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1949年金门战役,解放军近上万人覆没,蒋介石得知后是什么态度?

    2024.02.02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1949年10月24日,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十四天,在全国欢庆的同时,我军向台湾省的西大门金门岛派出,28军下属三个团共计九千人的部队(含有29军所属的253团和增援团),准备一鼓作气,彻底捣毁国民党“反攻大陆”希望,为解放台湾打好基础。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战场,战场的变化让始料未及,在经历三天的血战之后,解放军迎来了有史以来最为惨烈的败仗——登岛作战的九千余人全军覆没。

    三个团的建制全部被打散,就连毛主席也称此战为“解放战争以来之最大折”。那么这场看似“简单无比”的登陆战为何会以惨败告终?

    金门岛作为福建省厦门湾的附属岛屿,东边瞭望台湾,西面直面厦门,距离大陆直线距离仅仅只有3.5公里。

    作为台湾与大陆沟通的纽带,台湾的前沿的阵地,金门岛对于蒋介石“反攻大陆”这一政治幻想无比重要,从蒋介石逃亡台湾开始,岛上国民党守军接到的命令就是“岛在人在,岛亡人亡”。

    随着三大战役的结束,我军入闽如同排山倒海一般,解放福建,厦门基本没有任何的阻力,简直可以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军统帅叶飞更是抗日战争中脱颖而出的悍将,其率领的十兵团在解放战争中极其出色。

    反观国军随着大三战役的结束,已经是强弩之末,蒋介石在迫于无奈之下选择退守台湾,当时接连的败仗让国民党军队内部一片低迷,甚至有些人认为一旦与解放军交火,失败是必然的结果。

    再加上当时蒋介石身边的兵力,一部分在西南,一部分在海南,一部分在中缅交界兵力压根无法汇总,绝大部分都是各自为政,特别中缅边境的部队更是天高皇帝远,基本上是处于“听调不听宣”的状态。

    时任金门岛守军最高指挥官的胡琏,更是直言当时的台湾说“官比兵多,枪比人多”。

    蒋介石作为我党的老对手,民国时期的“枭雄”,更是清楚当时的台湾是一个“纸盒子”一搓就破,所以蒋介石对于金门岛尤为地看重,甚至提出了:“无金门便无台、澎;有台湾便有大陆”的言论。

    毕竟在历史中郑成功,施琅已经为我们验证了,要夺取台湾,金门岛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哪怕是今日也不例外。

    按道理讲,这样一个政治目的如此明确的战略要地,守备军理应还是嫡系部队,是全军的精锐之师,然而有意思的是,由于蒋介石被迫逃亡台湾,金门岛上的守备军并未能及更换,压根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反而是李良荣的第22兵团。

    李良荣的第22兵团,虽然被冠以“兵团”的称谓, 实际上这支兵团没想象中强大,作为黄百韬手下的部队,在解放战争第一阶段的时候,就已经被我党打得整编溃败,军长黄百韬更是饮弹自杀,这支在金门岛上的溃军基本上是缺衣少食的状态,装备也是如此。

    因此,在这种敌我实力悬殊之下,十兵团从上至下都犯了一个战场大忌——轻敌, 1949年10月17日厦门解放,此时的金门岛已然是一座“孤岛”,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仅剩下李良荣率领的两万残兵败将。

    十兵团统帅叶飞,此时似乎被接踵而来的胜利冲昏头脑,准备不足。

    在解放厦门之后,叶飞并未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即将要面临的金门岛,反而是处理厦门的政务上——大战前夕还任命了一系列地方干部。

    然而,国民党这次却不一样,战场上接连失败,早就让蒋介石有败退台湾的想法,所以在1949年9月蒋介石就下令了捣毁沿海地区的大型海船,甚至为阻挡解放军跨海作战还在败亡台湾时还炸毁上海造船厂。

    这一系列的操作,直接让当时的解放军失去了大型的渡海登陆的工具,为后续的金门岛失败埋下伏笔,而且蒋介石也深知金门岛一战必然是凶多吉少,但是仍旧向金门岛下达了死守的命令,暗地里还任命国民党名将胡琏为金门岛统帅,随时准备支援金门。

    守岛的将领李良荣接到蒋介石的命令,十分重视解放军的一举一动,为了阻挡解放军的登陆作战,李良荣在岛上召集全体军官,直接当着众人的面炸毁为数不多的渡海轮船,此举完全断绝了岛上全体官兵的后路,一时间整个岛上的官兵宛如困兽一般,准备做最后的斗争。

    同时,为更好地应对解放军的登岛,李良荣更是率兵在古宁头至一点红间举行大规模反登陆演习,而我军恰巧在李良荣反登陆演习结束后没多久,选择了古宁头至一点红之间进行登陆。

    可以这样说,我军的登岛先行计划不幸直接被李良荣所预料,国军又一次赢得先机。

    之后解放军战士趁着天黑,率先在古宁头地区进行登陆作战,由于缺乏大型的海上运输工具,以及缺乏海上作战经验,先行部队在登陆的时候压根没恢复基础作战编制,只能乱做一团。

    登陆作战的解放军战士,各自为战,难以形成统一战斗力,所以种种外在因素的影响之下,金门战役解放军少有的败了......

    金门岛上的枪炮声逐渐停止,登陆作战的9000余名解放军战士( 内有船工、民夫等数百 人)大部分壮烈牺牲,少部分人员不幸被俘,无人一人一船突破包围。

    当解放军金门战役惨败的消息传到蒋介石耳边时,蒋介石一时间竟激动地流下眼泪,其低声喃喃道:“这一仗我们全胜了,台湾安全了......”

    可见蒋介石已经被解放军打崩了心态。不过我军也确实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一次机会,对于牺牲的战士们,我方也表示了沉重的哀悼。

    ——比如设在安岐乡安岐村的“万军营”墓地,当年“金门战役”最激烈的主战场之一。

    对于这些先烈,我方大陆祭奠团多次前往,周边布满了鲜花,大家撒完酒后,还向这些老一辈的战士敬了一个军礼,想必这是对这些烈士们最好的尊重。

    单字解释: 年 金 门 战 役 解 放 军 近 上 万 人 覆 没 蒋 介 石 得 知 后 是 什 么 态 度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