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早有预谋的“澶渊之盟”,谁才是“幕后黑手”?寇准:这锅我不背

    2023.03.24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在“澶渊之盟”订立之前,大宋的庙堂之上早已充斥着谈和的思想,但是和议却仍迟迟无法进行,这是为什么?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契丹不能信任宋和谈的诚意。

    因为宋太宗第一次请和被拒——据《辽史》记载是在太平兴国七年(982)——旋于雍熙三年(986)发动第二次北伐;第二次请和不遂,即唆使女直叛辽。所以,在契丹人看来,宋是反复无常的。

    其二,宋辽缔和的条约不能相容。

    自宋太宗收复北汉,进攻燕云开始,辽人即认定宋人必收复燕云而后已,自保之道,唯有先拿下比较容易得手的易州,再谋关南兵家必争之地;然而,失去易州对宋人而言,实乃失地之辱,而关南更关乎国家命脉。

    因此,宋辽关系,乃成死结。

    那么,在辽国大军入境之时,宋真宗因何动了亲征的念头?他亲征的目的,又是什么?

    宋真宗剧照

    宋真宗在等待一个时机

    宋真宗在即位之初,曾赐知雄州何承矩诏曰:

    “之前我老爸在世时,与契丹和好往来,礼币不绝;现在我老爸驾鹤西游,礼当讣告于契丹;你长期在边疆担任要职,又饱读诗书,这事儿交给你掂量着办吧!”

    何承矩虽曾贻书契丹,并“谕以怀来之旨”,但却“未得其要”。

    宋真宗之所以不愿派遣专使到契丹去,大概是因为他怕再次被拒、招来耻辱。但对于契丹来说,这实在是太缺乏隆重与诚恳了,所以他们对于宋的示好,并未有任何表示。

    尽管此后朝中大臣继续鼓吹“谋和”,但宋真宗却没有再次尝试。

    咸平二年(999)四月,宋真宗到枢密使曹彬的家中探病,当时知雄州何承矩上奏,契丹似有寇边之意,真宗趁机问曹彬的意见。曹彬说:

    “咱们太祖英武定天下,仍派人去和契丹搞好关系;陛下再派何承矩去活动活动,我估计问题不大!”

    看来,曹彬主张与契丹谈和。事实上,与辽议和已是当时宋朝的士大夫们间普遍的共识,宋真宗也没有直接拒绝和谈,表示自己是可以“屈节为天下苍生”的,但是关键在于要在何种背景下才能展开和谈,以“存大体”,维持“久远之利也”。

    宋真宗剧照

    《宋史》中的关键信息

    景德元年(1004),契丹屡次谋取北宋边境,双方间的战事有一触即发的可能。宋真宗因而询问众臣意见,毕士安首疏五事应诏,并陈述选将、饷兵、理财之策,真宗对毕士安所言极为赞赏。

    同年七月,同平章事李沆去世。为了应付宋辽间的紧张局面,真宗特进毕士安为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毕士安入谢。其间,真宗与毕士安的对话,可说是十分重要的!故玲珑将《宋史》中的关键信息简述如下。

    宋真宗十分倚重毕士安,因而询问他是否可推荐一人,与他合作,以安定将来的局面。

    当时,毕士安推荐寇准,宋真宗却认为寇准“好刚使气”,不愿意以寇准为相。毕士安忙为寇准辩白,并认为在国家多事之时,正需要寇准这等“方正、慷慨有大节”之人,才能处理得宜。

    而宋真宗对毕士安可说是言听计从,所以最终同意以寇准为相,但要求毕士安以“宿德镇之”。

    同年八月,宋真宗即下诏以毕士安与寇准同拜平章事,但毕士安兼修国史,位在寇准之上。

    寇准何以为相?

