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长津湖之战,为什么89师冻伤最少,老战士回忆:师长有远见

    2024.01.25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国继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之后又一大型战争,而且此次战争是我国军队首次离开本土作战。脱离了熟悉的领域与人民群众的帮扶,作战难度无疑有了成倍的提升。

    虽然在开战之前,我军为此做了一些战略准备,但朝鲜战场的恶劣情况还是让我军有了许多不必要的伤亡。就拿长津湖战役来说吧,有许多将士一枪还未放就被当场冻死,冰雕连的故事更是人尽皆知,可见朝鲜战场的天气情况有多恶劣。

    在长津湖作战的第九兵团每个师都因为天气原因冻伤千人以上,唯有89师因天气造成的冻伤情况极少,仅在400人左右。他们为何会伤亡这么少?到底使用了什么样的办法呢?89师的老战士们表示,是师长极有远见。

    一、制作保暖衣物

    89师的师长名叫余光茂,出生于江西崇义,早年曾参加红军,抗日战争时期加入了新四军在南方作战,参与了许多次重要的抗日战役。除了指挥作战,他的学识修养也很高,曾多次担任部队指导员,也算是一位能文能武的人才。

    由于其表现出色,在解放战争时期升任了89师师长。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第九兵团奉命入朝参战,余光茂也带领89师坐上了去往北方的火车。他是南方人,又经常在南方作战,对于寒冷的天气极为不适应,所以在火车一到北方他就感觉到了寒冷,由此不由得开始忧心入朝之后的情况。

    如今的北方已经这么寒冷,那么更加靠近北方的朝鲜将会更加寒冷,而89师中的士兵大多都是南方人,对于这样的寒冷会很快经受不住,一定会影响作战效率的。

    考虑到这一点,余光茂向上级请示,能否在不耽误入朝任务的情况下,让89师在沈阳站停靠一下,领取御寒的衣物与棉被、棉鞋的物资。上级领导也知道这群南方兵不抗冻,批准了他们的要求,并安排他们去找东北军区的副司令领取物资。

    东北军区的副司令贺晋年十分热心,给他们都换上了御寒的棉大衣,还给其发放了棉裤等其他保暖衣物。可惜因为时间过于紧迫,最终领到的物资极为有限,棉帽和手套十分短缺,棉裤也只穿了一半。

    虽然领取的物资不足,但余光茂依然发动脑筋让战士们尽可能地全副武装起来,他和政委动员全体战士拆掉从苏北带来的棉被,将里面的棉花掏出来自己缝制帽子、手套、口罩与护耳等防护装备。就是这样针脚简陋的简易保暖装备,拯救了89师众多战士的性命。

    二、购买通讯设备

    除了提前准备御寒的衣物,余光茂还在其他方面做了提前准备工作,比如说购买通讯器材。在入朝前的集结训练期间他就派人带着经费到处采购通讯器材,又在临走之前向此次没有入朝参战的老部队借了一批,几乎让师内的各个团都能配备一个电台和电话。

    当时师部通讯处的参谋对此非常不解,因为这种军事装备上级都会统一进行分发,在他看来根本没必要自己提前花钱去买,这不是浪费有限的经费嘛。

    然而等他进入朝鲜战场之后,反而开始称赞余光茂这样的高瞻远瞩。志愿军部队人数较多,入朝参战只能依靠列车运输,而且由于列车席位有限,一个师大概要分成20多个车次,下车后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分散开来。

    而战士们对朝鲜的地形过于陌生,崇山峻岭又居多,再加上语言不通,基本上没有靠着问路寻找联系上失散部队的可能,这时电台与电话就成为了最重要的通信设备。

    余光茂的高瞻远瞩大大地解决了艰难的通信问题,在的其他师还因为沟通联络困难出现作战问题时,他们89师各团之间却能够完美配合,甚至指挥命令可以同步到营,大大提升指挥官的指挥效率,做到了的上下联动。

    三、从善如流

    朝鲜战场条件极为恶劣,余光茂的89师进入朝鲜后的第一个任务就在高山严寒中执行。在战役正式打响之前,那里的气温已经下降到了零下40多度,虽然战士们之前已经自制了部分御寒衣物,却还是无法完全抵御严寒。

    余光茂也在担心严寒天气影响战士们的作战能力,亲自督促布置后勤工作,一旦前线缴获任何保暖衣物,立刻向战斗连队发放,减少了中间思考清点的时间,让战士们能第一时间获得保暖衣物。

    在一次战斗中,89师267团全歼了美国陆军的运输部队,缴获了一批极有价值的羊毛军毯,共三千件左右。这种物资算是战场上的高级物资了,有将领提出将这些物品交给兵团总部或是军部。

    也有人表示此等保暖物资应该发放给打胜仗的267团或是给作战区域最为寒冷的部队。余光茂与政委商议了一番,认为上级领导并不缺这批保暖物资,而分发给个别部队的意义也不大,便将军毯裁剪成能够包手包脚的小方块,平均分发给每个战士。

    虽然被裁减变小的羊毛毯无法起到原来的大面积保暖作用,却让每个战士都能感受到温暖。而且“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羊毛毯只剩下一小块,却比棉花起到的保暖作用要好得多,许多战士就靠着这一块小小的羊毛毯熬过了骇人的寒冷。

    除了自身高瞻远瞩,余光茂还善于采纳正确的意见。在89师内部有一个叫做秦书宝的营长,早年间曾跟长辈一起闯过关东,很有在冰天雪地中生存的经验。

    为了让战士们的耳朵不被冻掉,他就地取材命令战士们将棉袄的两个衣角裁下做成耳捂,大大减少了该营战士的冻伤情况。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余光茂的耳中,他立刻命令全师效仿,并将此事报告给了军长,让军中也开始推行这种防冻方式,大大减少了伤亡。

    结语

    长津湖战役中冰雕连的悲剧除了是因为战斗任务的艰巨之外,就是因为御寒手段不足造成的。如果冰雕连也能提前准备御寒衣物,让战士们能够做到基本的防冻保障,可能就不会迎来这样惨烈的结局了。

    当然,也不是每个部队的将领都像余光茂那样的敏感细心。而且因为当时入朝仓促,也不是所有部队都有时间领取衣物和通讯器材,实在是条件不允许啊。

    单字解释: 长 津 湖 之 战 为 什 么 师 冻 伤 最 少 老 战 士 回 忆 师 长 有 远 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