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开国少将身患重症,实习医生错开药方,几天后一命呜呼

    2022.09.1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最早的医患冲突,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华佗提出的开颅手术,曹操怀疑他是敌人派出的奸细,将其下狱拷问致死。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华佗的开颅手术存在一定的可行性。但也只是一定的(首先就是不能保证无菌环境),致死率还是极高的。华佗死得不冤啊。

    而在近代中国,有位开国少将身患重病,身体刚有点好转,因服用实习医生误开的药方,几天内就病情恶化离世了。这么离谱的事情,发生在近现代,还是在一位开国将军的身上,让人实在难以想象。大家也别觉得这是胡说八道,因为这件事是将军的妻子,写在回忆亡夫的文章里。

    熊伯涛,1904年出生,湖北武汉黄陂区人。他出生在贫苦农家,却能牢牢抓住学习的机会,一直读到黄陂前川中学。少年时期,熊伯涛就饱读学校书刊的进步书籍,接受新文化的思想洗礼。熊伯涛毕业后,在同学的介绍下,于1926年11月入党,并在次年就做起黄陂县的重要农协工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熊伯涛紧紧跟在中央苏区后面工作,从事过地下工作、兵运工作和战斗工作,著名的宁都起义,他便参与其中。之后,熊伯涛历经千辛万苦,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战时期,熊伯涛是八路军115师独立一团参谋长、新四军分区司令、抗大第二分校教育长。解放战争时期,他是四野49军副军长,率部参加过辽沈、平津、衡宝等战役。

    熊伯涛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应该是1959年9月30日晚,在纪念国庆十周年文艺晚会上,他在万众瞩目下,从将军业余合唱团的230名陆海空开国将军中,单独走出,高声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热情讴歌伟大的祖国和领袖。可惜,英雄也有迟暮生病的时候。

    1974年下半年,70岁的熊伯涛到北京301医院检查身体,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竟然发现了肺癌,还是晚期的状态。医生一边询问怎么这么晚才来检查,一边指着片子说:“看样子,病人只能活三个月了。”按理说,熊伯涛这种级别的干部,每年每月都有例行检查的,为何拖到晚期才被检查出来呢?

    看这个时间节点,想必大家也猜得出个大概。熊伯涛一家心急如焚,只能靠自己奔波想办法,减轻熊伯涛的病痛,延长他的生命。熊伯涛的妻子李文找到一个老中医,老中医开了个药方。李文带着孩子们一起熬药,把几十味中药放进一个锅里熬煮,再浓缩成一碗,让熊伯涛服下。居然有奇效,让他撑过了1974年和1975年上半年。

    可是,医院不知发生了什么变化,原来的主治医师不见了,由一位实习医生和一位从外地来进修的见习医生给熊伯涛治疗。这两位缺乏经验的医生,完全是两个不顶用的臭皮匠,给熊伯涛开了激素的药方。熊伯涛服用后,饭量大增,可没过多久病情就加重,人就走了。

    后来有人告诉李文,激素是导致熊伯涛病情恶化的根本原因。对此,李文和孩子们很无奈,也无话可说,只能默默承受。1975年10月21日,熊伯涛与世长辞。他临终前,不知为何,医院连病危报告都没发,好像人是突然到不能再突然走的。熊伯涛走后,院方提出要对遗体做解剖。李文认为这是对医学、对人民有利的,也就允许了。可遗憾的是,解剖的结果如何,从来没人告诉过她。

    1975年10月28日,熊伯涛的追悼会上,许多老首长、老战友、老同志都现身,跟他作最后的告别。据可靠数据显示,当时有2位大将,15位上将,25位中将,50位少将,及他们的夫人一同参加。而这,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单字解释: 开 国 少 将 身 患 重 症 实 习 医 生 错 开 药 方 几 天 后 一 命 呜 呼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