    寇准可说是毕士安一力推荐的,事实上,若就资历来看,他虽较毕士安晚中进士第,但是早期他的仕途似乎较毕士安为佳。

    宋太宗剧照

    《宋史》说寇准在太宗在位时,即深受太宗的重视。淳化二年(991)四月,他即以枢密直学士并左谏议大夫迁枢密副使;同年九月,进同知枢密院事,并兼副使;淳化五年(994)九月,太宗在立皇太子前夕,特地召寇准入见,问他:

    “我这几个儿子,你看让谁接班合适?”

    寇准不愿意以自己的意思左右太宗立储,因此对太宗说:

    “谋及妇人、中官,不可也;谋及近臣,不可以。”

    由此可见寇准之胸襟——他一点也不想争立储的功劳。太宗考虑后,摒退左右侍从后,继续问他:“襄王可乎?”他回答道:

    “知子莫若父,陛下觉得行就赶紧定。”

    于是,太宗以襄王为开封府尹,改封寿王,旋即立寿王皇太子。

    在册封皇太子大典的回程路上,京师之人欢欣鼓舞,争相道曰:“少年天子也!”太宗听后闷闷不乐,召寇准入宫,对他说:“人心都向着太子,置我于何地?”而寇准则立即对太宗拜贺道:“此社稷之福也!”

    终于,太宗释怀了,并和寇准同饮,“极醉而罢”。以“立皇储”这一等一的大事与寇准商议,正可见太宗对他的信赖。

    宋真宗剧照

    然而,宋真宗即位后,明显没有重用寇准的意思。在中书李沆死后,真宗原本要以亲信毕士安为相。用寇准主要是因为毕士安的推荐。

    换句话说,寇准为相,并非是因为真宗赏识他的才能,而是因为真宗信任毕士安,连带对毕士安极力推荐的寇准有信心。

    辽军打打跑跑,怎么突然想起和谈了?

    毕士安举荐寇准为相,主要是由于当时“西北跳梁为边境患”,所以需要“善断大事”的寇准为相。

    北宋的主要边患为西夏与辽,景德元年(1004)二月时,西夏主李继迁就因宋实行“以夷制夷”策略,丧命在西凉部首领潘罗支的手中,而刚即位的夏主李德明,尚无力对宋。

    因此,所谓的“西北跳梁”,自然指的是契丹。

    辽自景德元年八月初,即在深、祁间剽掠,抢完就跑、跑了再来。不久,宋又侦察出辽在边界集结军队,真宗乃分兵北赴定州。

    当时,宋真宗每次接到边境传来的军事报告,必先送到中书。

    宋代中书与枢密号称“二府”,分掌政治与军事,原本各不相涉。但当时任中书的人,是真宗藩邸亲信毕士安,以及毕所推荐的寇准,可见真宗希望毕士安能以中书的身份参与对辽的军事决策。

    辽圣宗耶律隆绪剧照

    在宋辽双方战争日趋白热化之时,辽军中却又传来和平的信号,其中的关键人物,是宋廷降将王继忠。

    王继忠原为宋之殿前都虞侯、云州观察使,咸平六年(1003)在战争中兵败被辽军所俘虏,“即授以官”。他时刻都在想着让契丹与宋修好,而他的努力颇有成效——“契丹母老,有厌兵意,虽大举深入,然亦纳继忠说。”

    景德元年(1004)九月,王继忠修书一封给宋廷,书中明白表示辽朝“愿修旧好”。当时,宋辽双方边界战争正处于白热化的阶段,就算王继忠再得萧太后的信任,也不太可能冒险私下送信给宋真宗,所以此封密函在送至宋阵营前,必已先经萧太后和辽臣的同意。

    很明显,从一开始,契丹的策略就是“和战互用”。

    契丹愿和,宋真宗一开始是半信半疑的。此时,只有毕士安认为辽是真心愿与宋廷议和。听了毕士安的分析后,真宗似乎有点相信契丹有谈和的诚意,但对于此时谈和,他却认为不妥,这又是为什么?

