了在诸位官员心中至高无上的权威,变成了一个随时都可以取而代之的攻伐对象,因此,失去了控制力后,苏联在短短的三年期间便迅速地换了安德罗波夫以及契尔年科两位领袖,哪怕是最后的戈尔巴乔夫看似地位尊崇,实则不过是被大佬推向前台做挡箭牌的可怜虫。

    上层建筑不稳定,必然会导致下层根基受损,苏联短短几十年其间虽说军事实力举世无双,但高层的斗争却一直伴随着腥风血雨,每一次换届便会有不少不是心腹的贤才死在刀刃下面。这样一来,苏联完全沦为了大佬角逐的竞技场,国家也没有什么可以一用的人才,想罢这才是苏联在一夜间崩塌的根本原因了吧。

    单字解释: 前 苏 联 的 位 领 导 者 是 如 何 上 台 的 有 啥 功 绩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