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农民皇帝朱元璋晚年滥杀功臣,其中暗藏这四个原因,你知道吗?

    2023.11.22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纵然是高明的智者,也无法预料自己的结局。朱元璋身为明朝开国皇帝,出身卑微低贱,却一路高歌猛进,击退元朝,洗刷民族耻辱。却在对待开国功臣的事情上,学习了刘邦,几乎杀尽功臣,为人所诟病。为什么朱元璋不能学习赵匡胤在谈笑中,举杯畅饮,让大臣们告老还乡,杯酒释兵权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不平凡的创业经历

    朱元璋,本性便多疑,但我认为更多是他的早期经历让他变的如此多疑。本就出生于市井,看尽人间套路险恶,人一旦经历多了,便扩大了自己的信任度和怀疑度。而对于朱重八来讲,信的是现在身边的人一直忠诚,也相信身边的所有人都有可能背叛自己,从他下设锦衣卫来监视大臣们的私生活就能看的出来。

    创业之路未果之时,朱元璋就已经经历了数次的背叛,在1362年,老将绍荣和赵继祖秘密谋划刺杀朱元璋,被人发现,告诉了朱元璋,朱元璋二话不说直接将这二人处死。在与陈友谅决战的关键时刻大将谢再兴叛变了,起兵叛乱,朱元璋及时处理,将叛乱镇压。

    让朱元璋怀疑人生的是,在征战江苏的时候,密探告诉他,他的亲侄子,天才将领朱文正,竟然与张士诚勾结到一起,准备出兵讨伐他。连与自己有血脉关系的亲侄子都无法信任,这让朱元璋如何能够信任那些功高震主的开国功臣们呢。

    这一切,都给朱元璋埋下了日后为人多疑种子,而这多疑,也让不少无辜大臣遭受了无妄之灾。而这一切都给朱元璋证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跟随他的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忠于自己的利益,当他们的利益受损或者不再增长的时候,有其他的机会就会选择背叛。所以朱元璋的多疑也就造就了朱元璋后期的杀伐。

    创业果实的坚守

    通史载:太子谏曰:“陛下诛夷过滥,恐伤天和。”明日,以棘杖委于地,命太子持而进,太子难之。帝曰:“汝弗能执欤?使我运琢以遗汝,岂不美哉?今所诛者,皆天下之刑余也,除之以安汝,福莫大焉。”

    这句话说的是当时太子朱标仁心宽厚,看不下去朱元璋滥杀的行为,劝说他不要滥杀。这话在古代封建社会尤其还是帝王家,说出来真的是大不孝,皇帝忌讳的是什么,就是世人说自己有伤天和。而朱元璋却什么都没说,第二天拿着个带刺的棍子扔在太子面前,让太子捡起来,在太子为难的时候,朱元璋说:你不能拔刺,我可以帮你拔啊。现在所杀的人,都是那些可能会妨碍到你以后掌权的,我现在帮你把他们杀了,你以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从这段父子对话就可以感觉出来,朱元璋对于江山永传的谋虑之深。

    而后来,朱标死了以后,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太子不久后,朱允炆年幼羸弱,导致身后之事也成为朱元璋的一块心病,如此一来,杀人就更狠了。随后傅友德连带着两个儿子的人头,自刎在朝堂,为什么偏偏早不杀晚不杀,偏偏在朱标死后就发狠,我想,估计也是害怕朱允炆年幼无法掌控傅友德这样的高功将帅。

    功高震主多跋扈

    如果说,朱元璋本身有问题,滥杀,不如说,那些开国将帅本身也是忘乎所以,恃功自傲,才让朱元璋不得不杀。比如轰动一时的蓝玉案

    徐达死后,后生唯一能够重用且有将帅之才能的,就是蓝玉了。蓝玉是安徽定远人,也是常遇春的内弟,常遇春对蓝玉非常推崇,多次在朱元璋面前推荐。直到蓝玉跟随徐达参加了洪武五年(1372)的远征,表现突出,才给他委以重任。也在洪武五年的那次战争中,被王保保打的措手不及,仓皇败退。

    从此以后蓝玉开始思索用兵之法,不断实战总结,读遍兵书,终于在洪武二十年(1387)的远征中,以右副将军的身份,雪夜冲刺庆州,茫茫的沙漠之中,这时敌人还在起锅做饭,城门大开。这些敌人看到身上覆盖着白雪,快马奔腾冲杀而来的蓝玉军队时,吓得目瞪口呆

    蓝玉不费吹灰之力便全歼敌军,杀掉了章果来,占领了庆州,活捉了大批俘虏。蓝玉建立大功,当时的主帅冯胜回师后就被朱元璋定罪,抓了起来,而蓝玉,就以这样滑稽的方式,站到了主帅的位置上。这以后,蓝玉在战场上,带领着部下,骁勇善战,四方杀敌,杀的敌人不战而屈

    但是离开战场以后,蓝玉却表现出与在战场上截然相反的行为,开始肆意妄为,强占元主的老婆,害其惭愧自杀。还破开喜峰关口的自家城墙

    最开始的时候,朱元璋由于考虑到蓝玉功劳大,就没有对其进行责罚,也没有追究,而蓝玉却认为这是朱元璋默许了他的行为,此后蓝玉就在作死的边缘徘徊,参与皇子之间的争斗,最后,在给予蓝玉太子太傅职位,却被蓝玉质问,“我难道不能当太师吗?”后。朱元璋终于无法再忍让,又一次大开杀戒,洪武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告发蓝玉谋反,由此,开始了洪武四案中的最后一案,蓝玉案,朱元璋疯狂屠戮1万5千人

    说真的,可能蓝玉根本没有谋反的想法,但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呢。不得不说,伴君如伴虎,自己行为跋扈,让皇帝看着不顺眼,也是一种罪过

    皇帝曾经是农民

    至于朱元璋杀了那么多大臣,而不是杯酒释兵权。我觉得还有一种原因,和朱元璋小时候的经历息息相关。

    朱元璋的父母据说是因为饥饿而去世,1343年,朱元璋的老家濠州发生旱灾,祸不单行接着又生蝗虫,粮食被蝗虫吃的干干净净,但是这时,朱元璋一家并没有绝望,因为还有最后的希望,朝廷分发下来的救济粮。但是为什么朱元璋的父母还是饿死了呢,因为所有的救济粮,都被当时地方的县官给贪污了

    这样一番操作下来,朱元璋不仅尝尽了底层人民的痛苦难处,奠定了以后为百姓而设定的国家政策。还让朱元璋恨透了贪官污吏,让当上皇帝的朱元璋杀成堆的官员心安理得,毫不留情。如大将蓝玉,胡惟庸,李善长,都掌握大权,贪心又放肆

    结语

    自古以来,杯酒释兵权,说起来简单,却没有几人能完全做到。而朱元璋,即使到做了皇帝也并没有官宦腐败妥协,自始至终践行一个简单的古代农民理想。所以有了这个思路再去看他的行为和决策,也就没有那么多的疑惑了。

    单字解释: 农 民 皇 帝 朱 元 璋 晚 年 滥 杀 功 臣 其 中 暗 藏 这 四 个 原 因 你 知 道 吗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