    《宋史》的记载较为繁琐,玲珑分析出几个重点:

    其一,宋真宗认为宋辽复交的主要障碍,在于关南地的归属问题,因此真宗不排斥和谈,但却不急于交涉,他希望先了解辽方的要求为何,再考虑是否和谈。

    其二,私底下,真宗和谈的条件是给钱不割地。

    其三,双方皆不愿先提条件或先遣和使,因是不愿意示弱,以免在和谈时,无法取得有利的条件。

    在这种背景下,两国关系要有所突破,便要视双方战绩而定了。

    萧太后剧照

    为什么宋真宗打定主意亲征澶渊?

    九月,辽军虽在攻打瀛州时受挫,但却并未如宋真宗或寇准所预期的撤退,反而不顾牺牲,全力进攻贝、冀及天雄军。

    当时,贝州至天雄军只有驻兵三万,告急文书“一夕凡五至”。为了激励士气,宋真宗决定亲征决胜。但在出行的时间上,同为辅相的毕士安和寇准却有着不同的意见。

    毕士安主张“澶渊之行,当在仲冬”,寇准则谓“当亟往”,两人看法是不一致的,最后宋真宗还是采纳了毕士安的建议,选择在十一月前往澶渊。可见,在决策上,真宗还是以毕士安的意见为主。

    为什么宋真宗打定主意亲征澶渊?一方面,他想利用亲征,来激励前方将士的士气,以得到较好的军事成果,好在对辽和谈中取得有利的谈判筹码;另一方面,和谈是一等一的大事,所以他亲临前线,就是为了在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战况、和谈的进程,以便取得有利的先机。

    就当时的实际状况来看,澶渊并无地利可言,是不可能长时间据城而守的。所以宋真宗的亲征,并不是要守住澶渊,再一鼓作气取回燕云失地,而是要以战迫和,以战果取得谈判中的主导地位。

    在宋真宗确定亲征后,宋廷之中尚有人不明白真宗等人已完成了整个计划,因而“议者犹哄哄”,毕士安和寇准急忙“力陈其不可”。

    为了安抚众人,宋真宗在出发当日,假借了所谓的“日抱珥”天象。事实上,真宗亲征并非众人所想的那么危险,因为对手是极有可能“不战而却”的。

    澶渊之盟

    在宋真宗出发前往澶州之时,毕士安并未和寇准随同真宗一同北上,《宋史》说是因为毕士安有病在身。或许,真宗留毕士安在汴京,正是要安定朝中人心吧。

    在完善的准备之下,宋真宗至澶渊果然一战获胜,终于使和议顺利展开。在宋使曹利用的折冲下,萧太后与辽圣宗决定接受宋廷所给之金帛,每岁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两国共同维持边界的和平。

    玲珑说

    宋真宗为了庆祝“澶渊之盟”的签订,“大宴行宫”。当时与宴者中,有许多人认为和议中许辽的岁币数目太过庞大,只有抱病匆匆赶来澶州的毕士安独排众议道:

    “不如此,则契丹所顾不重,和事恐不能久也。”

    可见,宋廷中开始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了。一部分人认为,何必一定要与辽议和,若和议不成,就直捣黄龙、乘胜收复燕云失地好了。而寇准,可说是这一派的代表。

    在“澶渊之盟”未成前,寇准就曾主张“画策以进”,以“保百年无事”。史书上虽未记载毕士安对此事的看法,但是就毕士安的态度来看,他一直都反对力战到底,主张在适当的时机谈和。

    这也是毕士安在此时抱病前来的原因。他预料到寇准等主战派有乘胜追击的野心,为使真宗免受寇准的影响,遂亲自前来安定真宗。

    所以说,“澶渊之盟”是在毕士安的主导下成立的,亦是在毕士安的努力下维持的,而毕士安,才是那个“幕后黑手”。

    单字解释: 早 有 预 谋 的 澶 渊 之 盟 谁 才 是 幕 后 黑 手 ? 寇 准 这 锅 我 不 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