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赤壁之战,为何曹操的谋士们集体智商下线了?徐庶看破不说破

    2023.06.25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赤壁之战,曹操手下谋士云集,可为何他们集体智商下线了呢?为何他们没有一个人看破火攻之计呢?你看徐庶是怎么说的!

    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翻身仗,而后不久,袁绍又过早离世,且没有明确指定继承人,导致袁家内讧,这给了曹操极好的机会!最终,在曹操的谋划下,袁家兄弟被各个击破,曹操轻松统一北方,成为天下最大的诸侯!

    曹操一统北方之后,又起了南下之心,因为只要拿下了荆州,曹操基本就算是占据了大半个江山,天下将会改姓曹!而在进攻荆州的过程中,由于刘表突然离世,其继任者刘琮太怂,于是曹操又不费吹灰之力的拿下了荆州,这一下曹操就漂了,他可没想到自己能够轻松的拿下北方,又拿下荆州,于是曹操决定,再接再厉,攻下江东!

    然而这一次,曹操的运气没有之前那么好了,在和江东军队对阵的过程中,曹操惨败于赤壁,八十万大军,被一把火烧得灰飞烟灭,曹操就此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令人叹息不已!

    大家都非常疑惑,曹操能够轻松的拿下北方和荆州,为何没办法拿下江东呢?曹操手下的那些谋士为何集体智商下线了呢?为何他们没有识破火攻之计呢?

    你看徐庶怎么说

    事实上,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还是带了不少顶级谋士的,其中以荀攸、程昱、徐庶最为出名,而这些人,其实都已经看破了火攻之计!

    当庞统献出铁索连环的计谋时,徐庶就已经看破了其中的猫腻,而当曹操真的把大船用铁索连起来后,荀攸和程昱也看出了其中的不对劲。

    程昱说:“船皆连锁,固是平稳;但彼若用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荀攸说:“仲德之言甚是”很明显,这两人也看破了铁索连环计中的不妥,担心被别人用火进攻。遗憾的是,当时的曹操已经飘了,对程昱和荀攸的提醒,根本听不进去!

    曹操反驳程昱和荀攸,说凡是用火攻的,必须依靠风力,而当时的季节,只有西风北风,根没有东风南风,曹军大营在西北之上,风根本吹不过来!要是吴军使用火攻,只能把自己给烧到!

    可以看出,当时的曹操非常自负,他根本不相信火攻之计能够成功,这是他打了这么多年顺风仗所得出来的经验!无论别人怎么说,他都不会改变心意!在此之前,曾有扬州刺史刘馥,就因为提醒了一下曹操,没有顺着曹操的意,直接被曹操给干掉了,其他人看到这种情况,又怎么还敢反驳呢?

    程昱和荀攸,已经将火攻之计的隐患提了出来,是曹操自己反驳的,这就怪不了他们了,要是日后真的出错,只能是曹操的问题!而要是程昱等人还敢继续坚持,那么刘馥的结局,就是他们的归属!所以说,自从曹操发话之后,曹营谋士集体下线了,他们根本不敢再提出不同意见,只能看着曹操将大船铁索相连……

    事实上,在此之前,徐庶就已经看出了曹操此时的自负,知道曹操此战必败!

    对于曹营谋士的水平,徐庶还是非常认可的,以这些人的智慧,必定可以看破火攻之计,可问题是,曹操已经飘了,他根本不会听从手下谋士的建议,以他如此高傲的脾气来看,火攻之计必成,曹操必败,徐庶再呆在曹操身边,只会引来杀身之祸,所以他在庞统离开之前,直接拽住了庞统,一定要让庞统给他想出一个避祸之法!

    原文:曰:“只是我亦随军在此,兵败之后,玉石不分,岂能免难?君当教我脱身之术,我即缄口远避矣。”最终,庞统教给了徐庶一个避祸之法,那便是假借抵挡韩遂之机,离开赤壁,而徐庶也正是依靠这份计谋,成功脱离赤壁战场,避免成为吴军的刀下亡魂!

    赤壁之战,为何曹操的谋士们集体智商下线了?你看徐庶是怎么说的!从徐庶让庞统给他出计谋的这番话便可以看出,他完全不认为曹操能够打赢此仗,因为曹操手下谋士虽然厉害,但曹操已经飘了,他根本听不进手下谋士的建议,所以才会出现“曹操手下谋士集体智商下线”的戏剧画面!

    单字解释: 赤 壁 之 战 为 何 曹 操 的 谋 士 们 集 体 智 商 下 线 了 ? 徐 庶 看 破 不 说 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