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1925年,张作霖打开一个棺材,顿时扶棺痛哭:你太傻了,太傻了

    2022.05.24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1925年,张作霖发现一个棺材,打开一看,里面血肉模糊、满是抓痕,赫然躺着的是五虎将之一的姜登选。顿时,张作霖如五雷轰顶,扶棺痛哭:“你太傻了,太傻了啊!”

    张作霖是奉系军阀首领,而姜登选是他的得力爱将。

    这一年,姜登选45岁,时任奉系第一军军长,相当于张作霖的左膀右臂。

    但他却死在了棺材里。

    从棺材上的抓痕和血迹来看,姜登选显然在生前受了重伤,并被人活着封死在了棺材里。

    姜登选是一代名将,读过书,留过学,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炮兵学,属于正经接受过军事教育的人才。

    他28岁归国,33岁就获得了少将军衔,属于非常有才能的年轻人。

    张作霖没读过多少书,但对读书人非常尊敬,1922年,他亲自邀请42岁的姜登选来到奉天,指挥奉系军队作战,并委以重任。

    而姜登选也是个非常典型的中国武将,信奉士为知己者死,当张作霖对他无比欣赏时,他也对其忠心耿耿。

    一代名将,为何会落得一个如此凄惨的结局?

    这就不得不提到张作霖的好儿子——张学良了。

    张作霖称得上一代枭雄,他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来投身绿林,最后被清政府招安。清政府灭亡后,他就成了奉天督军,人送外号“东北王”。

    然而,他的儿子张学良,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相反,张作霖在世时,张学良是出了名的花花公子,红颜知己无数,还因吸食鸦片而面黄肌瘦。

    虽然张学良如此不成材,但因为他是发妻所生,而张作霖对发妻心怀愧疚,便一直想要传位给张学良。

    后来,张学良透露出想要进军队的想法,张作霖就连忙给儿子铺路。

    张学良和姜登选倒是没有什么交集,不过,张学良欣赏且信任的郭松龄,却一直对姜登选有着异样的感情。

    当年,郭松龄、姜登选同时归属于朱庆澜的部队,可朱庆澜对姜登选非常欣赏,却对郭松龄很是平淡。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郭松龄是比不上姜登选的。

    后来,朱庆澜从四川前往广东,姜登选跟着去了,但郭松龄则回到奉天担任东北局的教官。

    机缘巧合之下,郭松龄成了张学良的教官,并且得到了张学良的欣赏,自此平步青云。

    第二次直奉战争时,郭松龄担任第三军副军长,和张学良一起打配合,而姜登选则是第一军的军长。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姜登选跟随张作霖比较晚,但晋升速度还是比郭松龄快得多。

    1925年,郭松龄突然发动兵变,打了张作霖一个措手不及。此时的他,刚孤注一掷和吴佩孚等人争夺霸权,郭松龄的反叛,让他的实力大损。

    张学良也很郁闷。

    他悲痛于自己信错了人,却又心存侥幸,只想着郭松龄是相差了。

    恰好此时,姜登选乘车回奉天,路过滦州车站时,他下了车,想要亲自劝说郭松龄回头。

    位高权重的将领,直接去见叛变的将领,十分不明智。

    不过,当时军阀混战,涉及到重量级人物时,基本也不会下杀手。毕竟,外敌当前,良将难求,杀一个就少一个。

    大家最多扣押下来当人质,然后要钱要资源。

    可姜登选是君子,郭松龄却不是。

    郭松龄直接扣押了姜登选,想要劝他和自己一起起兵。此举遭到姜登选的破口大骂,此后,郭松龄就派人把他给枪毙了。

    郭松龄也是奉系将领,他带走的都是东北军,和姜登选是老熟人。

    大家下不去手,可军令如山,最后,几个士兵决定,从背后将姜登选乱枪打死。

    行刑后,郭松龄随便找了个薄木棺材,把姜登选丢在里面,然后扔到了荒郊野外。

    后来,张作霖答应日本人的条件,打赢了这场战,杀掉了郭松龄。

    找到姜登选的棺木时,张作霖看着他的惨状,忍不住扶棺痛哭:“你太傻了,太傻了啊!”

    张作霖知道,姜登选之所以去劝郭松龄回头,还是为了他们父子俩。

    后来,张作霖在沈阳建了姜公祠,以示纪念。

    因为郭松龄的反叛,张作霖不得不求助日本人,才勉强打了胜仗。此后,他率军打入北京,担任陆海军大元帅,成了中华民国最高统治者。

    然而,1928年,因为不想履行答应日本的人事,张作霖被日本人埋的10万吨炸药炸死。

    而他的好儿子张学良,临危受命,接替东北王的职位,却在1931年日军侵华时,忍下杀父之仇,要求军队不放一枪,避免落人口实。

    就这样,东北沦陷,而天真的张学良,居然想要靠着国际舆论逼日军返还东北。

    当然,没有武力值,国际舆论只是个笑话。

    后来,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立下大功,可他却天真陪着蒋介石回去,直接被软禁多年。

    他还是名义上的东北军首领,但因为被软禁,东北军被汇编入其他部队。

    如果真的要算,东北人在抗日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可却因为遇到一个不太靠谱的首领,功劳成了别人的不说,还要被其他地区的士兵们嘲笑。

    故乡被侵占,他们比谁都恨,只可惜,当时军令如山,若有人敢动手,直接军法处置。

    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故乡沦陷。

    这样的痛楚,恐怕许多东北人至今难忘。

    虎父犬子,让人唏嘘。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单字解释: 年 张 作 霖 打 开 一 个 棺 材 顿 时 扶 棺 痛 哭 你 太 傻 了 太 傻 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